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填满每个房间多房间音乐系统解读

2024-05-04 10:00编辑部
家庭影院技术 2024年4期
关键词:声道音响音箱

文_编辑部

上一期聊了户外音响系统,本期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多房间音乐系统中来。这两个系统有共通点,比如它们都部分借助于流媒体传输来实现音乐的重播,也是全宅集成系统中——看似边缘,但愈发重要,且在行业媒体里鲜有人涉足的部分。《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影音中国网致力普及全宅集成概念,因此我们决心来做这方面的探讨。

专题目录

在不同空间里,实现音乐的重播

何为多房间音乐系统,它们又是如何进入家庭的

AirPlay2:基于封闭式Apple系统,却是“最开放”的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

DTS Play-Fi:有较多传统音响品牌支持,兼顾无线影院和多房间音乐传输

BluOS:脱胎于NAD的研发,愈发受到发烧友的青睐

Sonos:率先支持Dolby Atmos,流媒体平台的本地化应用较为出色

HEOS:始于Denon,如今获得Masimo Audio全品牌支持

Beolink Multiroom和Beoconnect Core:将B&O音响串联在一起

StreamMagic模块:Cambridge Audio专属的流媒体/多房间平台

Audio Pro Multiroom:与Apple和Google联动,兼顾新老系统

“压榨”多声道AV放大器的潜力,活用Zone功能

结语:各有各精彩,多房间音乐未来可期

何为多房间音乐系统,它们又是如何进入家庭的

多房间音乐系统相比Hi-Fi、家庭影院乃至智能家居,就发展脉络来说,更为复杂。它几乎是由多个源头共同形成的系统,即以不同形式、不同发源端来演变,最后成为我们所谓的“多房间音乐系统”。因此在行文之初,先来做个简单的梳理。

多房间音乐系统,说到底,就是在不同的房间里实现音乐的重播,这有点类似过往的公共广播,比如百货公司的背景音乐和消防广播。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甚至是家庭影院和Hi-Fi尚未兴起之时。

回到家庭范畴内,其实也是有歧义的。我用关键词“multiroom music system”和“multiroom speaker system”在Google上搜索,充斥着Sonos以及Amazon Echo、Apple HomePod、Google Nest Audio这样的产品。后者就是俗称的“智能音箱”。几年前曾红极一时,被认为是互联网公司进入家庭的“风口”,可惜好景不长……当然,不排除伴随AI的兴起,未来它们会以另一种更巧妙的形式重生。

言归正传,本文对多房间音乐系统的定义,可能更狭义些,即以全宅集成和定制安装为主导方向,以无线为主,用户借助以下将要呈现的技术、软硬件,来实现让家庭中不同区域的音箱进行音乐播放的过程。

由上我们认为,目前多房间音乐系统大体可以分成3种模式。

首先,是透过通用软件,比如AirPlay2、DTS Play-Fi和BluOS,联动支持上述格式、不同品牌的影音产品,实现多房间音乐的传输。

其次,是各品牌自有生态链,同一品牌,或同一集团下各个子品牌/产品间实现联动,比如Cambridge Audio的StreamMagic、Masimo的HESO以及Sonos、Sony、B&O等。

最后,有个比较“老土”的方法,但目前依然行之有效,那就是以各大AV放大器品牌为主体的、多区域多音源播放,它们往往依赖集成商在此前的有线连接,这也是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

厨房、卧室甚至浴室,都是多房间音乐想要拓展的空间

令人眼熟的Logo出现在iPhone屏幕上,就意味着无线音乐的开启

AirPlay2:基于封闭式Apple系统,却是“最开放”的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

“最开放”?注定有歧义!毕竟Apple本身是个封闭式系统,尤其对比Android平台。不过,Apple庞大的用户基数,加之自身完善的音乐(Apple Music)、播客(Apple Podcasts)、电视(Apple TV)等自有App,以及大量支持AirPlay2(隔空播放)的影音产品,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它是当下用户数最多和使用最为便捷的开放式(单就“无线多房间”而言)系统。

就源头看,Apple自成一体——音乐、播客和流媒体电影,丰富程度已然没有对手。不仅如此,在iPhone、iPad和Macbook等硬件设备上使用其它App(比如QQ音乐或Youtube),也可以透过AirPlay2无线推送给无线/多房间音箱。不仅是其自家的HomePod智能音箱,眼下大凡能联网的无线音箱(除去蓝牙音箱或部分廉价制品)以及部分AV放大器、流媒体播放机乃至智能电视,都可以实现AirPlay2的推送。

只要它们同处一个局域网内,点选Apple设备上的AirPlay2 Logo,瞬间就实现了音乐(声音)的推送,不用考虑无线音箱处在哪个空间,书房、卧室、客厅、厨房或卫生间……更不用说,你还可以借助Siri来进行语音控制。

这里特别介绍一下Apple Music,个人以为,除了华语流行乐曲库相对QQ音乐有所欠缺,Apple Music是接触流媒体音乐必不可少的App,尤其是最近“加量不加价”把Apple Music Classical也并入其中后,11元/月的订阅价着实良心(连续包月还有优惠,更可以添加家庭用户)。

Apple Music已经上线了空间音频,为用户提供全景声音效,并且允许用户选择开启、关闭或自动;Apple Music Classical考虑到古典乐检索的特征,延续独立App,但在界面上与主App趋于一致,以改善用户体验;iPhone设置中,更允许用户选择无损音频压缩(保真压缩音频,为Apple自行开发的无损压缩技术)来获得更好的音质体验,最高可以达到192kHz/24bit)。

以我的iPad和iPhone为例,AirPlay2隔空播放可以将音乐推送给其它流媒体播放机和无线音箱,比如推送给CXN100,再通过Hi-Fi系统重播,又比如将Apple Podcasts和Youtube的音乐推送给Sonos Era 300。

起居室、卧室、Apple TV,同时开启的多房间音乐生活

Apple Music Classical有单独App,但订阅用户无需另行付费

iPhone上,有关Apple Music和Classical的界面

通过AirPlay2,分别接入Hi-Fi系统和无线音箱中

支持DTS Play-Fi的飞利浦智能电视和Soundbar

DTS Play-Fi:有较多传统音响品牌支持,兼顾无线影院和多房间音乐传输

提到DTS,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沉浸式环绕声格式DTS:X。其实,DTS Play-Fi“诞生”更早,它于2012年推出,被视为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的先驱。此外,DTS Play-Fi是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不受操作系统限制(无论iOS还是Android),甚至还提供Windows PC版的应用程序,也兼容Kindle Fire以及由智能电视的交互式菜单实现连接与控制。

由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出发,DTS Play-Fi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不同品牌、型号的无线音箱连接到一起,而且因为是Wi-Fi局域网传输的,理论上可以传输高品质音乐(192kHz/24bit)且没有延迟。

除了前述的向后延伸,DTS Play-Fi在前端应用上也有独特之处。它的App搭载了众多流媒体平台(见图),从而实现了将流媒体音乐向多房间推送的目的。

由于DTS是以制定环绕声格式起家的,因此DTS Play-Fi在无线影院的开发上也颇有建树。最新发布的DTS Play-Fi Immersive Home Theater(沉浸式家庭影院)获得了CES 2024创新奖(内容与娱乐类)。这项技术透过智能电视来构建无线影院,利用智能电视内置音箱、无线Soundbar乃至独立的环绕声音箱(包括天空音箱)和无线超低音,最多可构成12声道(7.2.4声道,其中2个超低音声道合并为1个)的无线影院系统。不仅传输DTS:X和Imax Enhanced的沉浸式音效,同样支持Dolby Atmos。

支持DTS Play-Fi的硬件品牌不少,而且很多是传统意义上的音响品牌,这似乎与DTS在家庭影院领域的深耕有关。一长串名单中,可以看到Integra、Onkyo、Pioneer、Klipsch、Polk Audio、DT这样的影院品牌,也包括Quad、Audiolab这些传统Hi-Fi品牌,以及Sonus faber、Mcintosh等相对高端的音响品牌。电视机厂商则有飞利浦、海信、夏普和LOEWE等,前两年飞利浦就在国内推出了支持DTS Play-Fi的智能电视。对了,名单中还有以超低音闻名的SVS,毕竟家庭影院少不了无线超低音。

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

同时支持无线影院和多房间音乐传输

支持DTS Play-Fi的流媒体平台、硬件品牌

通过智能电视菜单进行无线影院设置

BluOS广泛应用在NAD流媒体播放机和放大器上

BluOS:脱胎于NAD的研发,愈发受到发烧友的青睐

BluOS是发烧友熟悉的多房间音乐系统,脱胎于NAD的研发。母公司Lenbrook集团后来意识到它不但在Hi-Fi系统中可以应用,其它领域也有发展潜力,于是创立了Blusound这个品牌,同时开始推广BluOS。

BluOS的优点有哪些?支持192kHz/24bit分辨率的无线音频传输,最多支持64个分区。它还是率先支持MQA(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音频编解码的应用。MQA在2022年时推出了名为SCL6、用于无线传输的压缩编码技术,又称MQair,其无线传输速率高达20Mbps(是高通aptX Lossless的20倍),且最高支持到384kHz/24bit。

与此同时,Lenbrook集团在2023年9月收购了陷入困境的MQA。今年初,又宣布成立Lenbrook Media Group,专门负责BluOS、MQA和MQair的运营,看得出,除了之前的硬件生意,Lenbrook还打算做(流媒体/多房间音乐传输的)软件授权。

现在你大抵明白了,BluOS虽说源自NAD,其实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解决方案,吸引其它注重音质表现和无线传输的音响和耳机品牌加入其中。目前,支持BluOS的品牌还包括Dali、Monitor Audio、Roksan、Cyrus Audio和Peachtree Audio等。

升级到4.0版本的BluOS App

新版本BluOS和升级套件

CEDIA 2023上,BluOS预览了其4.0版本的App,并于去年10月正式发布,本文截稿前,iOS平台已更新至4.2.3,Google Play上仍为4.0。它们的主要升级是——改进了导航栏、可以定制内容和集中访问以及改善了用户控制和强化搜索功能。与DTS Play-Fi一样,BluOS也提供PC和Kindle的应用。

BluOS是软硬件一体的组合。在NAD的器材上,它们通过MDC模块组装在机身背部。这样做,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是否加装(与Dirac Live一起),比如MDC2BluOS D模块;未来需要硬件升级时直接更换模块即可。

至于全宅领域,BluOS与不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无缝集成,包括Control4、Crestron、Lutron、KNX、ELAN、URC、RTI和Amazon Alexa。

BluOS的桌面应用程序

BluOS支持的流媒体应用一览

MDC2BluOS D模块

本文作者拥有的4款Sonos产品,包括Play 3、Play 5和Era 300

Sonos:率先支持Dolby Atmos,流媒体平台的本地化应用较为出色

说完使用通用软件进行多房间音乐传输的,现在就来谈谈单个品牌/音响集团自有的多房间音乐控制系统。第一个要讨论的,便是Sonos。

我是Sonos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第一批用户,分别用过Play 3、Play 5、Bridge以及新近添置的Era 300,因此手机中至今还保留着两个并行的App(Sonos和供旧系统使用的Sonos S1)。那玩意简直太经用了,10多年前的产品依然能正常使用。不过,在用了Era 300后,明显会感觉到“回不去了”,因为新版本支持AirPlay2,硬件上又支持Dolby Atmos……

对用户来说,可以在不同房间里设置Sonos,无论是单个的多房间音箱还是在客厅等空间组建家庭影院系统。Sonos目前的家庭影院产品包括Soundbar(Beam二代、Arc或Ray),连上Sub Mini(或Sub)有源超低音以及One(或One SL),后者既是独立的多房间音箱,也可以作为家庭影院环绕音箱来使用。这一切,通过App上进行设置就能完成,非常简单。单个的多房间音箱,比如Era 300或早期的Play 5,还都可以进行立体声配对,这也为用户逐步添置音箱提供了便利。另外,Sonos的SonosNet网络可以在Wi-Fi覆盖不到的区域,让音箱彼此“接力传输”,这对于老美相对空旷的别墅家庭来说,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从进入中国市场起,Sonos可能就是本地化做得最好的一个品牌,尤其是内置的流媒体应用,国内市场可以使用的,除了Apple Music、QQ音乐,还有凤凰FM、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荔枝和酷我音乐,此外就是其自家推出的Sonos Radio。不过,因应流媒体平台自身的特殊性,比如音乐推送策略的变化,这个过程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像是QQ音乐,近年来就对在Sonos App中的调取做出了各种限制,有时就不得不使用AirPlay2或QQ音乐自带的“设备投放”进行传输(对于Android用户)。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就开了两个会员——Apple Music和QQ音乐,后者多通过AirPlay2推送(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添置支持AirPlay2新机型的缘故)。

对于集成商来说,如果用户需要全隐藏式的解决方案,则有Sonos AMP+Sonance吸顶音箱的解决方案。AMP的内置功放可以驱动无源的Sonance吸顶音箱,而且同样自带系统,可以通过Sonos App操控,也能连入家中原有的Sonos网络中。

Sonos的产品界面,包括音频压缩、空间音乐等

新旧两款App和Sonoos的流媒体应用界面

添加Sonos AMP+Sonance吸顶音箱构成全隐藏方案

支持HEOS的Denon Soundbar

HEOS App操作界面

HEOS:始于Denon,如今获得Masimo Audio全品牌支持

HEOS全称是Home Entertainment Operating System,由Denon推出,最初是为其无线音箱所配备的控制软件,后来逐渐发展成内置流媒体应用和多房间音乐系统。由于在此领域的成功,HEOS目前正在母公司Masimo Audio旗下各个品牌中开始被运用,比较常见的,是Denon和Marantz,应用不仅包括无线音箱、Soundbar,还成为了“拳头产品”AV放大器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Hi-Fi类产品的标配。像是Definitive Technology的Soundbar产品也内置了HEOS功能。

与前述的DTS Play-Fi和Sonos等类似,它不仅运用到无线音乐传输中去,也可以作为无线环绕声来使用。

Beolink Multiroom和Beoconnect Core:将B&O音响串联在一起

B&O的多房间系统Beolink Multiroom集成在Bang & Olufsen的App中。当确保移动终端与B&O可联网产品在同一Wi-Fi中时,就可以添加音箱。在对应的音箱页面上还能进行Beosonic的均衡控制,包括偏好设置,同时也可以将它们设定到不同的房间里,比如卧室等空间,自然也有立体声配对的功能。至于它的“派对模式”则可以将同样的音乐同步播放到所有房间的B&O音箱中。

对于那些之前并不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B&O产品,比如旧款电视机或是Beogram黑胶唱盘,B&O于今年3月上市的Beoconnect Core集线器可以把音乐传输给它,再由其无线传输给其它支持多房间音乐和无线连接的B&O音箱。

Beoconnect Core集线器

无线传输赋予B&O产品更多的魅力

支持第四代StreamMagic模块的CXN100

StreamMagic界面

StreamMagic模块:Cambridge Audio专属的流媒体/多房间平台

Cambridge Audio(剑桥音响)自2011年起就开始推出流媒体播放机或All in One一体机。并为此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及应用,让用户无论是在进行流媒体音乐播放,还是从移动终端上通过Airplay或Chromecast built-in传输音乐,再或是浏览NAS中的音频文件,都可以用到这个名为StreamMagic的模块。它包括植入在硬件中的相应功能和移动终端上的App应用。2023年起推出的Cambridge Audio产品,已经搭在了第四代StreamMagic模块。

Cambridge Audio坚持自行构建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有在自己设计的软件平台上,才能更加灵活地适应各种媒体格式、流媒体服务和未来的技术变化,并且简单快捷地予以反馈,而且还能与自家的用户界面保持协调。

Audio Pro Multiroom:

Audio Pro是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瑞典音响品牌。在我们的观感中,它与Sonos“很像”。Audio Pro将它的无线产品分为蓝牙和Multiroom(多房间),类别上包括无线音箱、有源落地音箱、多房间播放器……无线音箱中,既有复古造型的蓝牙音箱,也有类似Sonos Play1的现代化造型,更包含了传统的落地箱和书架箱等形式。

所有无线产品都可以通过Audio Pro Control应用程序进行操控,但是功能上会有所不同。这就好比Sonos和Sonos S1两个App(后者仅供旧产品使用)。其中,较新的型号可以完整应用到Multiroom功能,同时也可以使用Apple Home(AirPlay2)和Google Home两个应用程序来控制,有的还支持语音控制。同时它也有Link-2(Port)这样的产品,在与家中旧系统连接后,通过无线传输将音乐传递给支持Multiroom的其他音箱来实现多房间音乐的传输。

StreamMagic逐渐成为Cambridge Audio的标配

Audio Pro推出 了自己的多房间系统

Audio Pro Control的App界面

与传统音响连接的Link-2(Port)

“压榨”多声道AV放大器的潜力,活用Zone功能

当环绕声格式从5.1向7.1声道进发时,AV放大器上有了个“小小”的变化,那就是声道数的递增。这场大战打到今天,已经将7.1作为了标配,9声道乃至15声道后级(Denon AVC-A1H)都相继出现,更不要说一些Hi-End品牌都推出了16声道的单台后级(Trinnov Amplitude16)。

但是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未必用得了那么多的声道,尤其是客厅影院。7.1声道的AV放大器,可能只用了5.1声道,那么2个声道的后级功放,其实是闲置的。有些9.1声道的AV放大器,就可能闲置出了4个声道。更有甚者,近年来还有用户选择不装环绕音箱,以3.1声道来虚拟出5.1乃至全景声,那么凭空多出来的后级功放怎么办?其实AV放大器制造商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便是Zone2乃至Zone3。

除去后装用户,许多前装用户会在装修房子时同步考虑家庭影院的构建,于是会预埋喇叭线。预埋的喇叭线不仅仅是环绕音箱用,也可以预埋到家中的其它房间,比如卧室或书房,那么当7.1声道的AV放大器在客厅里只用到5.1声道时,多余的2声道功放就能通过Zone2传递给书房的立体声音箱。对,只要未雨绸缪,你总能做到物尽其用!

根据我们的观察,不仅Denon、Marantz、Onkyo、Yamaha等“四大金刚”(也包含诸如Pioneer、Integra等附属品牌)这样做,NAD、Arcam等品牌也都有类似的设计,看来此举深得人心啊。

不过,有句说句,这种做法是有其局限性,也是在流媒体/无线多房间音乐尚未完全普及开来前的权宜之计,而且需要提前布线,相对繁琐。因此我们认为,这只是个活用AV放大器多余声道数的解决之道。

为传统音响插上无线的“翅膀”

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即如何将传统音响连入到无线网络中来?

比如,你想将客厅影院/Hi-Fi系统中的CD唱机或黑胶唱盘播放的音乐,无线推送给卧室,该怎么办?前述的Zone2方案,意味着需要有线连接到卧室,来驱动一对无源音箱。但是没有预埋喇叭线怎么办?Sonos Port可以构建一个无线解决方案,直接将黑胶唱盘的模拟输出与Port的模拟输入相连接,借助App控制,就能在卧室的Sonos音响上听到黑胶音乐。同样,它的模拟输出也可以连入客厅的AV放大器,如此一来,Sonos App上的流媒体音乐,像是Apple Music就能传输给AV放大器,在客厅里播出。是的,你等于又多了一台流媒体播放机。

NAD T758V3i后背,可以看到Zone2的输入端

主/副区(Zone2)接线图

让传统音响无线播放的Sonos Port

通过Port,也能实现多房间音乐的播放

结语:各有各精彩,多房间音乐未来可期

无线多房间音乐的特征是什么?无线,尤其是通过Wi-Fi等无线网络,进行音乐/数据的传输。相对于以往的有线连接,便利性不言而喻,没有了布线,也令音箱/音响的摆放位置变得灵活。因为过往布线不仅要考虑线缆长度的问题,还有“卡位”,一旦需要调整位置,原有的点位可能就再无法使用。当然,也有人会担心Wi-Fi网络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带宽,尤其是眼下家庭中无线接入设备越来越多,但这个显然是更容易解决的问题,毕竟无线路由器本身也在不断进步中。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操作的得心应手,我们肯定能够接受仅仅通过“指指点点”来完成音乐的切换,或是为不同房间播放不同的音乐。从用户体验来说,总比跑去每个房间打开/关闭音响要来得方便。而且无论AirPlay、DTS Play-Fi和BluOS,操作界面的进化是显而易见的,包括不同房间的设定等,一目了然。这些App本身还在不断更新,性能、功能,都可以伴随技术进步得到提升。从AirPlay到AirPlay2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这种“隔空播放”技术由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怎么看待那些音响品牌自行开发的“封闭式”系统?

首先,要肯定它们为自家产品做出的贡献,自有系统有时并非单纯想要做到“闭环”那么简单,品牌方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当把操作系统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更容易通过自己的技术开发来快一步使用到新的功能,相比等待“公版”系统的出现。

其次,虽说各家有各家的系统,但有些多房间功能,是可以借助第三方App来完成的。比如Sonos除了自家的App,也支持AirPlay2的播放,或者是QQ音乐内置的设备投放。就后者来说,由于QQ音乐自身的封闭性,我相反觉得比使用Sonos App更方便。

在制作这个专题时,我们发现不少品牌在自行开发流媒体/多房间应用,但也有品牌在逐步退出,比如一度作为卖点出现的Bose SoundTouch。当然这并非坏事,因为诸如AirPlay2等应用的出现,可以轻松替代它们,也降低了用户二次学习的成本。

在专题最后,我们也必须说明,多房间音乐传输还存在其它的形式,比如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这也是不少主打智能家居,后来进入家庭影院定制安装领域的集成商,他们极为擅长的作业范围,考虑到主题上的不同以及篇幅限制,本文中没有加以提及。

猜你喜欢
声道音响音箱
9.7.8声道、造价250余万 James极品影院赏析
KEF推出新一代LS50 Wireless Ⅱ音箱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为发烧需求打造的11声道后级 Orisun(傲力声)OA-S11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小音箱,大精彩 B&W 805 D3尊贵版书架音箱
多一对音箱,多一份惊喜Marantz AV8805
实现从7.2到11.2声道的飞跃 Onkyo(安桥)TX-RZ830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