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楠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润小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在项目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深刻思考。如:单元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课堂互动方面不注重单元整合问题的提问,缺少单元整合性作业练习等。当然,想要更好地落实单元整合教学,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入手。第一方面:把握单元整合后的教学目标,切实关注学生完成情况;第二方面:改进单元整合课堂互动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第三方面:设计单元整合教学作业内容,加快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以及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策略的研究,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科目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正成为当下一种全新的教学趋势。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存在碎片化记忆,知识点在学生的思维中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系统学习,这也就成为当下单元整合教学趋势的重要意义。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探究,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碎片化学习的现象,所谓的碎片化学习就是指没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没有办法进行更好的串联。通过小学数学大单元项目化教学整合,可以将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模式转变成系统化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点入手,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探究,利用项目的探究方法来进行实践探究。这种单元整合的教学模式要远比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更加高效。因此,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听懂了知识,在知识点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没办法用系统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项目化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合,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单元整体探究,让学生把知识点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也就达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知识来综合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就达到了项目化大单元教学的根本目的。
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进行项目化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点本身并不感兴趣,对于传统的碎片化教学模式也感到非常吃力,学生并不能够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原因。而项目化视角下单元整合教学,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要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就从各个方面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了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根本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单元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就是将所有单元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进行综合教学,再通过教学的分支来逐一讲解各个知识点,最终做到单元教学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主要体现在每个知识点之间衔接不够恰当,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各个知识后没办法进行更好的串联,会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大单元中每个细小的知识要点,并通过有趣的课堂项目化学习设计,让学生通过有趣的问题自主探究每一个细小知识,最终把每一部分细小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构成大单元整合教学,促使单元教学内容紧密连接。
课堂互动方面不注重单元整合问题的提问,也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每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与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点,把握单元整合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点入手开始进行研究,到最后一个知识点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单元整合知识点的提问将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回答问题形成一种连续的数学活动,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参与度都不高,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自卑心理,另一部分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互动方面注重单元整合问题的提问,让学生能够从单元整合性问题中进行每一个细小知识点的探究。
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提升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缺少单元整合作业练习的这种问题。教师要注重每一节数学课堂的整合,从整合的出发点入手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都能够通过单元整合性作业练习达到巩固练习的最终目的,不断地将单元整合教学完善化,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长久记忆来加深总结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单元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同时还应该注重知识的完善性与目标的一致性,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与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实用性,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尽快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把握单元整合后的教学目标,切实关注学生完成情况,这是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之一。把握单元整合后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牢牢掌握知识背后的研究意义,将每一个小知识点背后的意义整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整合后的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效率,让小学生能够在单元整合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手段对各单元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解《认识正负数》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分解这一单元内的所有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细化,最终确定出单元整合后的教学目标。如:理解正数和负数的相关概念,并能够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确定完这一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项目化学习探究问题来展开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教师确定项目化学习探究题目,如:小明向东走5m,记作+5m。那么,小明向西走10m,记作( )m 呢?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项目化探究来正确理解正负数,用正负数的相关概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完成这一单元的整合教学目标。在实际项目化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切实关注学生对这一项目的完成情况。
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要围绕课本来有效地整合单元内容,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整体把握教学方向。小学数学是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科目。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课本内容来整合单元内容,把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细化,通过一个大的问题来引出这一单元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就整合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整合单元内容还是拓展课外知识,都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进行综合设计,严格把控教学方向,这也能够很快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改进单元整合课堂互动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也是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有效方法。课堂互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完全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改进单元整合课堂互动效率,让学生能够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进一步完成课堂整合的综合目标。
例如,在讲解《圆》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整合这一单元的知识来进行综合讲解,从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项目化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来串联整个单元的知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如:内圆半径=5cm,外圆半径=7cm。这样一个圆环的内圆周长和外圆周长分别是多少?内圆面积和外圆面积又分别是多少?圆环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呢?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性问题的项目化学习探究,可以让学生整合这一单元所有知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从正确的切入点入手进行思考,紧接着对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后的提问环节,分别提问学生这一圆环中内圆和外圆的周长计算,再提问学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计算,通过这两部分的计算,最终完成圆环面积的计算,帮助学生发现圆环面积的规律,并总结公式。教师通过改进单元整合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掌握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以及作业内容的设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业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对于实现高效课堂都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在单元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发现数学学习中的规律,并有效地总结规律,把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基于项目化视角来进行单元整合作业设计,让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综合能力。
设计单元整合教学作业内容,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单元整合性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单元整合的所学知识,还能够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因此,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设计单元整合作业方面,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整合教学内容完成相对应的练习,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需要把每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进行综合讲解。在这一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单元整合性作业内容的设计,让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探究来完成这一单元整合教学的作业内容,通过针对性的习题练习来巩固提升这一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业设计,如:1.绘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2.完成下面练习。(例如:一根圆木长12m,平均锯成5 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锯成2m 长的小段,每段长是这根圆木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单元整合作业内容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课堂内容后,有针对性地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检测学生是否对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完全掌握,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整体把握单元知识要点;开放性的思维导图作业设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来进行单元教学整合。小学生的学习多数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究。在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将学生的兴趣点融入问题当中,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进行引导,并不断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同时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科学减负,提质增量,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化。教师将单元整合过后的内容融入问题中进行探究,让学生理解学习本单元的根本目的,切实把握每一个知识要点,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数学。
总而言之,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快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更加强调的是以项目化为基础进行知识点研究,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引领小学数学课堂的不断发展,值得我们提倡和深究。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大责任,在项目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牢牢掌握每部分的知识要点,让学生能够从根源上理解单元的系统知识,并能够正确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