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桂死后,薛蟠被下了大狱,那主审案件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判葫芦案的贾雨村。雨村接案后,心下琢磨:合该这货犯到我手里,当年看在诸多关系的份上放了这厮,可是本官也没得到多少好处,这回犯在本官手里,少不了让他拿些银两来消灾。(由书中故事入手,并且前后勾连,起笔不凡。)
可正思索间,传来贾府被查抄的消息。眼看自己的财路被断,心下郁闷。忽又想起,这薛蟠的小妾“香菱”,原本是自己恩公甄士隐之女英莲,现今也关在牢里,何不就此把她搭救出来,也算报了当年之恩,或许还能抵消当年胡乱断案的孽债。
这香菱稀里糊涂地被从大牢中放出,也不知自己该身往何处,就在街上游荡。忽一日,一个健壮的汉子上前,递给她一张字条,上面写明她的身世经历以及家乡籍贯。这英莲看罢,和自己半生遭遇一一对照,心中种种疑虑顿然解开。于是毅然决然地奔赴故乡而去。心想即便身死异地,灵魂也要返回故乡,拜见地下的父母。也不顾天时早晚,转身出城,往姑苏而去。也合该丫头命苦,出城不久,天色已黑,来到一片荒凉之地,正遇一伙趁夜色寻食的歹人,见一单身女子,强行截下,就要用强,这英莲誓死不从,撞树而亡,也只能香魂前往故乡去了。(香菱结局暗合“致使香魂返故乡”的判词。)
这雨村放了英莲,也不顾后果如何,内心自有几分得意。又想到薛蟠,不如杀了算了。转念一想,这人还不能杀。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如暂且留着,看看是否有不开眼的送钱来搭救。就这样,薛蟠生生被关在大牢里,关押致死。(薛蟠结局虽说“罪有应得”,但让他这种死法,却也符合贾雨村的行事风格。)
再說妙玉,虽则出家在栊翠庵内,自命高洁不凡,但终是尘缘难了,心中终日挂念着宝玉。先前宝玉贵为“天骄公子”,她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如今贾府被查抄,宝玉也下了大狱,好像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把自己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深入京城,准备搭救宝玉出来。可是毕竟贾府犯的是“御案”,由皇上亲命查抄,想救人,哪里有那么容易。妙玉用尽了自己的财产,连宝玉的面也没见上一回。于是经常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走。有一天,突然从胡同中窜出几个人来,不由分说,用黑布将她的头一套,扛起来就走。原来见妙玉经常一个人在街上走动,长得有几分姿色,就决心下手把她绑了,卖到勾栏院中换几两银子花花。可怜妙玉,半辈子清高,竟然落了这样一个下场。(妙玉的结局,符合“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判词;搭救宝玉的情节,也符合原著中对宝玉心有牵挂的情节。)
点评
这篇文章在“那片难以摆脱的泥淖”的总标题下,安排了香菱、薛蟠、妙玉三个人的结局。这种设计符合原著第五回“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设计。对于香菱、妙玉结局的安排,符合各自的判词,也能突出“难以摆脱的泥淖”这一主题,文中关于薛蟠、贾雨村的处理,是情节安排的需要,也符合对“不喜欢”人物的批判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