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根,王燕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办事处动物疫病防治站,江苏南京 210000)
鸡支气管堵塞是养殖业中常见的问题,其不仅会影响禽类的呼吸系统,而且会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甚至高死亡率,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为了维持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究鸡支气管堵塞的病因以及实施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冷应激下鸡群的呼吸系统特别脆弱。 同时,低温还会影响溶菌酶的分泌和气管纤毛的功能,降低呼吸道清除异物和病原体的能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得鸡只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进而可能发生如支气管堵塞等呼吸系统疾病。
湿度不佳会增加患病几率。 在冬季或春季,天气往往相对干燥,若养殖环境中的湿度管理不当,室内低湿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当舍内湿度低于30%时,鸡舍中的绒毛、尘土和料沫更容易成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这些粉尘会被鸡只吸入呼吸道,继而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在干燥且粉尘含量高的环境中,鸡只的呼吸道会变得异常敏感,呼吸道腺体粘附的粉尘中可能含有过量的病原体,比如细菌、病毒等,这能够直接导致鸡支气管堵塞高发。 此外,粉尘和干燥环境不仅会导致机械性伤害和化学性刺激,使得鸡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还会影响鸡只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从而增加鸡群感染疾病的风险。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气体,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长期处于氨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会对鸡只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当氨气浓度超过20 毫克/立方米时,会诱发气管分泌黏液增多、纤毛退化或脱落。这些纤毛通常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纤毛的损伤使得鸡只更容易感染疾病。另外,气囊和肺脏的屏障功能被削弱,减少了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鸡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等。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感染家禽,尤其是鸡群。 养鸡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养殖工作若是存在高密度饲养、通风不佳、温度较低、营养不良等情况,鸡群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会降低,从而容易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当鸡只管理不善、遭遇环境急剧变化或者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时,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鸡的呼吸道黏膜和纤毛功能受损。这样的损伤为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侵入提供了可能性,进而可能使鸡只感染禽流感。 患病的鸡通常会呈现出如眼睑浮肿、 呼吸不畅等典型症状,而且在进行解剖时往往可以发现气管黏膜充血和支气管分泌物明显增加。 当疾病加剧,气管有可能会遭遇出血,支气管可能因黄白色干酪状物质堵塞, 而肺部表现可能有瘀血或出血的迹象。
大肠杆菌感染鸡只呼吸道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一致的。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在鸡舍这样的环境中它们尤其容易繁殖。一旦鸡舍内大肠杆菌的数量超出正常范围,鸡只很容易通过呼吸将其吸入体内。 像有害气体和灰尘,会对呼吸道造成伤害。这类损伤为大肠杆菌在鸡只的呼吸道中迅速增殖创造了条件,从而进一步损害鸡只的呼吸系统。感染的鸡只不仅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 通过解剖还能观察到典型的病理变化,如心包炎和气囊炎,有时还会伴随着肺炎和支气管堵塞的发生。
鸡毒支原体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呼吸道病原体,在引发鸡只疾病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该病原体能在鸡舍中长时间存活,并常与其他种类的病原体共同引起混合型感染。特别是在鸡只已经受到大肠杆菌的影响时,鸡毒支原体极易发生继发感染,或在鸡群感染禽流感的轻症病毒时促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感染后,该病原体攻击呼吸道的黏膜,引致气管产生异常多的黏液和气囊内出现更多纤维蛋白样渗出物, 最终造成支气管的阻塞。
养殖过程中的通风管理尤为关键。 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舍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但同时必须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鸡群,避免鸡只出现冷应激。 此外,养殖者还应确保鸡舍内的环境温度适宜,通过使用保温设施、适时调整温度等措施以防止温度急剧波动。在整个养殖期内, 养殖户需要密切监控和调整舍内环境,不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确保空气流通并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针对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 应关注提升鸡舍的通风效果,尤其是在养殖数量庞大的养殖场里, 通风时,不仅应保证舍内的新鲜空气充足,同时还要控制与提高空气质量。 及时清除养殖产生的鸡粪,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产生。 定期检测空气质量,掌握舍内不良气体浓度,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气体浓度达到危险水平。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的结合使用,以及良好养殖环境的营造。 可以极大地降低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生率,维护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防控鸡支气管堵塞和其他呼吸道疾病,需要重视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这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对于雏鸡来说,可选择高效且对动物安全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稀释和使用。 根据养鸡场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消毒方案,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清楚执行步骤和要求。监督执行消毒工作,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可以通过微生物测试来评估消毒是否达标。养殖场应实施全进全出制降低病原体的交叉感染风险,确保每一批次的鸡只在清洁和消毒后的环境中饲养。 在新一批雏鸡进入前,对空舍做好彻底地清洁与消毒。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禽类等进入养鸡场,以严格地控制病原体的引入。
为有效防控鸡支气管堵塞及其他呼吸道疾病,优化免疫程序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养殖场需要了解和监测养鸡场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这包括传染性支气管炎、温和型禽流感等疾病。 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可以帮助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和抗体水平,从而指导疫苗接种计划的制定,并及时调整以保证免疫程序的有效性。根据监测数据和养殖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时间表和免疫程序。 例如,为了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温和型禽流感, 应在鸡只免疫空白期前进行接种,并在鸡群出现病例时立即加强接种。种鸡由于可以将疾病垂直传播给后代鸡群,应对它们进行特别的免疫方案和药物治疗,以净化支原体。 这有利于提高后代免疫效果,因为健康的呼吸道黏膜能更好地对抗外来病原体。 用药时,可选择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而阻碍病症持续恶化。
根据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可能需要对鸡群进行增强免疫或补充接种, 以确保持久的保护。像禽流感免疫接种时,可根据所在区域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往的疫情历史和鸡只的健康状况来制定疫苗的接种计划,选择高效、质量可靠的禽流感疫苗,疫苗应该是经过认证的,并且与流行的毒株具有良好的交叉保护性。一般在雏鸡还未完全暴露于疾病风险前开始接种,例如可以在3~4周龄进行初次免疫, 因为此时母源抗体开始下降。 随后根据免疫计划安排一次或多次的加强免疫。
综上所述, 在面对鸡支气管堵塞这一常见而复杂的疫病时, 还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来保证鸡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经济效益。通过对疾病原因的深入分析,掌握导致该疾病高发的多种因素,并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降低疾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的威胁,提高鸡只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降低致病几率和相关损失,促进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