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传金 万安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姚鼐乘风雪登泰山之巅,为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的日出之景;地质考察队向罗布泊行进,被“一轮血红的落日”的辉煌震撼;《日出日落》中的“高个子”既在小镇欣赏日出日落,也踏上了追寻海边日出的旅程。
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调研测试作文题)
写作指导
本命题为关联阅读的材料作文。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列举了三个事例:姚鼐登泰山赏日出,地质考察队在罗布泊赏日落,“高个子”既在小镇欣赏日出日落,也追寻海边的日出。第二部分是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
这是一个比喻性的材料。首先,要确定“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和“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的内涵。它们不仅指自然之景,也指向社会人生和学生生活实际。“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可以是远方壮丽的风景,也可以是远大宏伟的理想。“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可以是身边寻常的风景,也可以是近处可及的目标。
其次,要关注“追寻”和“流连”这两种人生态度。学生可以择其一深入论述,亦可兼而有之。全面关照更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文章论述更为出彩。学生可以思考这两种态度各自的价值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给我们青年学生的启示是什么?
需注意,二者的价值论述不能制造对立、厚此薄彼。它们都是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生态度,没有先后主次优劣之分,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不同人生阶段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异。
论述二者关系时应具有思辨性,不能简单概括为二者应相互结合,既要追寻远方,也要关注日常。可以从二者互补的角度谈二者结合的必要性,也可以从如何结合的角度谈具体做法。
在探讨实际问题时,避免只在文章最后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而是要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问题,让论述有针对性,从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既然是关联阅读材料的作文,必须要结合文本解读内涵,不能只是把材料放在开篇作为观点的引子,还要深入分析“三个人看日出”的深层原因。
佳作示例一
追寻远方壮丽 珍惜身边寻常
⊙ 湖北一考生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启示我们探寻远方壮丽与身边平常的辩证关系。“正赤如丹,下有红光”,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值得我们用脚步追寻;小镇的日出日落,亦值得我们珍惜。因此,我们既要追寻远方的壮丽,亦要珍惜身边的寻常。
远方的壮丽不是海市蜃楼,也并非遥不可及,正如我们对人生理想宏大抱负的追求,对超越当下的更高境界的追寻;身边的寻常则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值得我们发现和珍惜。
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当心怀寰宇格局,以梦为马,积跬步至千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人们在追寻远方壮丽中锤炼自我,直至抵达梦想的彼岸。桂海潮心怀寰宇,走出深山,以知识为舟楫,能力为羽翼,追寻太空梦。女船长白响恩破除局囿,义无反顾地投身远方壮阔的大海,与壮丽的日出日落相拥;余秋雨于希腊观日落之景,品文化之美,在远方壮丽中构建文化的年轮,诠释历史的尊严。“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远方的壮丽,给我们震撼、惊喜,使我们突破极限,“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扶摇直上九万里”。对于远方的壮丽,我们当全力追寻。
珍惜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当立足当下,保持初心,于寻常中发现不凡之美。
“此情可待成追忆”与“当时只道是寻常”咏唱着寻常的价值。身边寻常亦能成就不凡的意义。章金媛守一生之约,于寻常工作中坚守医者仁心;林清玄执素笔勾勒日常生活,为读者带来心灵的慰藉。身边的寻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化与可能性。如果我们能珍惜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坚守,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不为繁华易素心”的定力,定能书写寻常中的史诗。
遠方壮丽和身边寻常都客观存在,走向远方追逐壮丽亦或流连身边寻常都有意义。于今之青年,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珍惜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亦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
追寻远方壮丽,珍惜身边寻常。至此,日出日落, 生生不息。
/点 评/
文章首先抓住“远方壮丽”“身边寻常”两个关键词,用“追寻”“珍惜”亮明观点,论点鲜明。接着,从“追寻远方壮丽当心怀寰宇格局”“ 珍惜身边寻常当立足当下”两个角度展开论证,结合观点概括举例,名言古诗信手拈来,内容丰富,论证有力。最后,落脚到青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升华了主题。美中不足是对二者的关系阐释不够清楚。
佳作示例二
寻远方之壮丽 不忘身边之寻常
⊙ 湖北一考生
“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或在远方,或近身旁,但都是我们心之所向的美好与希望。在追寻远方美景的同时, 不要忘记身边的寻常。
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可以是远方壮丽的风景,也可以是我们终其一生的理想和追求;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可以是身边寻常的风景,也可以是近处可及的目标。前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后者是停下来歇脚,提供精神动力的客栈,两者相结合,才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远方之景不应当狭窄,否则失去追寻的意义。在如今信息泛滥,发展迅猛的时代,许多青年受到网络直播带货等快速赚钱方式的诱惑,萌生出“成为大网红”的想法;有人则对现实妥协,选择躺平;还有人像长不大的“巨婴”,选择“啃老”……如果整个社会都沉浸在这种短视和浮躁的氛围中,那么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将无从谈起,民族的复兴更是无从实现。吾辈青年当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去追寻更为壮丽的景色,不负青春,有为家国。
远方之景固然重要,身边之景不可忽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一味地盯着远方的路标,则会忽视脚下的路,失去了对过程本身的感悟和思考。临近高考,不少学生专注于刷题提分,被优绩主义缠绕,沉溺在分数与排名的焦虑中,却忽略了周围的温情与美好:师生之情、同窗之谊以及父母之爱,这些温情构成了我们脚下的路,给予我们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动力,亦是高中生涯独特的青春记忆。因此,在追逐远方之景时,莫忘来时路,常怀感恩之心,体验寻常之景。
远方景是心中志,身边景是脚下路。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诗,不是只有到达远方美景的瞬间才是人生,而是无数迷茫困惑后继续迎难而上的每一个过程构成了人生之诗。个人应当将梦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中,坚守理想信念,方能拥有必胜的信心和清晰的目标;行路当关注身边的美好,不必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悲喜,用心去走脚下的路,去感悟人生中一切美好的馈赠,才能脚底生风,走得踏实。
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不坠青云之志,不忘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感悟人间温情。
/点 评/
文章开门见山,亮明观点“在追寻远方美景的同时, 不要忘记身边的寻常”。接着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展开论证。针对青年在追求理想和备战高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应当将梦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中,行路当关注身边的美好”观点。逻辑严谨,针对性强,关系阐释透彻。
佳作示例三
远方无限好 勿忘近黄昏
⊙ 湖北一考生
泰山之巅如丹的红日,罗布泊黄昏血红的辉煌,小镇青年热血浇铸的希望,向我们昭示着远方的瑰丽。而远方尚好,身边之美亦能唤起鼓荡在胸的情感,寻常日出日落之间也有跳跃的音符纵情欢唱。
遥望远方,红日初升的壮丽景象,吸引着人们背上行囊,踏上不懈的追寻之旅。他们跨越,如同钟叔河历尽半生艰险在出版界大放异彩,又从出版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对远方的追求给予他摆脱狭隘的强健双翼;他们飞跃,如同桂海潮从“躺在草地上放牛牧星”,到“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他的经历令人振奮,对广袤宇宙、瑰丽远方的梦想令人动容。远行者将明灯背起,照亮前行路,指引后人祛魅前行。
只是有时,我们走得太快,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何出发,或是只想着到达,错失了沿途无数美丽的风景。远方本是绽放梦想的舞台,却意外成为无边无际的黑洞,有人迷失,有人坠落,从此一蹶不振。人生价值的实现之路突转急下。于是,丧失了追寻远方的动力,也无法回到最初,找寻曾经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
而被他们遗忘的那一份寻常的日出日落,常伴身边,默默燃烧,不与日月争辉,不与远方较量,却释放出无穷无尽的光热,温和而坚韧。
大山深处,不仅有仰望星空的眼眸,也有清泉一般的歌声,那是邓小岚用双手和辛劳哺育的芬芳,对脚下热土的寻根情结使她扎根、溯源,浇灌身边的青春之花;文化舞台,不仅有向外踽踽而行的开拓者,也有矢志不渝的传承人,南音丝竹之声氤氲在每一个乡人心头, 那是身边的美好,是古老的召唤。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并非桎梏自由的高墙,反而给予我们发现美好的眼光。它与你我息息相关,是养育我们,陪伴我们的无私奉献者。
流连身边的美好,同样可以创造无限的价值。寻常街头的“枫叶猫”,以其独特的魅力抚慰人心,让失意的灵魂栖居;穿梭城市的骑手,构成民生大业的神经末梢,职业虽小,却依旧伟岸。身边的日出日落,同样有无限美好的风光。
《日出日落》中的“高个子”出走前,曾在小镇欣赏无数次日出日落。那温柔的橙色光芒,不仅支撑他度过无数迷茫的夜晚,还激发了他重燃生活希望的勇气。我们追求远方无限好,但也别忘却近处尚有余霞满天。
/点 评/
文章在远方和身边的日出日落中侧重论述“流连身边的美好,创造无限的价值”。文章首先肯定了追逐远方落日的价值,接着指出追寻远方的过程中忽视了身边的美好的问题,最后重点论述身边日出日落的美好。文章逻辑严谨,但没有联系青年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