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架空杆路电杆更换风险与施工方法探索

2024-05-10 17:22邓存国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拉线风险安全

邓存国

摘要:通信杆路电杆更换是一项常规维护工作,风险极高,稍有差池,便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本文针对电杆在杆路中的不同位置,分析了更换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本文还详细介绍了更换电杆的实施步骤,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关键词:立杆拆杆;吊线;拉线;风险;安全

一、引言

通信杆路经历了从木杆到水泥杆的发展历程。水泥杆杆路大规模使用已三十多年,因此需要及时更换部分电杆。更换电杆的技术要求极高,风险极大,需要专业操作以及落实好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电杆更换风险产生原因

电杆更换产生风险的原因很多,可大致归纳如下:

1.挖掘杆洞和地锚坑前对地下管线、埋葬物调查不全面,挖掘过程中疏于观察地下情况,导致地下管线被挖坏,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电杆和拉线地锚的埋设深度不够,造成杆路倾覆。

3.由于电杆较重,长度较长,立杆时未采取正确方法和相应的保护措施,造成杆倒、人伤亡、机械倾翻、触电等事故。

4.放松杆上缆线后与街道、公路、河流等隔距不够,导致缆线被车船挂断,中断通信和伤害行人等。

5.杆上缆线失去支撑掉落在地上,造成车辆碾坏、人力损坏、被其他物体磨坏等。

6.放松吊线没有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使杆路出现不平衡张力,造成电杆倾倒、杆路倾覆。

7.放松吊线没有规范操作,甚至粗暴剪断,杆路瞬间失去平衡,造成人员坠杆、吊线弹起伤人和触碰电力线、电杆折断等安全事故。

8.紧固吊线方法不正确带来线断杆倒、人员受伤等事故发生。

9.高空作业过程中,发生工具与材料掉落砸伤人和砸坏物品、人员坠杆等安全事故。

10.拆除电杆方法不正确、人员站立位置不对,带来杆倒伤人毁物等事故。

三、电杆更换技术和操作步骤

由于电杆位置、杆上设备、电杆性能和地形条件等不同,更换电杆的操作方法与步骤、技术技能要求也各不相同,且都存在极高风险。因此,应该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步骤更换电杆,以防止事故发生。

(一)直线杆路中电杆更换

直线杆路中电杆一般不会受到不平衡力影响,换杆操作较为简单。根据杆上有无附属设备情况分为立新拆旧法和原位换杆法。

1.立新拆旧法

电杆上没有光分箱等附属设施时,新立电杆不会受到位置限制,可根据旧电杆所在位置及附近地形情况,在旧电杆附近的直线路由上立好新杆,将旧杆上所有设备移至新杆安装固定后,拔除旧杆。

电杆竖立可根据交通、电杆长度与梢径大小等情况采用人工立杆或机械立杆。新立电杆的杆洞位置和深度应符合要求,杆根装置装设应满足要求。新杆立好后,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不得大于50mm[1],竖立的电杆本身应垂直向下,杆梢有前后、左右的倾斜时,钢筋混凝土杆不得超过1/3梢径,木杆不得超过1/2梢径[2]。

旧电杆可根据地理环境、设备配置等情况采用人工或机械拆除。

人工拆除电杆时,杆下严禁放置贵重物品和站人,以防电杆突然倒下或折断伤人毁物。对于较粗大且重量重的旧电杆,可以在新杆上挂设滑车后放倒旧杆;对于较细小且重量轻的旧电杆,可以使用绳索环绕新立电杆一整圈后,将另一端系牢旧杆,然后徐徐放松绳索放倒旧杆。[3]

机械拆除电杆时,应设置围栏,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区域。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如果电杆根部回填土较实或被封固,需要将电杆四周的土壤挖松后再进行拔出。在拔杆前,应先进行试拔,对于具有固根装置的电杆,应先挖掘电杆四周的土壤,将其露出后,再拔出电杆。

2.原位换杆法

当中间杆上有光分箱等附属设备时,为防止设备上的尾巴光缆长度受到限制,最好采用原位换杆。

原位换杆如图1所示。

采用两部竹梯搭成“人字形”或采取其他支撑方式,在杆B一侧将钢绞线托起,直到杆B上固定钢绞线的支持物没有支撑力为止。将杆B上附属设备拆除,临时吊扎固定在钢绞线上。腾空杆B上的所有设备后,拆除杆B。在杆B原杆位处立好新杆后,将分线设备及其他所有设备移至新杆上安装固定好。

(二)角杆更换

角杆因角深、杆上设备位置和线路强度等因素限制,必须采用原位更换。

1.小角深角杆更换

对于角深小且合力小的角杆,其更换操作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原角杆B处,沿拉线方向开槽一个杆根位置,将杆B的杆根移动至开槽位置,腾出杆B原杆洞位置。

第二步:松开杆上钢绞线支持物,但不能完全松脱。使用4.0铁线套子和紧线虎钳,套住杆梢,向杆根移动的方向一侧收紧虎钳,使杆梢与移动后的杆根垂直。

第三步:在杆B原杆位立新杆,并做好固根和拉线装置。新杆杆根应向线路转角点内移,木杆内移约一个根径,水泥电杆内移约半个根径,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2]。

第四步:将杆上吊线移至新杆,正常收紧吊线后,安装好光缆及其他附属设备。

第五步:拆除杆B。

2.大角深角杆更换

如图3所示,需更换角杆B,其角深大且合力大。为保证安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换杆。

第一步:在杆A和杆C处分别做好临时假终结拉线,这时角杆两侧线档吊线就可放松。

第二步:在旧角杆B两侧线挡设立如图所示的支撑,防止缆线在放松时落地。拆离旧角杆B上的吊线和其他设备。

第三步:拆除旧角杆B,腾出杆位。

第四步:在舊角杆B的原杆位上立新杆,并做好新杆的固根和拉线装置。拉线可利用原有拉线在杆B上重新收紧。若原有拉线有缺陷或强度不够时,应新设拉线。

第五步:将原吊线固定在新杆上并收紧。

第六步:临时假终结拉线确有必要拆除时给予拆除。

(三)终端杆更换

终端杆更换有立新拆旧法和原位换杆法两种方式。

1.立新拆旧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在终端杆之前合适地点能够设立新杆,且终端杆上无附属设备的情形。如图4所示,杆C为终端杆,现需要更换,更换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杆C至杆B靠近杆C的直线路由上新立电杆D,杆梢应向导线张力的反侧倾斜100mm~200mm[2],杆洞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杆D还应有设置终端拉线的位置。

第二步:装设好杆D的固根和拉线装置。

第三步:利用手拉葫芦、夹板、钢绞线等将所有原吊线在杆D上收紧,直到杆D至杆C的所有吊线松弛为止。

第四步:将多条吊线按序从杆C上拆离,并在杆D上将吊线收紧并终结。直到所有吊线全部在杆D上终结为止。

第五步:将杆路上的缆线和相关设备在吊线和新立杆D上按规范要求安装好。

第六步:拆除原终端杆C和原有拉线。

2.原位换杆法

当终端杆受到杆上设备限制或其杆位附近直线路由上无法立杆时,应采用原杆位换杆法。如图5所示,杆B为终端杆,需要更换。其更换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杆B后方直线路由上新设立临时电杆C,并做好临时终端拉线,必要时应做好三方临时拉线。

第二步:在杆B前方3~8米处,布放与原有吊线同规格同数量的钢绞线。采用钢绞线夹板将新放钢绞线与原有钢绞线固定牢固,至电杆C上收紧,直到杆B上的拉线松弛为准。

第三步:将杆B上所有设备拆除并在吊线上绑扎,固定牢固。

第四步:拆除杆B。

第五步:在杆B原杆位上立新杆。杆梢应向导线张力的反侧倾斜100mm~200mm[2]。

第六步:做好新杆固根和拉线装置。拉线可利用原有拉线在新杆上重新收紧,但原有拉线有缺陷或强度不够时,应装设新拉线。

第七步:将原有吊线按其在原有终端杆上的位置在新电杆上收紧。

第八步:将原有终端杆上所有设备在新电杆上复位安装。

第九步:拆除临时电杆C和临时拉线。

四、结束语

电杆更换风险大、操作复杂、环节众多、技术技能要求高,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杆倒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人身安全和通信畅通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电杆更换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心存侥幸。更换电杆前应根据电杆位置、杆上负荷、杆上设备、杆路外部环境等情况明确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型,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保护措施,编制严密的操作方案、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规范操作,避免通信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GB 51171-2016,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S].2016:22.

[2] GB/T 51421-2020,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技术标准[S].2020:31-32.

[3] 陳昌海.通信电缆线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拉线风险安全
特高压单柱拉线塔的静力稳定性分析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1000KV耐张塔施工方案设计与应用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配电架空线路拉线安装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