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竹筏”巧过渡 充实内容显“猪肚”

2024-05-10 07:01韩延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竹筏中国芯龙芯

韩延明

/原创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华为Mate60系列手机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央视盛赞这款手机为“中国心”“中国芯”,是“华为拼出来的成就”,很多网友直呼其为“争气机”。

材料二:被誉为“龙芯之母”的黄令仪,以八旬高龄带队研制出“龙芯3号”,不仅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歼-20战斗机、北斗卫星都装上了“中国芯”,每年还能为国家省下两万亿元的芯片支出。她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叙事型材料作文题。本题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的主体事件是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发售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材料二的主体事件是黄令仪以八旬高龄带领团队研制出“龙芯3号”,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虽然两则材料呈现的事件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本次作文的主题。在审题立意时,我们需要细心挖掘各材料之间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作文的立意。

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它们有如下共同点:其一,浓浓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华为Mate60系列手机,还是“龙芯3号”,它们都拥有一颗“中国芯”。纵深拓展联想,这颗“中国芯”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心”,即科研人员强烈的“爱我中华之心”。正因为拥有这颗强烈的爱国心,华为集团科研人员和八旬高龄的黄令仪率领的团队,冲破重重阻力,克服道道难关,最终逆势而上,获得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争光,为国人争气。恰如黄令仪所言,“我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其二,逆势而上,刻苦攻关。在西方“芯片霸权”的严峻形势下,华为经受了长达四年的多轮打压,非但没有倒下,反而坚韧不拔,刻苦攻关,终于迎来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正如央视盛赞的那样,Mate60系列手机是“华为拼出来的成就”;而面对西方的重重技术封锁,黄令仪在耄耋之年仍然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终于研制出“龙芯3号”。其三,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无论是西方的百般打压还是技术封锁,都没有让华为集团与黄令仪的团队退缩;相反,他们加大了自主创新研发的力度,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突破了技术瓶颈,迎来了国产“芯片”的华丽转身。华为Mate60系列手机使用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一万多个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龙芯3号”给歼-20战斗机和北斗卫星都装上了强大的“中国芯”。这些共同点,正是审题立意的最佳切入点。

写作本题时需明确,题目中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和“龙芯3号”只是个引子。构思行文时应该以华为Mate60系列手機和“龙芯3号”为原点,由点到面进行发散联想,彰显思维的高度和深度,谨防就事论事,浅尝辄止。

原文呈现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竭忠尽智为国争光

⊙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  秦硕阳

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科技竞争无疑成为重中之重,而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世界潮流?作为竞争核心的“人”,我们不仅要有大胆创新之举,还要拥有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们务必谨记:科技创新,强国之路;华夏才俊,谁与争锋!

②泱泱华夏,悠悠千载。从打破一个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这一切都离不开无数炎黄子孙胸藏炽热爱国之心,身怀不竭创新之举。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③正如岳飞所言:“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从把毕生心血献给“中国天眼”的南仁东,到“深潜”三十年为国铸重器的黄旭华,无数科技工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炽爱,勇闯“无人区”,能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舍身忘我,丹心报国,攻下一个个科技堡垒,在中华大地上树起一座座熠熠闪光的历史丰碑。

④在波谲云诡的当今世界,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强国之争,说到底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而核心技术绝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要奢望他人施舍。何以在竞争中胜出?唯有走自立自强之路。放眼当下,恰如陶行知所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笃志创新,强盛之道。

⑤回眸新时代十年,我国举全民之力,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十足的干劲、过人的勇毅和百倍的自信,攻坚克难,一路向前。如今,放眼神州,硕果累累:“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成就,令世界为之惊叹。此外,华为Mate60系列手机的震撼发布,“龙芯3号”的成功运用,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

⑥每一位热血青年,都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碧血丹心献祖国,科技创新竞风流。如同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⑦试看今日之中国,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为了国家繁荣强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吾辈青年自当砥砺磨剑,把试锋芒,以崭新的姿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病文诊断

原文审题立意切合题意,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但在细节处理上仍有一些不足,这些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务必高度重视。其一,缺少必要的过渡,在文意上给人以“断层”感。即在部分段落之间,缺乏衔接性语句或语段,前后表意不够连贯。如第①段提出论点时,由于没有援引材料巧妙过渡,论点直接提出,给人以突兀之感;第③段段首没有过渡性句与上段段末文意衔接,而是直接引用岳飞的名言,文脉不够连贯;第⑤、⑥段由“科技创新”转入对“当代青年如何积极创新”的论述时,缺乏必要的过渡性文字,使得语意转换脱节。其二,内容不够充实,削弱了论证力度。主要表现为素材单薄、论证肤浅,影响说服力。如第③段仅列举南仁东、黄旭华两例,论证中华五千年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缺乏足够的代表性;段末引例之后没有稍加展开,显得论证不足。再如第⑤段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干劲、勇毅、自信的描述过于空洞,缺乏具体的实例支撑,在列举一组例子后,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整体论述显得意犹未尽。

升格策略

在精准把脉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运用“添补法”,合理增容,妙手施治。一是添加过渡段,确保上承下连,文脉通畅。开头要以材料为桥梁,巧妙“引渡”,顺理成章亮出论点,让观点的提出有“来头”;在第③段之前添加文字,上承“中华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下启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做到文意贯通,一脉相承。同时,叙例之后在段尾适当展开论述,体现论证的深度,凸显文体特征。在第⑥段段首增补相关内容,使之成为一条逻辑纽带,将上下段的“科技创新”与“青年勇做创新先锋”两部分内容紧密串联在一起。二是合理“增容”,彰显文章的厚度与深度。第③段增补素材,在原文南仁东、黄旭华一组素材之后,再续补一组素材,内容上与原文形成互补,增强说服力;句式上与原句“从……到……”保持一致,增强语势;同时,段末在叙例之后适当展开论证,使论证更加有力,令人信服。对第⑤段论述科技工作者干劲、勇毅和自信的文字进行润色包装,充实内容,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段尾进行归纳总结,既增加容量,又强调观点,凸显中心。

升格佳作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竭忠尽智为国争光

⊙ 陜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  秦硕阳

华为集团在面对重重压力与挑战之下,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创新,最新发布的Mate60系列手机将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变为“中国芯”;耄耋老人黄令仪率团队突破封锁,让歼-20战斗机、北斗卫星装上了“中国芯”,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也让我感慨万分:科技创新,强国之路;华夏才俊,谁与争锋!

泱泱华夏,悠悠千载。从打破一个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这一切都离不开无数炎黄子孙胸藏炽热爱国之心,身怀不竭创新之举。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瞻仰中华五千年辉煌成果,哪一项不是仁人志士用爱国的深情铸就?正如岳飞所言:“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从把毕生心血献给“中国天眼”的南仁东,到“深潜”三十年为国铸重器的黄旭华;从一生执着于“超级稻”研究的袁隆平,到开启中国“深地时代”的黄大年……无数科技工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炽爱,勇闯“无人区”,能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舍身忘我,丹心报国,攻下一个个科技堡垒,在中华大地上树起一座座熠熠生辉的历史丰碑。试想,不爱国,他们何以以身相许,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不创新,我们何以弯道超越,从跟跑者跻身领跑者之列?

在波谲云诡的当今世界,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强国之争,说到底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而核心技术绝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要奢望他人施舍。何以在竞争中胜出?唯有走自立自强之路。放眼当下,恰如陶行知所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笃志创新,强盛之道。

回眸新时代十年,我国举全民之力,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攻坚克难,一路向前。如今,放眼神州,硕果累累:“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成就,令世界为之惊叹!此外,华为Mate60系列手机的震撼发布,“龙芯3号”的成功运用,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科技创新自强路,技术封锁奈我何!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力较量永无终日。每一位热血青年,都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碧血丹心献祖国,科技创新竞风流。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试看今日之中国,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为了国家繁荣强盛,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吾辈青年自当砥砺磨剑,把试锋芒,以崭新的姿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增添的过渡性文字,让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更加缜密,结构布局更加完整。增补的例证素材以及议论性文字,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为具体生动,提升了论证的力度和信度。

猜你喜欢
竹筏中国芯龙芯
基于国产化龙芯的动环数据采集系统
邓中翰和“中国芯”
让中国蔬菜种业装上“中国芯”
自然风
上海洋山港四期:智能码头的“中国芯”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激流中的竹筏
“龙芯之父”胡伟武
竹筏上的漓江
龙芯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