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漆画教学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4-05-08 16:06梁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内涵为漆艺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源,而传统装饰元素可以反映民族精神的凝结。现有多数课题研究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设计方面,而应用到漆的教学研究较少,用到漆画创作教学中的更是屈指可数。本项目研究从漆画创作教学实践出发,深度找寻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和漆画创作的契合点,在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创作视点,创作设计出可以反映新时代青年审美需求的漆画作品。课题研究不仅可以传承中国优秀的非遗文化,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还可以为漆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引领新的方向,助力于传统工艺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装饰;装饰元素;漆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193—03

中国传统装饰源远流长,是科学与艺术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包罗万象,是涵盖了我们中华的习俗风俗、语言文字、艺术表演、传统技艺、历史遗产、美学习惯等各方面文化的综合体。优秀的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传承的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教学指有着重要的教学引导作用。工艺美术作为重要的艺术人才输出专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尤为重要。本项目从教学实践出发,探寻传统装饰元素在漆画教学中的应用。传统装饰元素融入到漆画创作教学中,是将传承文化知识与传授手工技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发掘中华文化独特美丽,用新时代大学生崭新的创作语言述说中华文化的故事。

一、传统装饰元素内涵

传统装饰元素具有中华文化的神秘美感,从古至今在中国各类艺术装饰应用中都有所体现。在艺术创作教学方面,无论是在建筑设计、纺织品图案、瓷器装饰还是在现代装饰设计中,中国传统装饰元素都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而不断被运用。传统装饰元素在其图释和色彩效果上是独特的,会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点。

(一)图释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图释是古典以及民俗民风的记录之一,它们是古人通过智慧与审美提炼的产物,同时体现了古人生活的装饰审美与情感意识。

传统装饰元素图释寓意会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来展现出来,展现出古人在生活中的追求,是对美好生活的描述。这些装饰被雕刻在建筑上,被绣在服饰上,更被深深刻在华夏民族的骨子里。传统装饰元素的文化也因此被不断传播。

在漆艺专业中漆画装饰、漆立体造型装饰、漆产品装饰等处都会运用到元素装饰,元素图释的寓意让漆艺、漆画装饰不仅拥有古典美,而且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时尚美感,此类漆作品的高雅、画面的独特、奔放自由等都与传统装饰元素背后的神秘相关,这些神秘而特有的文化造就了作品的丰富内涵。

(二)色彩

在我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五行五色学说是一种重要的色彩思想。”五色”是指黄、青、红、白、黑,在传统的服装、建筑、京剧脸谱、民俗年画等领域都有很好的运用。色彩思维是一种无形的语言,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颜色,其心理感觉也是相似的。

传统色彩是在自然景物色彩的形式美基础上形成的,其规律性、纯洁性、明度、色调、色相等,都更接近于自然色彩,具有色彩浓烈、色彩鲜艳等特点。在传统的装饰中,颜色的使用也会有着各自的意义。首先,色彩是最能够表现时代特征的印记之一。中国历史中不同朝代崇尚不同颜色,例如,汉朝崇尚自然,流行颜色比较质朴,以玄、赤为主;唐代装饰华贵典雅,喜用明快色,以青、绿、黄彩为主。其次,在古代颜色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彰显着层层分明的等级观念。比如黄色,象征着皇室的权力,在封建时代,只有皇室的建筑物才多用黄色,金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紫色和红色都是古代中国中高级官员服饰的代表色,古代绿色和青色都是不鲜亮的色彩,是中底级官员服饰的代表色;黑是庄严的象征,在皇室祭祀文化中多被运用。再者,傳统色彩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色彩鲜明、丰富和艳丽,通过色彩的点缀能够体现出喜庆、吉祥等特征。说到此处,相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红色,在中华传统观念中,红色绝对是象征喜庆的不二人选,过年的春联是红色的,结婚的时候到处贴满了红色的“囍”字,新娘的礼服也以红色居多。

以上这些,随着历史的长河,约定俗成在文化里,传承在血脉里,绵延至今,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中华传统装饰的魅力所在!

二、传统装饰元素与漆画创作

漆画创作内容种类繁多,运用传统装饰元素的漆画作品颇具美感,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追求形式。这类漆画的创作涉及到绘画语言与创作媒介、装饰元素与图式的建构、画面内容与寓意表达、传承与创新等方方面面。本文从语言设计表达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来研究传统装饰元素在漆画创作中的应用。

(一)传统装饰元素漆画语言设计表达

传统装饰元素漆画的语言设计与表达,是指漆画制作前对画面、表现形式的设计表达。传统装饰元素漆画的设计在表现内容上广泛多样,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宽泛。

漆画的创作具有明确的装饰性特征,在画面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画面中符号、构图、色彩的平衡;要运用构图原则,画面要丰富而不单调,要充分考虑画面的主次关系。传统装饰元素漆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是设计的重要部分,不能局限于五行五色。传统装饰元素色彩丰富,色彩搭配美观,独具特色,然而,其稍显简单的色彩搭配在现代社会已经有了较少的需求。人们的审美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搭配,传统装饰元素的漆画创作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追求高水平丰富的色彩,设计过程要把漆画特有的材质色彩运用到画面效果中。

就传统装饰漆画的设计表达而言,画面创作的初衷与元素的运用密切相关,所创作的画面内容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向往,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描述,甚至可以是传统装饰元素图案化的形式。如运用装饰图案与漆语言结合的漆画创作,传统装饰元素的切入点和主题意义的定位非常重要,这是这类漆画的核心表现和意义的体现,设计表现中所展示的图形、元素、花卉图案等,都可以用来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和思想。传统装饰元素和漆画创作的结合有着别样的形式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通过对画面设计中的传统装饰元素以及漆画语言应用设计,会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强调作品的内涵及创新观念,体现着传统装饰元素漆画作品的张力。

(二)传统装饰元素漆画艺术表现

融入传统装饰元素的漆画创作是利用漆工艺制作手法,将传统装饰元素的图形化与漆画艺术语言结合在漆画作品中,是传统装饰艺术与漆绘画艺术的结合。

漆材料的艺术表现是传统装饰元素漆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特征,大漆是传统装饰元素漆画创作的主要材料和媒介。漆的材料丰富,工艺复杂,漆画创作是漆者在学习和掌握漆艺技术后,运用对漆艺知识的认知和工艺技术进行创作的过程。作品制作的过程,是文化碰撞的过程,是视觉冲击的盛宴,是为传统装饰元素披上漆艺术美感的过程。漆画与其他种类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工艺制作性”,在创作过程中对漆材料的堆砌、大漆和材料的结合、展现大漆独有的特性都是工艺制作的重点。传统装饰元素漆画作品通过漆工艺制作的蛋壳镶嵌、纹理预埋、颜色磨显等工序,展现出漆材料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大漆与入漆灰、碳粉、木粉、金粉、螺钿等材料的结合和再制作下,产生了独有的漆画视觉效果。然而,在创作中仅仅追求漆的工艺是远远不够的,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与漆独有的材质制作美有效融合,作品才会更加出彩。漆画创作的材料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材料,并将传统装饰语言与漆材料发掘、漆工艺制作加强融合,才能创作出更具有文化意味的漆画艺术表现作品。

传统装饰元素漆画创作除了讲究材料、精湛工艺外,还应注重画面的寓意和画面在漆艺术表现上的灵活性,才能使画面更有朝气。漆的材质、工艺与主题画面效果巧妙的融合,可以突出漆画的氛围。传统装饰元素与大漆这一特殊材质创作的结合,集视觉、触觉、材质特性和独特的艺术效果于一体,充分表达了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三、中国传统装饰元素融入漆画创作教学的意义及影响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漆画教学发展,又能通过教学促进文化创新,还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装饰元素在漆画创作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机制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漆艺术的教学受到历史背景、地域差异以及全国各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社会阶段独特的教育形式。本项目通过对漆画创作中传统装饰元素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在教学、研究和应用上,坚持以古为今,推陈出新,坚持教学实践,弥补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漆画创作教学的空白。传统装饰元素融入漆画创作实践的教学研究,对漆艺术专业的发展建设、漆画艺术教学、漆画艺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传统手工艺专业在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传统装饰元素融入漆画的创作,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漆画实践教学课程,将专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创作理念、审美价值和精神,促进了文化创新。文化观念是教育的基础,优秀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产物,在教学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了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和融合性。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漆画的创作,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将与装饰元素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学思想、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以及将民族文化的传统、习俗、道德要求融入到整个教学中去,这些对学生学习知识,文化传承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漆艺教学中加强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文化创新,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漆艺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应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将现代教学生产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为中华优秀文化与手工艺结合的发展做出贡献,实施创新发展,从而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漆画创作的教学中,能使优秀的中华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会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传统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会使学习效果变得更好。传统装饰元素与漆工艺的融合,使教育能够延续传统精神,将文化内容与创新理念相衔接,呈现出不同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更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

四、结语

项目研究从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入手,在漆画创作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手工艺结合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将传統装饰元素运用到漆画创作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实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融入高校漆画创作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创作设计出更多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漆画作品。项目研究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为漆艺专业的实践教学拓宽思路,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展示点。

参考文献:

[1]王世襄.“髹饰录——我国现存唯一的漆工专著”[J].文物,1957(7).

[2]刘经锋.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当代漆艺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6).

[3]罗远翔.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7).

[4]胡水堂.中国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7(5).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项目编号:FJYSKY20220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芳(198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