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就业视域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举措

2024-05-09 13:21马立雪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2期
关键词:视域就业指导精准

文/马立雪

近年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学生发展、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而精准化就业的提出,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解决问题,将有效帮助大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合适的工作岗位,获得更好发展。

精准化就业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意义

以精准化就业为基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价值意义在于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改革创新,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到更高的水平,确保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贴合时代发展所需,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后可以增强自身就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同时,还必须从建设就业保障、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加强就业教育管理、深化就业指导改革等方面来进行。精准化就业还要求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就业风险和问题进行预判,确保在出现问题前已有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保证高校就业育人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地规划好就业指导,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质量开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遇困境

大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清晰,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有一些大学生对未来工作满怀期望,却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学校、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求职时由于心理期望与实际工作岗位存在一定差距,而自己又不愿降低要求,频繁更换工作。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盲目跟风考研或参加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来看,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不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结合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路线来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二是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能力不足。在现阶段,尽管许多高校都建设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繁杂和人员配备有限,使得一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不得不面临一人身兼数职的问题,这会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水平低,质效难以保证。

精准化就业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精准化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推进需要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这也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精准化的前提条件。首先,高校需要组织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接受定期、集中式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校外进修,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其次,为确保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当前各专业所对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及时邀请企业管理者或是优秀毕业生来学校与教师展开沟通交流,为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议。最后,在选聘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时,需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方面考察,选聘能力与知识水平高、思想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扩充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

围绕需求开展精准化大学生就业指导。部分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常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部分学生所学的专业是由家人做主,所以在入学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存在不够了解的情况。在精准化就业视域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各个阶段对专业的不同认知进行指导,这样才可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精确性。比如,大学生刚进入学校的第一年,需要把入门教育工作做好,提高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认同,进而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在大学二年级,就业指导教师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地讲解学生所学专业和对应职业有关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及时告知学生与相关专业、有关岗位的就业动态,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规划。在大学三年级,教师需要收集学生的就业意向,按照不同类型就业意向展开精准化就业指导。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就业,就业指导教师此时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送就业资讯,并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巩固就业指导效果。此外,就业指导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就业方向,这样的就业指导才算得上精准化。

加强合作,搭建校企就业信息平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大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高校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水平,就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同时,高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企业“开放日”,走进企业体验文化氛围,了解岗位工作实际状况及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使大学生更好地为今后工作做准备。另外,高校可以定期邀请企业岗位培训人员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活动,或是联合当地企业搭建实习、就业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优质、精准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让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广。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如今,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定向分析和挖掘,在推进教育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化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并对收集到的就业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贴合市场需求。此外,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情况、毕业生和企业签约情况、就业质量等数据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系统、客观分析,为精准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准确掌握企业岗位需求发布渠道、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所在地区及应聘成功率较高的岗位和毕业生特征。而企业也应该每年向高校反馈签约学生的发展情况,这有利于学校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各个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从而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相应调整,让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实现精准化。

无论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才的比拼。高校需要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方向,推进精准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水平和质量,在保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贴合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大学生实现更好发展铺路。

猜你喜欢
视域就业指导精准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