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骋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给内蒙古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宝贵机遇,全区2400多万各族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对内蒙古加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五大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全区上下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意见》,全力完成“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朝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扎实迈进,努力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和内蒙古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到党中央工作后对内蒙古工作始终格外关心。早在2008年3月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内蒙古“不仅是我们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范例,也将是在后发现代化进程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個范例”。2009年8月到内蒙古考察时,提出“守望相助”理念,殷切期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内蒙古考察,在内蒙古参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续5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2014年1月考察时,要求内蒙古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2019年7月考察时,要求内蒙古弘扬蒙古马精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2023年6月考察时,要求内蒙古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2018—2022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的5次重要讲话中,分别就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个必由之路”的规律性认识等作出一系列重大论断,对内蒙古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等提出明确要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其他一些重要场合和重要文件中,对内蒙古加强“一湖两海”生态治理、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加强安全生产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这些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期望重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蒙古篇”,是内蒙古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武器,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的要责和重任。国务院《意见》出台后,自治区党委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组建了完成“五大任务”和推进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贯彻落实分工方案,快马加鞭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以自身发展质效的提升带动保障国家生态、能源、粮食、产业、边疆安全功能的增强。
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加快构筑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和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累计防沙治沙1.48亿亩、营造林1.37亿亩、种草3.36亿亩,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国务院《意见》专门就内蒙古科学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强化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拿出大会战的气魄,科学加大人工干预力度,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确保如期完成“三北”工程攻坚战任务,把我国北方地区的风沙“防护服”打造得更加厚实。只有跳出治沙抓治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荒漠化沙化问题,我们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好光伏治沙、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文章,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屏障更加健康稳定、功能完备。
深挖资源开发转化利用潜能,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力。内蒙古的煤炭、风光等资源在全国数一数二,去年煤炭外运量、保供任务量,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电力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以及煤制气产能均居全国第一,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顶梁柱”。近两年,党中央就加快发展新能源、构建新型电力体系、提升油气安全能力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务院《意见》就支持内蒙古做好这些工作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我们要切实担负起保大局的政治责任,坚持煤、电、油、气、风、光、氢、储并举,持续深挖保供潜能,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传统能源方面,要加快储备一批煤炭和煤电项目,大力推动煤基新材料高端化发展,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确保在关键时候能供得上、顶得住。新能源方面,要深入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加紧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基地,推进新能源产业关键材料、装备及零部件全产业链发展,开展大规模风光制氢、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尽可能多地生产输出绿电。战略资源方面,要在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同时,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尽快形成一批战略性矿产和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后备区、战略接续区,不断提升保障国家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贡献度。
加快突破地、水、种等瓶颈制约,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内蒙古的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六,牛羊肉和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但与全区1.72亿亩的耕地、7000多万头只的草食牲畜存栏量相比,农牧业综合产能释放得还不够充分。国务院《意见》就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强化水资源保障能力等作出部署,为内蒙古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契机。我们要切实做好“地”的文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步伐,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尽快把剩余的基本农田改造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做好“水”的文章,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和水循环利用技术,深入推进河套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大水漫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做好“种”的文章,用好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等平台,加大本土粮种、畜种、草种、薯种等研发力度,努力把优质种质资源培育得多多的。同时,抓住国家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和鼓励探索发展沙漠戈壁生态农业的契机,推进农牧业设施化、智能化发展,用科技弥补寒冷、干旱等先天不足,推动农牧业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内蒙古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全国3条中欧班列大通道有2条经内蒙古出境,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叮嘱我们“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务院《意见》也要求我们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协作互动。我们要从思想观念、视野格局、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入手,加快建立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格局。在思想观念上,打破自我满足、自我封闭的桎梏,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增强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共赢意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扩大开放。在视野格局上,摆脱在“一亩三分地”上打转转的思维和习惯,树立“内蒙古地处边疆但并不边远”“开放向北着力但不局限于北”“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的理念,把内蒙古的开放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来把握,对内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北三省等的交流合作,对外继续瞄准俄蒙、日韩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扩大经贸往来,全力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在制度机制上,加快建立全方位、高效率、无障碍的开放合作机制,尽快把对外开放搞活搞火,推动各方面合作取得新进展。
紧扣加强守边固边兴边,全力推进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内蒙古有4200多公里边防线,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5,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做好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民族团结工作,对边境繁荣、边民富裕、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意见》针对内蒙古守边护边面临的突出困难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支持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一体化建设、实施兴边富民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沿边国道待贯通和低等级路段建设改造、布局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等方面提出许多具体政策。我们要切实用好这些政策,加快把边境地区的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提上来,进一步解决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提升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水平,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的“铜墙铁壁”。安全稳定工作做不好往往会“一失万无”,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和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化解,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稳定。
国务院《意见》提出,到2027年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35年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23年,内蒙古有力破解沉积多年的结构性矛盾和机制性梗阻,发展迅速回暖、加快升温,全年GDP增长7.3%。我们要保持住这个好势头,咬定青山、奋勇争先,力争每年在“闯”上都有新突破、在“进”上都见新成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闯”和“进”凝心聚力。去年底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从责任和机制上明确了这项工作由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我们要以此为牵引,教育引导全区上下不断加深对“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等理念和要求的理解把握,牢牢铭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即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黨的话上,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成为行为准则和日常习惯。
以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闯”和“进”提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内蒙古加快改变产业结构“四多四少”状况,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我们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全区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规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1%、15.4%和11.6%,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煤炭产量不变、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能够大幅增加,主要靠的就是非煤产业。我们要持续在扬优势、锻长板、促转型、补短板上下功夫,着力拉长能源产业链条,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与其他产业耦合发展、互促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稀土产业科技创新,有针对性地培育打造支柱产业和行业领头羊。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推动农牧业尽可能形成完整产业链。加快区内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新的增长点。
以资源型地区发展方式转型为“闯”和“进”开辟新路。内蒙古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低质低效问题比较突出,必须牢固树立“资源富集但一点儿也不能浪费”的观念,努力实现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我们要在开发方式上突出有序开发利用,提高项目准入门槛,设好生态保护“硬杠杠”,强化资源型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决不干为了眼前利益舍本逐末、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在转化利用上突出效益导向,持续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深入推进能、水、粮、地、矿、材等各领域节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子上促进多产出少耗能、多节约少排放。在收益分配上突出共建共享,探索村集体采取出租等方式利用矿区土地共建就业帮扶车间、现代农业设施和发展新能源,引导矿区居民参与工程建设,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其中、共享发展红利。
以实施具有支撑牵引撬动作用的重点工程为“闯”和“进”赋能增效。围绕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今年我们将突出抓好“六个工程”。一是政策落地工程。把落实国务院《意见》同落实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四大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型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结合起来,把每一项政策都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让政策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把“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新能源建设合为一体,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设立建管投资基金,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努力实现保护生态、推动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多赢。三是温暖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构建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模式,争取今年彻底把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暖问题解决掉,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族群众。四是诚信建设工程。集中整治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五是科技“突围”工程。聚焦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前沿领域,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或创新团队搞研发,力求在一两个点上取得突破、实现领跑。六是自贸区创建工程。在争取国家早日批复方案的同时,坚持以创促建,通过制度创新带动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以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实际成效诠释“闯”和“进”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做起,抓紧抓实教育、医疗、养老三件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让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我们要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把比国家规定低的提上来,对达到或超过的建立稳定的自然增长机制。要聚焦破解农牧民种养收入逼近“天花板”问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庭院经济,健全完善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积极推进農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把农牧民的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都提上来,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
落实思树,饮流怀源。新征程上,我们一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保持“吃苦耐劳”的韧劲、鼓足“一往无前”的闯劲、拿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狠劲,苦干实干、紧抓快干,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实践中创造新业绩、交出“高分卷”,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厚爱。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原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3月6日第1版、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