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叙事逻辑

2024-05-06 16:08:14田鹏颖
学术交流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明

田鹏颖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文化主体性是构成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依据,从内涵上来看,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领域保持独立性和创新性的能力;从表现上来说,体现为文化交流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事关一个民族精神的自立自强。中国文化主体性构建不仅关系到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形象的自我塑造,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内在地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中国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我们应在深刻认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意义、理解和掌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基本逻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叙事逻辑。

一、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意义

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实现中华文化自我、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激发中华文化力量、夯实中华文化基础、彰显中华文化特性的时代意义。

(一)实现文化自我

文化自我是在文化发展与交流中明确“我是谁”和“我将是谁”的主体问题,是文化主体在文化交流与发展中的一种从自主适应到自主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华文明作为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文化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在文化交流碰撞中保持自身主体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葆有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文化追求。

中华文化的文化自我不是一种空泛的概念叙述,而是在文化交流方式中文化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和文化追求,是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内在生命力的逻辑表征。在文化的发展交流中,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自身特定的主体意识,也有着文化自我追寻、自我成就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一方面,文化的自我对内表现为对中华文化深刻的“自知之明”,即对中华文化的源流发展、内在关系和未来走向有能动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对文化的历史伟力之创造性敞开、对现实文化不足之处的强力批判、对未来的文化理想国之有效设想的动态的文化合力创新”[2]的文化自觉;另一方面,文化的自我对外表现为对他者文化“各美其美”开放性的文化思维,即在包容他者的同时坚守文化自我,葆有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将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在文化发展与交流中呈现和合之美。

巩固文化主体性即成就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定与自觉。只有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才有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引领时代发展的强大文化力量。

(二)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既是一种对于中华文化立场和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确认,又是一种形塑民族精神,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自信,是更为深厚的文化信念。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本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从国家意识的维度,对我国社会制度、社会道路、社会生产方式、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高度肯定与文化表达。因此,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也是对社会基础性结构的深刻认知,是一种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由外向内的内化内省,更是具有历史性、整体性视野的稳定世界观、价值观,是更为基础、更为广泛、更为深厚的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对内塑造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文化精神,通过对反映生产方式变革的中华文化进行现代精神与价值的重塑,进而实现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气象集成,建构更高层次更高维度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塑造的是为世界贡献更多价值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崛起过程中不断获得其他国家、民族人民的“他信”,使得国家形象不断获得“外塑”的文化气象与精神格局。

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树立和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对内以饱满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中华民族文明复兴助推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对外要把文化自信的“认识论”提升到“实践论”的高度,将文化自信提升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提升至世界文明发展和熔铸强大的文化力量立世的战略高度,把发展理念、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创新性地融入文化交流发展之中,为中国在世界的崛起确立合理性、提高认同度。

(三)激发文化力量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在观念上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力量展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非物质力量,即文化可以通过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进而将自身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力量,体现为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所具有的引领力、幅射力、感染力、凝聚力和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繁荣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3],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文化的力量,以及文化之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都需要文化作支撑。一方面,文化的强大力量不仅在于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更在于其能“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产生直击人心、扣人心弦的精神力量,进而涵养全民族的精神气节,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文化的底蕴与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坚定理论自信,形成文化自觉。文化生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文化底蕴的深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思想理念、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力度。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生生不息,饱经磨难浴火重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坚实基础,也需要在精神层面汇聚起强大的文化力量。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要不断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筑牢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强基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征途中不断汇聚起引领民族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

(四)夯实文化基础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历经道儒法墨阴阳等百家汇流,加之不断吸纳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其形态更迭不断,但中华文化始终葆有着寻求自身发展的鲜明特质,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历史走向和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文化的基础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奋进的革命文化和鲜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探索的现实基础,以及可以预见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夯实中华文化的深厚基础之上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稳固的文化基础,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长存于世提供精神母体和意义支撑。

(五)彰显文化特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彰显出中华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为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提供了宝贵密钥。 中华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对内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对外把握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中把握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等问题。

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时,中华文化体现出民族性、统一性、主体性特征。中华文化具有千年的历史底蕴,既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也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互补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

把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格局关系时,中华文化体现出和平性、创新性与人民性等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5]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中华文化既坚守住自己的文化立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借鉴、合理吸收”中认真积极地借鉴外来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新辉煌。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中体现出了至高境界的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致力于促进不同文化百花齐放,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世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展现美好前景。

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基本逻辑

(一)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中国逻辑

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既要满足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需要,也是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历史命题。同时,还是一个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发展趋向的深刻把握基础之上,对于自身文化价值、文化信念的坚守与自觉的问题。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中国逻辑就是承认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肯定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要肩负起来的文化使命,在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符合历史现实和时代需要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6]。归根结底,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认识论上,就是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进行整体性认识,将中华文化进行历史、现在、未来的全面认识与融汇贯通。在实践论上,即立足中国大地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壮大;在持续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推动理论与文化形态的结合,达成原理与文化的融通互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完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不断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世界逻辑

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放眼世界,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具有其自身的中国逻辑,也具有立足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指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世界逻辑。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要建设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建设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新型现代文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包容性,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应该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摒弃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资本逻辑,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还应该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固守本民族文化立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基因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世界逻辑,更表现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展现的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7]我们要基于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外来文化本土化”就是对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生动表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同时,中华文化不仅致力于满足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文化需要,还致力于在解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中为人类文明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描绘世界文明发展的宏伟蓝图。巩固文化主体性应该体现中华文化在文化领域保持独立性和创新性的能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体现中华文化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既不忽视、背离、摒弃自己的历史文化,又不固步自封、墨守陈规,与世界文化相隔离;既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又要在全人类视野中审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既要在全球格局中谋划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又要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进行深度思考,以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回击“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文明优越论”,以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中国共产党高度的人类关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为世界文明建设、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三)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文化逻辑

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逻辑是指中华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在文化的自觉与反省中找到“文化的本我”和“精神的自我”,进而建构“文明的超我”。在把握中华文化发展壮大历史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进程,实现文化主体对于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适应性与主动建构性。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不仅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还在伟大探索中不断建设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内蕴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8]传统文化中不仅蕴含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准则、“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民为本”的治理思想,也蕴含着“为天地立心”的济世情怀、“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这些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已作为中国人的精神与文化基因延续至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价值理念,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淬炼出来的精神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通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文化样态,是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不断赓续发展的文化样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生动、最有力体现。它必将指引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文化现代化,不断巩固中华文化对于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适应性和主动建构性,既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又展现中华民族的时代风貌和现代文明。

1.3.2 术后护理 ①做好生命体征检测,加强生活护理。手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进行扣背,同时教授患者家属学会扣背方法,以帮助患者及时排出痰液,如果痰液无法顺利排出,则需要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来稀释痰液。需要保持床单干燥,避免发生褥疮。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要定时排尿,并注意清洁会阴,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情况。②切口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密切的关注,有液体渗出时需要及时更换敷料,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四)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哲学逻辑

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哲学逻辑是以“两个结合”打开理论与文化创新的广阔空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处理真理与文化、传统与现代、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中解放思想,进而掌握思想与文化的主体性与主动权,使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因陈规旧俗而固步自封,不因诸多成见而裹足不前,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中以勇毅进取的精神不断提炼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

“两个结合”化解了“古今中西之争”,不仅是形成中国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更是共产党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存在,并创造着体现人性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主体和客体、对象性和非对象性的双重尺度。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将中华文化作为文化发展交流的主体,对内展现为民族文化本色的继承性,对外则展现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融通性,是一个对自身文化辩证的否定,以及对外来文化进行客体主体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不仅实现了对中国价值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也实现了对西方资本逻辑的根本扬弃。“两个结合”是中华文明自我演进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当今国际国内大势,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进行理论、制度、文化创新的实然硕果。

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是通过“第二个结合”促发了新的文化体产生而逐步巩固和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之峰,可以说,“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激活了中华文明,使两者相互成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让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出来的新文化成为崭新的文化形态。“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守正创新中重释文明、重构认同、重塑精神,合理阐释今日中国之治,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定性与自觉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华文明在现代的有效转换。

“第二个结合”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内蕴着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第二个结合”将文化与原理概述为“根脉”与“魂脉”的关系,定位于思想解放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在结合中实现了理论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彰显了党高度的历史与文化自信自觉。

三、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思维方式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时代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思维方式。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之中。

(一)坚定文化自信

当今时代文化形态多元丰富,思想观念碰撞交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观念激荡中明晰自身文化定位,才能保持本民族的精神独立性,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文化自信不仅是“四个自信”的根本,也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要前提。

巩固文化主体性首要条件就是在精神层面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在国家层面,体现为对我国社会制度、社会道路、社会生产方式、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认可;在思想层面,体现为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理念、未来发展的充分认同和在精神层面体现出来的自信状态;在行为层面,体现为理性审视中华文化并通过实际践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既表现为自觉赓续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担负文化创新使命,推进中华文化现代化,又表现为在文化交流中能够维护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自信地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明晰文化身份,在守护民族文化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铸就民族精神脊梁,为民族自信自立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汇聚起磅礴的精神伟力。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因特质;持续弘扬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弘扬慷慨激昂、积极奋进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良好的精神文化形塑人们的精神世界,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独立自主的文化品格,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提振全民族的精神气节;坚定不移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秉持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之广博深厚得益于其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宽阔胸襟。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基因密码,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思维方式。

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交融,共同开拓了我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华文明以其包容性、和平性在开放中交流,在交流中互鉴,在化解文明冲突中凝聚文明共识,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汇流澄鉴。开放包容有力地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在持续推进“第二个结合”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才能在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中创造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推进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与文化创新创造,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道路,为文化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与路径原则;主动借鉴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开放包容,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秉持开放包容应具有天下情怀和立己达人的广博胸襟,推动世界文明和谐发展。中华文化在站稳本民族文化立场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既立足于自身文化发展,也站在全人类的价值立场上,在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中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走出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性危机提供中国智慧,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三)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思维方式。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坚守自我,创新才能成就超我,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现代适应性。

守正创新内蕴着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理论品质,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也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守正创新不仅承袭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且实现了对二者的逻辑综合与现实超越。“守正”守的是现实存在与客观规律,就是坚守正道、追求真理,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创的是思路之新、话语之新、机制之新、形式之新。守正创新是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更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彰显中华文化现代适应性的基本逻辑和实践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1]这就意味着赓续历史文脉应具有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应顺应时代发展之需要,积极应变识变求变。守正创新,“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两个结合”的原则要求之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之正;“创”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新。

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就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精粹,在二者的融通中推陈出文化、理论、思想之新;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通古今之变化、晓中西之文明的基础上建构属于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和人类社会的文明新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创新创造过程中的指导地位,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根本性、全局性作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中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创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蕴含中国价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立足于“两个结合”,用“魂脉”不断激活“根脉”,在二者的融通中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中不断夯实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在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回溯历史,把握“文化的本我”“精神的自我”,在赓续中华文脉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的超我”。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所有这一切都历史地呼唤巩固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

概言之,中华文化彰显着中国文明之底蕴,诠释着国家的文化表达,承载着中国传统与现代之智慧,高扬着中国的价值理念与世界之贡献。文化主体性是构成中华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依据。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有利于实现文化自我、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力量、夯实文化基础和彰显文化特性,有利于在传统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文化之中国的多重面相中把握中华文化,并以文化自信之精神、开放包容之胸怀、守正创新之气魄,以发展的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文化现代化,中华文明世界化,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中不断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漫说文明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