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精评细赏(二)

2024-05-07 13:31刘步春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47期
关键词:复句论点宁静

刘步春

佳作精讲1

青山一道同云雨,协作互惠度严寒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话道破了人行于世的生存和交往之道。百花齐放实乃春之真谛,而独放的鲜花,其美丽则如春之回光返照,光彩转瞬即逝。在新时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合作才能长久伫立于世。(引用材料,对比阐述,提出中心论点。)

阿尔卑斯山脉之下的山柳菊与无茎蝇子草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前者扼杀对手,为自己争取生存养料;而后者却以己为船,载周围植物度过严寒。山柳菊害人以利己的生存之道遭人唾弃,以富有前瞻性的目光审视之,便可以发现其确非长久之计。假设一株山柳菊释放毒液杀死了它身边的所有植物,并努力吸收了所有养分,表面看来似为好事,但如果狂风暴雨袭来,成群的植物尚能抵抗,仅一株山柳菊该如何存活呢?诚如叔本华所言:“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若是认为维护好自身利益便万事大吉,罔顾他人利益,只顾保全自己,必定如独踞在大海中的浮岛,终将被巨浪卷入海底。(本段为反面阐述,先以山柳菊和无茎蝇子草作对比,接着进行假设论证,再引叔本华名言作事理论证。)

反观大雁之所以能凌空翱翔,摆出“人”字形、“一”字形阵,互相借力,使飞行更省力,从而使自己飞得更远。试想,倘若大雁孤飞,势单力薄,又怎能迁徙万里呢?合作是渡过难关的肇始,是互利共赢的滥觞。《三国志》有云:“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理念,更是一个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时代命题。心有大理想,所追求的必为姹紫嫣红之花园盛景,而非一花独放之姿;胸怀大格局,所向往的必为美美与共,而并非只求各美其美。(本段为正面阐述,先以大雁举例进行论证,再引《三国志》名言作事理论证;与上一段构成正反对比论证。)

互利互助的发展观不仅仅是一种“舍”,更是一种“得”。正如风雨来袭,无茎蝇子草能够齐心抵抗,而山柳菊只能在风雨中凋零,面对人类共同的难题,人多力量大的协作精神势必比独善其身的利己主义更能发挥出优势。只有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帮助他人,当自己身处困境时,他人才会伸出援助之手,与自己一起面对困难,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以包容合作的姿态为他人创造机遇,才不至于落入寡不敌众的境地。(本段从“舍”与“得”的关系角度入手,阐述助人的意义,深化对中心论点的阐述。)

纵观泱泱华夏五千年,协作共享的理念始终贯穿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古代“丝绸之路”带来的沿路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到疫情期间印在援助货物上的“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协作共赢的理念历久弥新。当今世界形势多变,只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甘醴能平息全球的动荡和不安。若各国皆有海纳百川之气度,国泰民安有何难?(本段从民族传统和世界形势的角度阐述协作共赢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对中心论点的阐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长途路漫漫,大同之盛况,与子携手,行则将至。(引用诗句,抒情作结。)

总评

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后,紧扣“合作”话题,先从反面阐述,再从正面阐述,接着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从“舍”与“得”的关系角度阐述中心论点,再从民族传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进一步深入,层层递进,思路一目了然。

佳作精讲2

闲中检点,静里操持

我们往往以为,强大的力量来自运动,但我越来越发现,其实安静也是一种力量。我们应该学会闲中检点,静里操持。(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闲中检点,静里操持”这一中心论点;运用转折复句,既不否认运动的力量,又突出安静的力量。)

著名作家莫言曾说,世界本是喧嚣。此话固然不假,毕竟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活力,若缺失了这些,世界便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任何色彩,让人感受不到生命的跳动。然而作家周国平亦曾言,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当我们流连于繁弦急管的喧嚣时,偶尔体验一番修篱种菊、山下锄田的宁静,又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享受生活呢?(引两位作家的话,既论喧嚣,又议安静,用“然而”相连,突出安静的意义。)

比起喧嚣,宁静更加隽永,更回味悠长。这就好比昙花与茶叶,花虽香味浓郁却只是一瞬,茶香却能余味无穷。无论是文章还是乐曲,一段温柔的过渡、一声低低的吟唱,好像总比浓墨重彩的铺陈来得有味道。作家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对上流社交圈的生活情景的描写真实又细腻,但世人更喜欢他对透过贡布雷大教堂彩色玻璃的光影的描摹、对自己临睡前的内心活动的细致勾画。这些固然比不上贵族们的奢靡生活,但它们胜在宁静,那是平淡的、带着圣洁的宁静,那宁静中是恒久的韵致,回味悠长。(运用比喻论证和事实论证,比较喧嚣和宁静的不同,突出宁静的意义;段中多次运用转折复句,展现辩证说理的魅力。)

宁静之所以被视作珍贵的品质,是因为其隽永,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以心灵的自由。在宁静中,思绪可以如鸟一般肆意飞翔;而在喧嚣中,心灵却如同身陷囚笼,不得不被声浪与噪声裹挟着前进。然而,生命本就是一趟异彩纷呈的旅程,喧嚣又岂能被完全隔离开来?正因有了凡世的纷纷扰扰,宁静才会如花间露珠般让人赞美。选择宁静,灵魂和人生都能尽数握在手中,朝着星辰大海勇敢地前行,尽管中途会遭遇坎坷,但我心依舊无悔。(运用对比,阐述喧嚣与宁静的关系,进一步突出宁静的意义;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当然,这片净土并不是鸵鸟的沙地,能让我们埋头其中而不问春秋,让纷繁的思绪扰乱我们的头脑而错过时机,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思考从而成长的空间,让我们能在冷静判断后作出最佳选择。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拥有这样一个空间十分必要,因为少年的生活不该被条条框框所束缚,而该带有一些自由的气息,带有一些未知的冒险,带有一些自主的色彩。(用“当然”引出思考,进行辩证分析,不仅推进了论证层次,而且使论证更为周密,天衣无缝。)

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青少年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尽力追赶,主动打造一个供自己思考、沉淀的空间。其实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与前进中完成对社会的认同。而这个空间就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最好场所。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遇到何事,每当我们回到这个空间时,总会有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们闲中检点,静里操持。(号召作结,照应标题。)

总评

文章多用“但”“然而”“却”等转折连词,构建转折复句,如第一段“我们往往以为,强大的力量来自运动,但我越来越发现,其实安静也是一种力量”。这些转折复句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考,也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

猜你喜欢
复句论点宁静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宁静之宅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韩国语复句结构的二分说
《巷口的宁静》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