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

2024-05-07 13:35:03张琨悦
名家名作 2024年6期
关键词:归隐瓦尔登湖梭罗

[摘要]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了众多自然朴素的田园风光,其中《归园田居》组诗五首细致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极尽彰显陶渊明卸下朝堂枷锁、归隐避世后纵情田间山水、感悟农闲恣意的生活状态。而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作品《瓦尔登湖》也表现出其追寻简朴自然之风以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二者虽身处不同时代,拥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人生经历,但以“崇尚自然”为主导的思想却使其“归隐”透露出诸多相似点。借以梳理中西两位文人归隐全貌,分析对比“自然观”指导下的中西“隐士”思想及追求的异同。

[关  键  词] 梭罗;陶渊明;隐逸思想;《归园田居》;《瓦尔登湖》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以其豁达悠然、高风亮节的傲骨被后人推崇备至。后世皆赞其淡泊名利,寄情于田园草木虫鱼之乐的肆意与自在;感怀其清新淡雅、不事雕琢的诗风辞赋。但究其归隐却是茫茫辗转,少年郎壮志难酬后,终是挣脱朝堂官场之束缚归隐于田园山野之中。在回归乡野后,陶渊明作组诗《归园田居》五首,借以抒发其彻底摆脱出仕念想与庙堂俗世后的“自然之道”。美国著名超验主义作家亨利· 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厌倦了拜金主义与奢靡之风裹挟下疲态的生活后,同样选择隐逸于碧水湖畔,与自然万物为伴体悟生命之源。传世之作《瓦尔登湖》同样昭示出其认为自然万物应与人类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也反映出梭罗对于工业时代背景下人类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的“人本”论调的厌恶与抵抗。中西两位文人都傲其风骨矗立于时代漩涡之中,都曾在面对现世的黑暗与不堪后,选择用归隐自然来跳脱出“现实牢笼”去感念万物之源,寻找生命之道。然而,虽有同质化的自然观作以指导,中西思想文化差异还是使得其“隐士”之途大有不同。

一、归隐之源

(一)壮志难酬愁英雄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正处时局动荡、朝代更替的黑暗时期。彼时虽有短暂太平却终究难逃战乱频繁之苦,国家政治腐败,仕途与官场受到贪污腐坏之风的裹挟。曾有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见,由于当时门阀制度森严,很多有志之士都毫无大展宏图、报效国家的机遇。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国家动荡、社会治理混乱之象,门阀世家只手遮天的腐败干政,导致朝堂、官场风气败坏,实无清正之士立足的可能,陶渊明也不得已成为残酷时代下的牺牲品。而归隐的主观原因是其受到老庄哲学中“崇尚自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而最终毅然辞官,避世归隐。追忆陶渊明少年之时,也曾意气风发,满心壮志报效国家。在受到儒家学派中“兼济天下”“积极用世”之道的影响,以及官宦世家中“兼济苍生”之风的熏陶,陶渊明渴求借以自身微力大济苍生。然而,官场腐败黑暗、虚伪奢靡的现状无力左右,终于还是打破陶渊明入仕报国的准则,违背了其遵循的道家思想中“质性自然”的朴素观。在屡次出仕终不得志后,陶渊明留下了“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惋叹,与仕宦之途诀别,归隐于田园山野之间。

(二)物欲横流奢靡成风

美国散文作家梭罗的诸多著作都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性思考为题,被称为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其中《瓦尔登湖》更是细致描绘了其本人在湖畔归隐后的耕读思考与所看所感,被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家布伊尔 (Lawrence Buell) 称为“绿色圣经”,自然哲学思想也成为促使梭罗归隐的重要原因。梭罗的归隐之途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概况和文化内核紧密相关。19世纪中叶的美国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尾声,凭借着地理和资源优势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腾飞,但随之产生了南北对立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时局动荡。除此之外,工业革命的兴起虽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导致奢靡之风和拜金主义的盛行。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奢靡风气之中迷失,逐渐丧失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理念,缺少了对于现实生活最真实、最淳朴的体悟。梭罗十分痛恨这种现代文明对自然文明的破坏,并认为它奴役了淳朴的自然与人性,造成欲望充斥生活的糟糕现状。因而,此种由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美国梦”所导致的物欲侵蚀也成为促使梭罗逃离现世、归隐自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归隐之途

(一)从“假”隐到“真”隐

陶渊明出仕为官后曾多处就任,然而最终却因种种原因,在多次重返朝堂无果后,彻底结束其十三年的仕途生涯而归隐田园。从陶渊明“假隐”辞官又多次出仕的经历可以看出,那时他并未全身而退,只是选择暂时逃避现世为官而壮志难酬的苦楚与憋闷。鲁迅先生也曾说:“(陶氏)于世事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陶潜总不能超出尘世,于朝政还是留心”。

然而最终陶渊明还是在不断挫败和对朝堂、仕途的失望中选择了“真隐”于山野田园。《归园田居》组诗五首便是陶渊明在看透官场的险恶与肮脏、现世社会的衰败与愚昧,彻底决定隐居田园后所作。如果说《归去来兮》最能够表达陶渊明本人从黑暗煎熬中逃离的解脱心境,《歸园田居》组诗五首则更能从生活化的角度,全面化地展示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洒脱、肆意、舒畅平静的心境与状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了陶渊明在决定归隐后也回归了自己的初心;“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更是充分地表达出陶渊明归隐田间山林后的舒畅与愉悦,以及摆脱心理枷锁后酣畅淋漓的愉悦之情。“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表达了陶渊明远离世俗、隐匿行踪、鲜少交际的情形,以及他本人对于外界了无幻想的平淡心境以及“自然朴素”的价值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同样描绘了陶渊明享受田园生活、脱离仕途、隐逸终生的态度。从组诗中随处可见陶渊明对于田园劳作、乡间平淡淳朴生活的细致描绘以及他个人淡然高阔的隐逸心境,也为其辗转不定、犹豫不决的归隐与出仕之途画上了句号。

(二)从“隐逸”至“复归”

梭罗受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影响,从小便对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之情。超验主义派深刻认为自然就是一种精神状态的物质化体现,自然世界的存在反映出精神世界的发展,能够对人类的身心产生影响。对于工业革命背景下“美国梦”引起的拜金与奢靡之风,梭罗十分厌恶,同样想要找寻到新的出口来救赎深陷泥潭中的民众。因而,他选择了暂时逃离机械化、商业化的社会,搬去瓦尔登湖畔找寻生命的真谛,寻求改变的方法。梭罗说:“献身于农事,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要吃豆子。”“我将种这样一些种子,像诚实、真理、纯朴、信心、天真等等。假如这些种子并没有丢失,看看它们是否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能否以较少劳力和肥料,来维持我的生活。因为,地力一定还没有消耗到不能种这些东西。” 从这些记事与表达中能够感受到梭罗依旧对生活充满着希冀,他的隐逸是逼迫自己停下来,给予自己片刻的喘息,从而找到最佳的出发点。并且梭罗在其隐居期间也并非独留一人感悟生活,反而他经常会接待前来拜访的朋友或者回到镇子看望家人,以此来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基本联系,确保日后能够顺利重归社会。对于梭罗而言,归隐只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而非完全隔绝世事。他选择在森林湖畔中度过自耕自食的生活,是留给自己足以消化和融合其自然伦理思想的空间,重新思考如何改变社会现状的“闭关期”。“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最能恰当描绘梭罗的隐居思想及其隐居状态,这也正如他在《瓦尔登湖》中所写的:“我去往山林,是因为我希望能够从容生活,在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时,去观察我自己是否能够学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以免到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真正生活过。” 纵观梭罗留下的文字,从中都能够品味到其积极复归的心态,他从自然中感悟到了许多从前来不及思考的问题,也能够以身作则让欲望满身的人们看到真正的生活和生命之态。他是短暂归于山林湖畔的“隐士”,也是积极归世参与改革的“斗士”。

(三)归隐之探

不论是身处时局动荡、政治腐败年代中壮志难酬的陶渊明,还是大工业时代背景下被物欲、奢靡之风裹挟的梭罗,其归隐都可堪称英雄之举。陶渊明的归隐生活看似悠然自得,却是“清苦”更胜一筹。但陶渊明并未因生活条件艰苦而更改其志,反而试图从环境中寻找到乐趣来进行自洽。这种退隐后“安贫乐道”的思想直接来自儒家的“孔颜人格”,是孔子“固穷”的精神以及颜回深居陋巷而仍旧保持其人格修养观念的继承与发展。其诗中体现出的自然境界既代表着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又体现了他的时间理想精神和审美价值取向。《归园田居》(其五)中的“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通过描述自然意象来增添山野隐居生活的恣意盎然与洒脱,反衬出官场仕途这一对立面的思想禁锢。淳朴自然、纯真盎然的田园诗是陶渊明对《庄子》中所畅谈的自然无为本性的延伸性发展。而老庄哲学中“清静无为”思想对陶渊明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明确表现出对仕途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归园田居》(其四)中“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中对于生活中万千变化的接纳以及世俗痕迹消失的“无意”则是陶渊明“无为”思想的体现。

梭罗的退隐之举受到了东方与西方哲学思想的交互式影响,在接纳与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属于他的自然伦理观念。美国批评学家加里·西蒙曾评价道:“梭罗的思想中有着与中国道家学派相似的思想理念。”这是因为梭罗的自然主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在与超验主义进行交互式发展后形成了新的思想理念。西方哲学中强调“二元对立性”,并强调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之间存在冲突与对立的关系。但是中国古代哲学则强调事物对立关系之间的和谐与互补,即“二元统一性”。这也为梭罗自然观中赋予自然万物与人类之间和谐平等的亲密关系理念埋下伏笔,同时成为梭罗反对现代工业文明中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与其形成对立的关系的思想来源。除了在《瓦尔登湖》中阐释对于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关系的思考,梭罗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湖边隐居生活的诗意盎然与简单淳朴,这种对于“至简”生活的追求也与道家学派所推崇的“大道至简”朴素观不谋而合。对于物欲的贪婪,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这样评价:“我曾遇见过多少个可怜的、永生的灵魂啊,几乎被压死在生命的负担下面,他们无法呼吸,他们在生命道上爬动。”为了找回内心的宁静与纯粹,从物欲横流的“黄金镣铐”下逃离,梭罗才最终选择归隐,并坚定践行其简单化生活的理念,积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以亲身经历作以反馈来唤醒迷失的人们。

三、结束语

纵观陶渊明的归隐之途,既体现了儒家安然处世、安贫乐道的思想理念,也彰显着道家万念归自然的清净无为追求。因而在长期的仕途不得志后,陶渊明也最终坚守了“无为”的思想核心,遵从自己的内心,摆脱现世的束缚以求得理想精神层面的满足。《归园田居》组诗五首环环相扣、层层引入地描绘了归隐生活,以“积极”归隐的态度抨击入仕的“肮脏”。陶渊明以其自身归隐田园、不畏穷苦而倒戈俗世的实践精神,实现了其对于儒道思想的深刻继承与自我阐发。梭罗在隐逸期间则更像是一位“隐斗士”,他的短暂归隐是为了给社会现状以最深刻的回击。而《瓦尔登湖》是梭罗用切实行动向“物质主义”现实的抗争与外化阐发,也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弃世归隐”与“出世有为”的相融,为当时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也完成了自我生命的升华。两位隐者抱朴守拙,以追寻本心、感悟自然本质为“归隐本源”的思想也体现出对于人文思想的无尽追求。如何抛开俗世的裹挟而真正做到澄澈内心、遵从自然规律,才是真正的生命之道;如何摆脱物质的束缚去探寻精神层面的泰然自若、豁达康乐才是借古鉴今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Lawrence Buell.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Nature Writing,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70-394.

[2]Simon G. What Henry David Thoreau Didnt Know About Lao Tzu: Taoist Parallels in Thoreau[J].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1973(16): 253-271.

[3]程愛民. 论梭罗自然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2009(2): 62-70.

[4]曹章庆.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精神生态[J]. 浙江社会科学,2008(7):102-107.

[5]房玄龄.晋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874.

[6]李洁.从对“朴”的诉求看梭罗与陶渊明的“隐逸”[J]. 兰州学刊,2007(12): 134.

[7]鲁迅. 鲁迅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彭玥,杨宇涵,唐欣. 梭罗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研究[J]. 名作欣赏,2020(5):37-38.

[9]孙百慧.论《庄子》思想在陶渊明田园诗创作中的表现[J]. 今古文创, 2022(38):44-46.

[10]梭罗. 瓦尔登湖[M]. 苏福忠,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11]苏贤贵. 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8-66.

[12]王国喜.中西文人归隐行为的文化阐释:陶渊明与梭罗之归隐行为比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134-135.

[1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7.

[14]文师华. 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生存方式和思想境界[J]. 地方文化研究,2013(3):72-81.

作者简介:

张琨悦(1999—),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文学对比研究、文学译介对比。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归隐瓦尔登湖梭罗
我们一直是要好的朋友
小品文选刊(2024年2期)2024-03-03 13:12:39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草堂归隐
宝藏(2021年11期)2021-01-01 06:17:24
天宫院
现代艺术(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200
新少年(2017年11期)2017-12-07 16:09:46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11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6:01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