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拓展人黄会林,书写艺术教育传奇

2024-05-07 05:22溪石
伴侣 2024年4期
关键词:绍武北京师范大学影视

溪石

本文主人公黄会林

她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荣立战功;她创办著名的北国剧社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恢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她实施“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见证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她叫黄会林。作为首都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北京師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艺术与传媒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一辈子研究和推广中华文化,书写了艺术教育的传奇!2024年3月4日,年逾九旬的黄会林荣获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走上文学艺术之路

1934年2月,黄会林出生在天津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年少时期,黄会林曾因家庭变故多次转学,初中一年级进入苏州振华女中。在振华女中,黄会林通过一位学姐的指导,开始接触并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革命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黄会林随家人迁回北京,插班进入北师大附属中学学习。朝鲜战争爆发后,在“保家卫国”口号的引领鼓舞下,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黄会林也积极报名参军,在战场上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清川江大桥保卫战持续七天七夜,上百人战死沙场,黄会林所在团评出100名“人民功臣”,其中一名女战士就是她。1954年,黄会林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功臣”称号回校读书。1955年,黄会林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她听从组织安排留校任教。

能走上文学艺术之路,黄会林说多亏了她丈夫绍武的鼓励。“绍武是一位革命烈士遗孤,一生用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为中国革命英雄谱写赞歌,并邀我和他一起进行创作。”描写陈毅元帅在赣南游击战中坚持斗争的革命电影《梅岭星火》就是他俩的处女作,并得到了前辈唐弢、夏衍的充分肯定。

黄会林、绍武夫妇还携手创作了话剧《故都春晓》、电影剧本《彭德怀在西线》、长篇小说《骄子传》《红军家族前传》等。黄会林说:“通过影视创作还原历史,让革命精神得到传承,花多少心血、淌多少汗水都是值得的。”多年来,黄会林一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她发表影视、戏剧、文学、文化方面的著作、文章,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一朵最绚丽的玫瑰!

黄会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黄会林被曲阜师范大学聘任为荣誉教授

身为教师,黄会林最大的创举是进行了“教学革命”。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可以不写论文,而是以剧本作为期末答卷。她和丈夫绍武一起带领学生们搞创作,自导自演原创剧本,在20世纪80年代诗潮遍地的校园里,刮起了一股清新的戏剧之风。1986年1月10日,一个名为“北国”的剧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诞生。尽管没有充足的资金,缺乏宽敞的排练场地,可北国剧社仍然在黄会林、绍武夫妇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茁壮成长着。3个月后,北国剧社在总政排演场首演,赢得时任中国剧协主席曹禺的赞美。

之后,北国剧社以黑马之姿杀入戏剧节,在首都剧场连演5场,时任中宣部部长朱厚泽、文化部部长王蒙及众多戏剧界知名人士都来到现场观戏,好评如潮。不仅国内各大媒体,甚至欧洲时报、美国中报等媒体也对北国剧社进行了铺天盖地报道。正是从那时起,北国剧社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国话剧百年史上首个载入史册的当代学生业余演剧社团,在国内外形成较大影响。

重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创办大学生电影节

在校园戏剧领域的深耕,让黄会林在业界名声大噪,这种光环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她退休前夕。当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功成身退之时,她却重新开拓出一片新领域。

1992年,黄会林临危受命,带领着尹鸿、周星、李志田、绍武等人,以及她正在培养的6位硕士生,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走出,入驻艺术系。当时,北师大的艺术系可谓“一穷二白”,不仅已5年未招生,还没有任何硬件设施。

重振艺术系,无异于平地起高楼,创建影视学科,更是要从无到有定章制典。为了突出北京师范大学的特色,黄会林和同事们把培养“头脑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以此区别于其它专业技术院校。此外,对传统文化的强调,也成为黄会林的“金字招牌”。此后几年,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进展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第一年,影视学科成立;第二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第三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第四年,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直至2001年,黄会林创建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艺术学科最齐全的学院。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学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全国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诞生在那个年代。

1993年,黄会林创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力图为中国电影提供“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标准。为了筹集举办资金,黄会林四处奔波游说,最终,她辗转联系到一家愿意提供赞助的企业,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终于在磕磕绊绊中成功举办。

有了第一届,自然要有第二届、第三届……黄会林想要持之以恒地打造出一个品牌。然而,年轻的电影节数度面临钱荒,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倒贴钱筹办。关键时刻,为了省钱,黄会林自己跑场地、吃盒饭……正是她这股“敢啃硬骨头”的作风,让年幼的电影节挺过了经年风雨,得以在今天蔚然成荫。黄会林相继获得北京第二届电影十佳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百佳老电视艺术工作者、北京市十佳老电影电视艺术家、中国优秀电影工作者等荣誉。2012年9月,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将首次设立的“理论评论特殊贡献奖”授予黄会林。在2020年8月举办的第十届北京电影节上,黄会林声情并茂地说:“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目标是从大国走向强国,期待中国电影能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震撼世界

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黄会林心中仍有更大的梦想——探寻一条中国优秀文化通往世界的路径,推动中国文化“立起来,走出去”。纵观世界文化格局,黄会林认为,中国文化应该和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并列,成为影响世界文化的一极。2009年,黄会林、绍武夫妇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的理论,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引起强烈震动,受到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在黄会林的积极倡导、奔走、呼吁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揭牌成立,黄会林出任院长。

“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共同发起组建的,通过开展以第三极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究和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创作,把中国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黄会林说这块阵地来之不易,这是中国高校第一家以“中国文化”命名的国际传播研究院。2013年,黄会林与弟子们共同捐资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用以资助研究院各项工作,并持续为许多大型国际活动输血。2014年,她创办了“会林文化奖”,旨在奖励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学者,为世界树立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标杆。

除了邀请名家学者走进中国,黄会林也邀请了世界青年走进中国。

“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机场?”2011年6月的一天,当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时,9名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学生惊讶地询问接机者。13年前的这一幕,让黄会林终生难忘。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项中国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项目,黄会林是具体策划人。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8届,成为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精品项目。

黄会林感慨,这既是一次国际文化交流的全新尝试,也是一场对中国文化的亲历式体验,更是一次对中国的“发现之旅”。他们的镜头对准当下飞速发展的中国,生动地传递出大国形象后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真实的力量和温度。

“印度青年导演马里穆图跟随49岁的残疾自行车运动员,拍摄了《车轮不息》;韩国青年导演莎拉深入采访祖孙二位剪纸艺术家,用一部《大剪小剪》讲述了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提起有代表性的影片,黄会林如数家珍。一个例子很生动: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学生丹尼尔,来中国前只知道中国有功夫和李小龙。他到一个盲童学校拍摄有关太极拳的纪录片《侠》,老师先摆一个姿势,然后让孩子们一个个上去摸,就这样,孩子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我这才知道,中国功夫不是打打杀杀,而是讲求仁义。”丹尼尔在短片里总结道,“大人帮助小孩,强者帮扶弱者,这才是中国功夫的精髓。”

从繁华的北上广到西部的甘肃宁夏,从黑土白云的东三省到多姿多彩的云贵川,10年间,在黄会林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来自70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680多名青年,在中国28个省份共拍摄完成659部“看中国”纪录短片。这些影片在国外的社交平台上被大量观看、转发、评论,甚至还被邀请到不少国家展映,并在国际影展及美国罗德岛电影节、中美电影节、萨拉热窝电影节等赛事上斩获一百二十余项奖项。

2016年,黄会林荣获中国首届“学人奖”之“终身成就奖”;2020年,她当选为年度中国十大女性新闻人物。数十年间,黄会林担任了多个重要的社会职务,为推动、发展中国艺术教育和文化事业呕心沥血。黄会林曾频繁出访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瑞典等国,从事高端文化对话,同时她还协调各方资源,开设国际学术论坛,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为弘扬中国文化出谋划策。

黄会林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停下来,一直都在路上。在《目送归鸿——黄会林自选集》的序言中,黄会林用“在路上”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黃会林用一生书写与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体现了对民族、国家、时代的担当精神。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诸多荣誉,身上有着无数的光环和头衔,为中国文艺界、学术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绍武北京师范大学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春归来
我知道你会来
春归来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