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外资加码中国制造业的消息频频传出——
德国慕贝尔集团在江苏太仓签约投资1亿美元,建设绿色新能源汽车港项目;康宁公司在重庆本土化生产的大猩猩玻璃今年初量产;ABB电气将在福建厦门增资1亿美元,用于低碳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和产业链低碳赋能……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西方媒体上泛起一些唱衰中国的杂音,声称“产业转移”,鼓吹“脱钩断链”,渲染在华投资“风险”,试图“吓退”外资企业。
事实证明,任何抹黑误导都阻挡不了外商来华投资步伐,中国制造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活力和潜力,不会因花样翻新的“唱衰”论调而改变。2023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仍处历史高位;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中国一直都是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确在深刻调整。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把握住产业链布局的主动权。
从工业基础看,中国是全要素全门类全产业链集成的经济体。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世界数量最多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9500万台套。产业“头脑”更智慧,配套能力更“硬核”,发展根基更壮实。
从生产角度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市场分工可以更加深化,有利于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形成相互嵌套、相互共生的产业链集群。众多“小而美”产业已跻身世界第一,“高精尖”产品的集成优势不断壮大。在珠三角,一部智能手机可在1小时内配齐95%的零部件;在长三角,建成新能源汽车“四小时产业圈”;在湖南,一杯咖啡的时间能集齐电力机车上万个零部件。
从需求角度看,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巨大的本国消费市场和进口贸易量。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环境下,去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一件件事实、一项项数据折射出的中国产业链的强大韧性,更加凸显出“中国经济风险论”的荒谬。
事实上,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亮眼的成绩,不时引来一些“唱衰”的声音,对此,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人预言“多数中国企业会倒闭破产”;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唱空中国经济”议论再起;直到2015年,中國经济“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断言犹存……然而,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稳步崛起的事实面前,一个一个论调不攻自破。
与“中国经济风险论”相反,“中国经济机遇论”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
“我们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伙伴。”这是2023年9月时任空中客车公司首席运营官阿尔韦托·古铁雷斯讲的一句“大实话”。飞机制造是典型的全球化、高技术产品,而中国已扎根关键环节。目前有约200家中国供应商向空客提供产品,所有空客民用机型上都有中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
在塞尔维亚,中国投资的汽车零部件厂、轮胎厂显著提升了当地产业振兴程度;在德国,老牌车企购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共同研发新产品……
“中国正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这是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的真情流露。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机遇。”这是西班牙经济学家胡里奥·塞瓦略斯的深切感言。
“中国方案着眼于全球,尤其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是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的观察。
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信息通信业等产业高水平开放,中国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在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并始终以开放胸襟与世界开拓互利共赢之路。
2023年,我国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率先在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自贸试验区升级扩容至22个……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扩大开放不断开辟新空间。中国已经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扩大到11个,先后推出7轮15份试点方案、1300多项试点任务,服务业开放跑出加速度。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带给世界的不是挑战,而是机遇。跳出你争我斗、你输我赢的“修昔底德陷阱”,共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必将创造更大机遇,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