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这代年轻人似乎多少有些社交焦虑。在某互动媒体上,有些年轻人正在靠“刷题”补心眼子,也就是做很多社交场景模拟题,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说话技术和临场发挥能力。其中,面对来自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等各种要求和求助,如何委婉又不伤和气地拒绝,让年轻人耗费了不少脑细胞。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拒绝别人,宁可受委屈也不敢说不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解释,不会拒绝,又害怕被人拒绝,在心理学上叫做“被拒敏感”。其产生与文化背景、原生家庭、自卑心理和个人经历都有一定关系。
汤永隆表示,能在社交中勇敢说“不”是心理成熟的表现。不论是拒绝别人,还是承受别人的拒绝,都需要自信和勇气。建议有这方面障碍的人,先处理好自己的心结,比如放弃讨好他人,不以别人赞美与否来评定自己的价值,不必总是对他人有亏欠心理等。其次是树立边界感,认清自己只是协助者的角色,不用过度参与也不必背上全责,量力而行、提出建设性建议即可。最后要学会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感受,如果自己不开心或牺牲过多精力,这个助人经验就是不愉快的,助人价值就大打折扣。所以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该拒绝就拒绝。
那么,如何拒绝能避免直接冲突、顾全彼此面子,怎么说才能不尴尬、不惹事、不损害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有几个原则可以把握一下:表示感谢,比如“謝谢你在需要帮忙的时候想到我”,表达你意识到自己对对方来说很重要,也很珍惜这份关系,为之后拒绝又不伤害感情做好积极铺垫;说明困难,如“目前经济上有些状况”“暂时没有时间”“有其他活动”等,尽量详尽说明难处,让对方觉得你慎重考虑过;提供选项,比如“其他方面有需要的话,我看是否能帮上忙”,可作为拒绝的心理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