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稳就业

2024-05-11 09:40王琴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零工规范服务

王琴

聚焦热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并制定“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主要预期目标。

专家表示,对今年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但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建议可从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拓展就业新增长点、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稳就业促增收。

时评频道

从战略高度稳就业,形成扩大内需规模效应

张丽宾

第一,通过稳增长来稳就业。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就能稳住大量的就业机会;不断创造并提供新的消费品和服务,就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未来,我国将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及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等,这些投资项目本身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稳定和扩大全产业链就业。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将会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经济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流动,也有利于就业增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市场体系,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收。

第二,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

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稳岗能力。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测,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企业用工和就业稳定。

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全面升级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荐、场地支持、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扶持,更好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要继续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带动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规范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更好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等。

第三,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稳就业。

加大力度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根据需要完善和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以工代训等政策,助力企业稳岗、稳定重点群体就业。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的数字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劳动力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四,通过促进劳动力供求匹配来稳就业。

健全全国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大市场,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稳就业。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将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到基层,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要将就业管理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

第五,通过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来稳就业。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兜底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和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4月10日)

素材链接

推动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是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定位。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灵活性、兜底性,整体谋划、统筹推进。

二是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功能。重点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职业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权益维护指引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围绕灵活就业人员求职就业实际需求拓展服务项目。

三是规范零工市场建设布局。合理规划布局数量适宜、规模适度的综合性零工市场、行业性和专业性零工市场以及零工服务站点,构建分布合理、便利可及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

四是规范零工市场运行模式。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行运作的零工市场,明确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职责。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挂零工市场牌子的,划分灵活就业服务专区或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对委托社会力量运行管理的零工市场,按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要求,明确承接主体和购买内容,严格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

五是规范零工市场信息分析。及时公布本地零工市场主要行业及岗位求人倍率信息,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求职择业。

六是规范零工市场服务要求。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统一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

七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多种渠道充实人员队伍,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摘自“人民网”2024年1月8日)

速用范本

胡湘悦:就业问题一直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就业难,难就业”一直困扰大家。态度决定成效,是急躁激进,还是稳中求进?我认为,稳与进,才是解决就业问题应有的态度。

稳中求胜,胜有稳守。稳不是原地不动,而是找对方向、明确目标。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问题就成为每年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难题,也是社会所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一严峻的民生问题,我国政府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的明确目标。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正稳步迈进。可见,稳,不是故步自封,而是绝对清醒与深度剖析后的蓄势待发。

进,是机遇,亦是挑战。进,不是激进冒失,而是循序渐进,从扩大供给到加大培训,再到强化服务,逐步增强促进青年就业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为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强信心、增底气。一个萝卜一个坑,精准落实,真正做到进中有稳、稳中促进,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君子坚定,不因胜败而动摇;君子亦敢进,不因困难而退缩。除了国家和社会的外力扶持外,青年自身也要不斷调整自己的择业与就业的方向与标准。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择业观,行行都有值得付出和奉献的地方,都有需要不断精进的业务和技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将小我发展与大国建设同频共振,不可脱离;应明白责任与创造缺一不可。未来虽不可测,但只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抓住时机、奋勇向前,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四川泸县二中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零工规范服务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零工市场”是稳就业促发展的好牌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零工”经济有何利弊?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