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动能”强劲,山东海洋GDP连续四年领跑全国

2024-05-09 03:45
商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增加值山东山东省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6.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8%。

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山东海洋产业发展保持领先优势,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趋稳变强。山东省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992.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7362.9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8662.6億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8%、43.3%和50.9%,全省15个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620.4亿元,同比增长7.9%,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等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海洋旅游业加快恢复,沿海7市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76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8%和67.8%。海洋交通运输业持续释放整合效应,山东港口全年完成集装箱量413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8%,位居世界第二位。海洋船舶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大造船指标同步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318.4万、722.4万、145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53.1%、35.4%。

总体来看,山东海洋产业呈现出了发展动能充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对外合作加强等运行特点。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地青岛

山东海洋GDP连续四年领跑全国、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多项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全省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持续显效与各项资源所提供的稳定保障。

在海洋战略顶层设计层面,山东出台了《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助推海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在资源供给方面,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平稳,2023年,全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22.6亿元,同比增长0.5%;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9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增加值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0.1%。

同时,海洋相关产业支撑力度增强。2023年,全省海洋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6475.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增加值250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增加值3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6.7%。

此外,海洋产业相关的高能级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23年,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在青岛正式落地。

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达22人

2023年,山东省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工作,坚持推进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把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经略海洋的山东实践,近三年海洋科技资金投入达到36.5亿元,推动山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约有50家“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集聚山东。崂山实验室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运行顺利。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和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的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山东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领先优势不断巩固。

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方面,“十三五”以来,山东共有16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获奖数量的42.1%,在海洋监测、海工装备、海洋新药创制、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成果。目前,海洋领域的12位专家、教授获山东省科技奖,占获奖总数的36%。笪良龙、包振民相继获2021年度、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在争取国家科研项目方面,近年来,山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中,牵头主持项目22项,占全国42.3%,经费6.78亿元,项目数与项目经费均居全国第一;主持“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项目21项,经费4.06亿元,占国家经费32.28%,项目数和项目经费同样均为全国第一。

在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方面,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薛长湖和海军潜艇学院笪良龙当选工程院院士,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已达22人,约占全国33%。此外,通过项目牵引,凝聚国内外优势研究力量,崂山实验室形成了包含45位院士在内,共计2200余人的创新队伍。

猜你喜欢
增加值山东山东省
图说山东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