罗雨涵 黄亚南
摘 要:女性主义(feminism)是一种为了反抗性别压迫和结束性别主义、消除性别阶级和促进性别平等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其核心是要求女性享有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力。女性主义在清末由西方传入中国,最初又被译为“女权主义”“女子主义”“妇女主义”“弗弥捏士姆”,推动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设计经历了初期的激进女性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温柔女性主义和绿色女性主义,逐渐在当代转变为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对全世界被忽视排挤的他者群体的普世关怀。
关键词:女性主义;设计;知识图谱
在女性主义运动之前,女性在设计中就不仅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存在,更是作为设计的主体在设计研究中不可或缺。但是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作为他者的地位存在,在设计史中女性设计师的贡献也被磨灭[1]。鉴于此,女性主义运动后,设计研究者们开始以性别为范畴,对包括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领域中女性消费者和设计师的缺席进行反思,在各领域形成了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的设计批评。但是女性主义设计这一领域还尚未成形,因此,本文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女性主义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近20年的研究热点,总结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女性主义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女性主义(feminism)是一种为了反抗性别压迫和结束性别主义、消除性别阶级和促进性别平等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其核心是要求女性享有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力。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其主要目标是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比如选举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等。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女权辩护》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呼吁女性教育权的重要性[2]。除此之外,泰勒的《女性选举权》和穆勒的《女性屈从地位》也是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的经典之作。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这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3]。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瓦出版的《第二性》对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她提出了女性的“他者”地位,认为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强调应该摒弃女性特质,提出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重要性[4]。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不应该从根本上否定女性气质,应建立在男女两性性别特质上进行研究。
在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女性研究,也可以称为性别研究——并渗透到了包括艺术、设计研究在内的各个领域。女性主义研究者反思西方社会中形成的建立在男女生理性别差异上的两性关系的绝对化,在此基础上社会性别一词开始出现。它强调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区别,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同样并不关注生理性别,而是强调后天形成的个体差异以及其所带来的心理文化上的意义。女性主义艺术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到设计研究领域中。
女性主义设计最先出现在建筑领域,1973年Doris Cole所著的《从帐篷到摩天大楼:女性与建筑的历史》是第一本有关女性主义与设计的书,揭示过去女性从各个角度参与建筑设计的事实[5]。20世纪80年代,以莱斯利·维斯曼和谢莉尔·巴克利代表的学者们均发表著作,探讨设计中女性被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探究包豪斯中的女性主义,伊丽莎白·奥托2019年所著的《包豪斯女性:一个全球视角》中就探讨了45名包豪斯女性的贡献[6]。
女性主义在清末由西方传入中国,最初又被译为“女权主义”“女子主义”“妇女主义”“弗弥捏士姆”,推动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掀起了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热潮,大量国外女性主义著作被翻译,“gender”一词也被引入国内,翻译为文化意义上的社会性别,成为性别研究中的主要概念[7]。此时国内女性的基本权力和生活已得到了保障,国内学者汲取西方经验,开始纷纷批判各领域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女性主义设计研究也开始在国内出现。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國内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由于女性主义设计和性别研究密不可分,因此将检索式设置为主题=“女性主义”和“设计”或者主题=“女性主义设计”或者主题=“性别设计”,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6日,得出文献702篇,排除与研究主题无关文献,最终与女性主义设计相关的有效文献数量为483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对文献进行分析。运用VOSviewer软件生成关键词热点图,再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通过节点的选择,得出相应的知识图谱,并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以及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等进行分析,从而厘清国内近20年女性主义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以及主流的学术群体和代表人物,并探讨出我国女性主义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女性主义设计知识图谱分析
(一)女性主义设计研究分布情况
文献每年发文数量的折线图可以直观地展现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年代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整体上来看,近20年国内女性主义设计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明显的阶梯式上升趋势,2021年发文量是2003年的10倍,说明女性主义在设计学科中的研究热度和受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徐虹在1994年发表的《走出深渊:给女艺术家和女批评家的一封公开信》在中国艺术界中形成了重要反响,是女性主义在中国艺术界的开端。随后女性主义在设计研究领域也开始蓬勃发展,在21世纪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8]。具体而言,2003-2006年文献的数量较少(4-5篇),2007-2011年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说明国内女性主义设计逐步繁荣。2011年后,女性主义设计领域发文量在30篇上下波动,在2021年到达峰值54篇。
选择文献的发文机构为节点类型,绘制出女性主义设计机构合作关系网络图谱(如图2),并统计出发文量排前10的机构(如表1)。其中节点数为279个,连线数量为32条,网络密度为0.0008。可以看出,女性主义设计研究领域近20年发文机构网络密度比较稀疏,没有形成较为明显的中心合作网络,只有零星的小规模网络,且基本上都是区域合作或者校内不同院系合作。其中,南京艺术学院和江南大学发文量靠前,分别为12篇和10篇,其二级院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发文量也在前10(6篇)。较早开始研究的机构有景德镇陶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等,且这三所院系研究的时间跨度都较长,目前研究热度较高的机构有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
(二)女性主义设计研究热点分析
采用词频分析法,将文献数据导入到VOSviewer中,提取其关键词及频次,最终得到关键词热点图(如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女性主义、服装设计、性别差异、产品设计、女性空间、女性形象、设计史等关键词位于高热区域,也是女性主义设计近20年的研究热点。
将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中,并对相似关键词进行合并筛选,使用共词分析方法绘制女性主义设计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其中共有节点429个,连线1415条,网络密度为0.0154。在此基础上,使用LLR(log-likelihood rate)标签提取算法对网络进行聚类,生成女性主义设计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4)。其中网络的模块值(Modularity)Q值为0.6946>0.3,说明该聚类图谱网络结构比较显著,同质性检验值——轮廓值(Silhouette)为0.9268>0.7,说明该聚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9]。在网络中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直观地标记出13个聚类群,本文截取了CiteSpace中前10个聚类,并将其相关数据汇入表2。对聚类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可以分为5个类别:女性主义与父权制、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服装设计、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筑空间设计、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产品设计以及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平面设计。
1.女性主义与父权制。该类别包含聚类#0、#1、#7,是女性主义设计的核心领域。其中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女性话语、女性视角、现代主义、后现代等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女性主义设计是在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下,打破父权制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以及设计史话语权中完全由男性主导的事实,女性主义批判不是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具有政治性的[10],这也是女性主义设计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
2.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服装设计。该类别包含聚类#5、#6,其中中性化、无性别、性别模糊、女性意识、女装设计等词是高频关键词。服装设计看似同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服装设计中男性却有绝对的话语权,女性多研究家庭领域的刺绣、缝纫、编织等,而处于工艺、大规模创造的服装设计领域则被男性统领。现代女性主义服装设计批判父权制社会下男性思维中女装设计的女性刻板印象,以及其从被动转变成主动中女性主义思想的转变,在多元化背景下,探讨无性别主义、性别模糊等女性主义服装设计的趋势。
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筑空间设计。该类别包括聚类#2、#3,其中性别差异、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女性空间、家具设计等是高频关键词。在父权制社会中,城市、建筑、室内设计被认为是对其性别等级系统的表征[11]。对其批判不仅在于室内、建筑设计史中女性设计师的缺席,还在于空间划分中,公共空间存在的典型的男性气质,并针对女性主义在建筑领域发展所产生的性别偏见、观念束缚及设计的形式功能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2]。
4.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产品设计。该类别为聚类#4,其中性别、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差异、设计史是该聚类高频关键词。主要围绕以女性视角下批判当代设计中对女性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漠视,从性别角度对产品进行差异化设计。
5.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平面设计。该类别包括聚类#8、#9,其中女性符号、女性角色、女性形象、平面广告、网络游戏是高频关键词。在平面设计中,女性身体一直都是父权制社会物化凝视的想象客体,女性主义平面设计主要借助符号学方法对女性主義设计作品中的性别图像符号进行研究,正视女性的身体经验表达。
(三)女性主义设计研究趋势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指一个关键词频次在短期内明显增加,可以了解该领域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更加准确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脉络[13]。通过CiteSpace对文献数据进行突发监测,选择排名前20的关键词(如图5),可以得出如下趋势。
1.2005-2010年:国内女性主义设计早期觉醒阶段。研究者对国外女性主义相关理论以及女性主义设计进行分析,但是主要还停留在以女性为设计客体阶段。其中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女装设计等陆续成为女性主义设计领域的突现关键词,女性主义在设计领域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
2.2011-2017年:国内女性主义设计发展阶段。性别、现代主义、性别差异、女性形象、室内空间等成为突现关键词。从研究视角来看,研究者对女性主义设计的关注逐步转变为性别研究[14],性别研究本身即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更多地去关注社会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个体差异;从研究内容来看,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室内设计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从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视角切入室内设计史的研究中,讨论女性室内设计师和女性消费者对室内设计领域的贡献[15]。
3.2018-2023年:国内女性主义拓展阶段。服装设计、无性别、社会性别、性别模糊开始进入女性主义设计研究视野,在多元化社会,女性主义设计结合了更多跨学科知识,由社会性别延伸出的性别模糊、性别流动、性别操守、无性别理论开始出现在服装设计的研究中。
服装设计是近20年间突现值最高的关键词,从2018年开始成为热点,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进入21世纪后,新女性主义开始在服装设计中出现并迅速发展,并从追求模仿男性化回归到女性本身,追求性别差异下的平等。
四、结语
女性主义设计经历了初期的激进女性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温柔女性主义和绿色女性主义,逐渐在当代转变为以女性主义理論为基础的、对全世界被忽视排挤的他者群体的普世关怀。本文通过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学对女性主义设计领域进行分析,通过机构共现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生成女性主义设计知识图谱,发现服装设计、性别差异、设计史、女性空间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还获取了以服装设计、建筑空间设计、产品设计为主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聚类知识群,探究了国内女性主义设计20年的阶段发展特征。最后发现国内女性主义发展还不够深入,国内女性主义设计基本上都是基于西方女性主义设计成果的延伸,少有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角度进行的女性主义研究,并且目前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女性设计的需求层面上,没有深入到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的理论层面中。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张黎.设计史的身份之争——性别话语的修补与重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3):1-6,187.
[2]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 关于政治及道德问题的批评 [M].王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6.
[3]李银河. 女性主义[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8.
[4]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5]Doris Cole.From Tipi to Skyscraper: A History of Women in Architecture[M].The MIT Press,1978.
[6]Otto E, R?ssler P. Bauhaus women: A global perspective[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9.
[7]栾荷莎.女性主义术语的概念演变与汉译历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10-116.
[8]曹晖.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学习与探索,2013(12):155-159.
[9]徐江.设计科学知识图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10]沃克,阿特菲尔德. 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 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M].周丹丹,易菲,译.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7.
[11]李砚祖,张黎.设计批评的性别身份及其历史分期[J].艺术百家,2014(2):34-40.
[12]陈岩,颜美娟,李雨晴,等.论女性主义与建筑设计[J].设计,2016(15):82-83.
[13]刘宗明,王亚雨.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瑶族刺绣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100-105.
[14]张黎. 性别化的设计批评 空间·物·时尚[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6.
[15]杨京玲.忽略、贬值与遗漏:重新评估室内设计史中女性的贡献[J].艺术百家,2015(5):240-241.
作者简介:
罗雨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黄亚南,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