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天机”是这样泄露的

2024-05-04 02:06
放学后 2024年6期
关键词:积雨云天机雷声

下雨前会出现三种现象——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这是我们在课文中学到的气象学知识。明天是刮风还是下雨,是天色阴沉还是阳光灿烂,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那么,为什么人类能够根据现象判断天气呢?从古至今,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带着疑问,2月22日,《放学后》的小读者们走进湖南省气象局,在湖南省气象台预报员、高级工程师杨云芸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找到了“天机”泄露的秘密。

“前一天呼呼冒汗,第二天直打冷颤,半个月时间,让我们体会了四季如‘疯。”一见面,杨云芸老师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形容湖南近期的天气,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什么是气象呢?”随即,她提出的一个问题让现场变得安静起来。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小脑袋似拨浪鼓般摇动,都在等待着答案。

“在大气中,我们看到阴、晴、雨、雪、风、雷等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就是气象的通称。”杨老师告诉大家,古人对气象的认识,经历了从迷信到科学的过程。夏商时期,人们采用巫术对天气进行占卜,常认为复杂的天气变化是由“神仙”一手掌控。到秦汉时期,国家制定了观测天气和上报雨情的制度,并派专人进行天气观测,正是有了数据支撑,当时我国的天文气象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十四节气”也是在此时期才完全确立。

“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楊云芸老师一边念,一边掐指,停顿半秒后说:“老夫夜观星象,明日晴!”

生动的表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古人是通过对星象、物候的观察,才确定季节、安排农耕。那如今,我们怎么预报天气呢?”安静的现场一下又变得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

杨云芸老师笑着为大家揭秘:现代的气象预报,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它运用先进的仪器、科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千里眼”——气象卫星,它遨游在太空,时刻监视着地球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台风、暴雨还是沙尘暴,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顺风耳”——气象雷达,能够捕捉到大气中的微弱变化,通过分析变化,就能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而“气象人”则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各种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加以订正,最终得出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

互动时刻

活动现场,15分钟互动时间,“好奇宝宝”问题不断,其中有你想问的问题吗?一起来看看吧!

Q: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雷声?

A:积雨云正负电荷在云层中摩擦,等到电荷量变得足够强大时,闪电就产生了。光速为每秒30万千米,而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每秒340米,所以,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Q:没有闪电也能听到雷声吗?

A:雷电沿途空气受热膨胀,闪电会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当空气瞬间上升上万摄氏度,原本空气中的各种粒子受热膨胀,就会变成圆滚滚的小胖子,好像一个塑料袋,只能放100颗彩虹糖,却放入了100颗棉花糖,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啪!袋子碎了,这声音就是雷声。如果没有闪电让粒子变胖,我们就无法听到云层涨破的雷声。

Q:我国哪里最“招”雷?

A: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以及青藏高原中部属于雷电高发地区,年均雷暴日数超过70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雷电稀少,年均雷暴日数不足20天。

实验手记

气象局里学知识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第一小学夏子清

2月22日,我在湖南省气象局参加了一场非常有趣的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听讲座。

原来,雨分为微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其中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就是暴雨。还有“人工增雨”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可是“人工消雨”你听说过吗?杨老师为我们解释道:许多云聚集到一起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再把雨下下来,那“人工增雨”就是把分散的云聚到一起,而“人工消雨”就反其道而行之,是把聚集在一起的积云打散。这可刷新了我的知识库。

天气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更了解天气,让天气帮助人类呢?我想这个问题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积雨云天机雷声
天机
成都积雨云形成的层结条件分析
穿越积雨云
蔡俊的诗
窥探天机的人
悲怆者
夜晚的雷声
夜晚的雷声
“赔本买卖”里的天机
非典型积雨云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