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黄旭华,1924 年2 月24 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我国核动力潜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的祖父是清朝的武秀才,他的父亲也略通武术。黄旭华幼年练过套路,中年又学过长拳,习过太极,晚年他又依据自己的身体特点,结合长拳与各派太极的特点,自创了一套拳法,每天晨起研习,风雨不辍,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今年已100 周岁了。
黄旭华的父母亲都是医生,从医是他幼时的梦想。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苦难,面对当时落后贫穷的祖国,少年黄旭华开始重新思考:“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卫祖国蓝天,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于是,在海边出生长大的黄旭华,1949 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开启了与核潜艇一生的缘分。
黄旭华是1945 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的。校园里,他喜欢体育,在球场上是佼佼者。他还喜欢艺术,在音乐、舞蹈方面大展身手,他会吹口琴、拉二胡、奏扬琴,自称“看五线谱不太行”,但从小就熟悉简谱,随手拿起一个新歌的简谱,他都能唱出来。1947 年,在去南京请愿的“护校运动”中,黄旭华指挥大家唱《马赛曲》,把“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给你做牛羊”这首当时的“流行歌曲”,改编为“解放区哟好地方……”教同学们唱。
黄旭华于194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 年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1958 年被调到北京从事绝密工作,从此隐姓埋名30 年。其间,于1961 年11 月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83 年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旭华来到位于北方海岛的建造厂进行核潜艇研发时,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刚开始去的时候一片荒凉,风沙很大,”黄旭华说,“高粱米在当时算是高级品,定量供应的,我们主要吃的是玉米面,自己擀面条、蒸大饼,早上土豆烧白菜,中午白菜烧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烧。”在这样的环境下,黄旭华和同志们成功地研发了第一艘属于中国自己的核潜艇。1970 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4 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加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 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黄旭华自豪地说。1981 年,中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1988 年,中国核潜艇实现极限深度潜航,并成功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 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那是中国核潜艇发展历程上的“史诗级时刻”——由于北方水浅,中国核潜艇在问世18 年后,才到南海开始这项试验。黄旭华为了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 岁的总设计师作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亲自参与这次重要而危险的试验。黄旭华说:“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要跟大家一起去牺牲,而是确保人、艇安全。”
时任深潜队队长的尤庆文回忆当时情景,“每一秒都惊心动魄”。尤庆文抱着录音机录下舱室发出的声音和下潜指令。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记录和测量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黄旭华挥笔写下了四句诗:“花甲痴翁,志PdYmVye4yb0rC0TufzX16LT/PYu11N8q+N2rjjeFQh8=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一“痴”一“乐”,尽显其对核潜艇事业的痴迷、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以及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1987 年,《文汇月刊》刊发了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章讲述了一位1949 年自交通大学毕业的广东客家后裔为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隐姓埋名30 年的感人故事。一位母亲看到文章后,泪流满面。尽管文章只提及这位学生姓黄,没有写出全名,也没有照片,但老人确信文章里的人就是她的儿子。那个离家30 年未归、问做什么工作从来不回答,甚至连父亲和二哥去世都未回来的儿子,帮国家研制了第一代核潜艇,是国家的大功臣。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黄旭华的晚年,各种荣誉纷沓而至,先后荣获2013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 年获颁“共和国勋章”和2019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1 年7 月29 日,“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成立,黄旭华捐款100 万元,重点面向武昌区青少年,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推进科技创新进校园,组织开展“专家院士进校园”等特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2021 年10 月28 日,黄旭华向他所在单位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赠1 100 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助力更多优秀人才为装备研制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我国核潜艇发展正在大步向前。年近百岁的黄旭华说:“虽然我现在年龄大了,已经退出一线,但我感觉我的责任并没有完。我现在的责任是给新一代当啦啦队长,给他们鼓劲儿!”他几乎全部捐献了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奖金约2 000 万元。
黄旭华说:“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我的捐赠,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
中国科技教育202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