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纤维艺术公共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4-05-02 09:58
纺织报告 2024年3期
关键词:公共性共情艺术家

吴 帆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纤维艺术有3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其一,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纤维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其公共性特征由来已久;其二,由于纤维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材料语言与文化表达上有独特的优势,受众面广;其三,近年来,纤维艺术项目不断介入公共空间,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还出现了一些引导公众参与的以纤维为媒介的大众实践项目等,这一系列的艺术现象势必对公众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促进公共精神的养成。

1 纤维艺术的公共性特征由来已久

1.1 传统纤维艺术的材料生活化与形式日常化特征

纤维艺术的公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纤维为材料的创造活动具有古老的历史及日常化和生活化特征。例如,纤维材料包括干草、树皮以及天然纤维,人们通过将其纺纱成线和织造成布以满足生活之需。与纤维艺术相关的技术多为传统手工艺,如纺织、刺绣、擀毡、编织、印扎染等。传统的纤维艺术形式也多为与生活和劳作相关的具有装饰效果的日常物品,从早期的服装、饰品、毯子、绳带到编织器具等,这些物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2 现代纤维艺术平民化艺术思潮的形成

纤维艺术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对人类的审美、阶级的分化乃至宗教的传播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欧洲中世纪手工羊毛编织壁挂艺术向信众呈现出形象化的宗教内容,法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幅壁挂《启示录》(图1)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欧洲的壁挂始终是绘画的忠实载体,壁挂艺术这一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代艺术之前。

图1 法国壁挂《启示录》

在市民社会,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艺术逐渐褪去了神圣与宫廷的光环。20世纪30年代,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家们开始挖掘纤维艺术的肌理美感及空间感。法国壁挂艺术的重要推手艺术家让·吕尔萨提倡纤维艺术要与时代精神相一致,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现代环境相融合。20世纪60年代,西方艺术开始转型,由原来的审美性向文化性转变。中产阶级所谓精英主义的艺术体系也逐渐开始动摇,艺术的非物质化更倾向于关注思想性和观念性,追求平民化和通俗化的艺术表达,不再炫耀技艺,艺术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纤维艺术逐渐脱离单纯的手工艺特性,向当代艺术的观念性艺术形式转变,并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种族、性别以及弱势群体等敏感社会问题。此时,后现代主义文化也逐渐兴起。随着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等国际性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传播,传统纤维艺术受到冲击和推动,几经变革,产生了一批以波兰雕塑与壁挂艺术家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的《红色阿巴康》(图2)为代表的具有观念性和装饰性的与建筑空间相融合的羊毛壁挂作品。纤维艺术从墙上走向空间,开始成为一种具有软雕塑特征的现代艺术形式,这意味着纤维艺术多元性时代的到来。

图2 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兹的《红色阿巴康》

2 当代纤维艺术的材料语言与文化表达

2.1 纤维艺术编织文化共情

共情,原本是心理学上的概念,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也被称为神入、同理心、投情等。艺术的本质是共情,具体而言,即将内心的情感外化出来,引起创作者、欣赏者的情感互动,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情感互动也可以是创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艺术家完成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种艺术表达、提炼、物化和外化情感的过程。共情不是迁就或者屈从,而是真诚、关怀以及发自内心的接纳。真正的共情首先来自对人性的理解。文化共情就是具有彼此不同世界观的人能相互理解,包括对个体的理解以及对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特征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举一个最典型的文化共情的案例,2020年疫情之初,日本捐赠给湖北的抗疫物资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体现出中日两国虽然有不同的政治体制,但是文化历史脉络却渊源同根。文化共情可以托起文明互照的烛火,这个共情是指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基于历史脉络的文化共情,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群体的基于相同(或相似)记忆和经验的文化共情以及基于相同(或相似)认知范畴的文化共情等。

纤维艺术家堀内纪子(Toshiko Horiuchi MacAdam)的互动纤维艺术作品(图3)便代表了不同人群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记忆。作为一名旅居加拿大的日本艺术家,堀内纪子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了一座独特的“儿童乐园”。对于儿时记忆的情感链接,可以使不同地域和国界的人群找到共情点。之后,她的纤维“游乐场”出现在各个公园和美术场馆,受到广泛关注。堀内纪子的作品拓展了针织作为一种具有浑厚手工感的技术范畴,成为一种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并成为每一个沉浸在都市生活里的人抒发情绪的出口。这种共情是温暖、甜蜜且美好的,可以说,堀内纪子的创作重新唤醒和再造了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图3 堀内纪子互动式编织

2016年年底,笔者赴墨西哥著名手工艺小镇瓦哈卡(Oaxaca)参加国际绞缬艺术大会,其中,旅美日本艺术家Dosa的一组《Banhani Flag》作品被装置于瓦哈卡纺织博物馆的露天天井中(图4),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广泛关注。Banhani是印度一种古老的扎染技艺,Dosa将用古老的手工草木染色的棉布制成的童衣转移到当代艺术场域,给观者带来全然不同的感受:源自大自然的色彩与蓝天融为一体,没有一丝违和感,让人联想到山川、河流、茂密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这种都市人久违的自然气息具有强大的原始吸引力,可以舒缓观众的情绪。2015年5月,Dosa在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密苏里州普利策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内设计了一件公共空间软装饰作品,运用了混合草木染色技术制作了一组仿鹅卵石造型的休闲沙发,与建筑的混凝土材质既融为一体,又打破了灰色坚硬材质所引发的冷漠感,让环境变得既简约,又柔软安静。这两件作品都在表达艺术家对于环保的天然染色和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技艺的倡导与关照,唤醒都市人对于大自然的原始亲近感以及对于传统民间技艺的亲和之情,是一种基于相同(或相似)反思现实的文化共情。

图4 《Banhani Flag》作品

2.2 纤维艺术营造社会情境

G.W.奥尔波特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强调了社会情境的复杂性。社会情境的范畴包括真实情境、想象情境以及隐含情境。其中,真实情境涵盖了个体周遭存在的他人或群体、个体与他人或群体之间直接相互影响;想象情境则是指存在于个体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在传播工具的间接作用下发生相互作用;隐含情境则代表了他人或群体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这种情境会影响到个体与拥有一定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等特征的他人或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1]。

纤维艺术多以线性材料为主要材料,该材料的可塑性非常强。基于此,艺术家可运用手工技艺进行着色并设计造型,使纤维艺术作品营造出独特的具有丰富情感和空间感的意境。加之独有的亲和力和柔软性,线性材料的艺术感染力非常强,使纤维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能在公共空间给人带来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从而通过艺术作品的社会情境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有效地体现艺术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力。

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的作品不仅表达情感意境,也隐含叙事性。她的作品通过表达对身份的质疑、界限及生存等概念引起公众的关注,如作品《不确定的旅程》(图5)和《沉默中》(图6)以繁密的红线和黑线或交缠、或悬挂,铺天盖地贯穿整个空间,隐喻创伤和故乡。同时,通过作品与公众互动,邀请志愿者和当地民众参与创作,共享作品的情境体验。中国当代艺术家尹秀珍的装置作品《内省腔》(图7)用回收的孩子衣物为材料塑造了一个寓意母体的情景空间。作品介绍:“当人们忙碌得如同机器人时,常常遗忘了自我。我们需要停下来,去休息一下。”艺术家让大众进入《内省腔》内触摸作品,在与艺术的互动中获得体验感,与艺术家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从而触发对母体的记忆。

图5 盐田千春《不确定的旅程》

图6 盐田千春《沉默中》

图7 尹秀珍《内省腔》

2.3 纤维艺术促进公共精神的培育

当代纤维艺术在表达艺术家个人情感和对个体进行内心关照的同时,正在将公共空间作为对象进行超大规模的包裹、填充、交织、拼合、生长,越来越多的纤维艺术发生在大型公共场域,结合特定的环境语言,展现出艺术与场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空间性、公共性和在地性的特征。纤维艺术的边界在不断拓展延伸,艺术家们用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和颠覆常规思维的表达方式探讨气候与环境问题、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城市更新与文脉守护问题以及与宇宙相关的极限大主题[2]。

艺术家通过艺术实践对公共性话题进行公开讨论的现象对社会不能说具有引领性,但肯定有引导性。孙振华[3]博士在《艺术何以公共》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公共性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概念。”在政治学中,公共性主要关注政府行为,涉及公权力的范围,探讨政府行为的性质、政策和目标。在社会学领域,公共性更着重于社会的共同精神。在法学上,公共性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理性以及法律关系。在管理学方面,公共性强调有序的流程和价值期望。在公共行政学上,公共性探讨社会成员、公共事务以及讨论对话。在公共经济学中,公共性讨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手段,而提及的“公共精神”是指存在于公民社会中,作为深层次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的一种取向,以社会发展为依归,贯穿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精神传统[4]。

注重公民参与是公共精神的首要特征。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村落和街道被改造甚至消失,在为城市发展释放更多空间的同时,在这片地域生活的群体该如何安放他们的记忆以及这些群体是否值得被关怀等问题的回应方式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在钢筋水泥结构中,柔软的纤维为公众带来了温度。笔者于2016年创作的深圳地铁艺术墙项目《共生体》(图8)是纤维材料进入当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公共艺术案例。“地铁艺术墙”作为深圳城市文化的公共艺术项目,其创作过程需综合公众参与的网络评选、专家组的评议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等才能确定最后的方案,也就是说让公众参与到前期创作、作品进展及结果评价中,这是公共艺术的特点,也是公共艺术创作的特点,其意义是正面的,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图8 吴帆《共生体》

成立于2007年且总部位于巴塞罗那的Penique Productions是一个艺术家团体,致力于在公共场所创造变革性的装置,他们将大面积的彩色塑料薄膜充气后覆盖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利用灯光营造出充满色彩的奇特情景,宛如建筑物的内腔体(图9),呈现出新包裹艺术的一种独特的魅力。Museo Subacuático de Arte海底博物馆由英国艺术家嘉森·泰勒在2009年发起兴建,由墨西哥坎昆海洋国家公园和海洋环境保护联合会共同承建,艺术家团队创造出400多座真人大小的雕像群组分布在400 m2的海底,这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下雕塑群(图10)。在海底博物馆落成和揭幕以后,人们曾经问创作是否已经完成,泰勒说“真正的创作才刚刚开始”,大自然将继续创作新生的珊瑚、水草和鱼群,它们将一点点从雕塑的身体里萌芽生长。这些在特定的地域、基于海洋生态环境的公共艺术创作正是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生态纤维独有的材料语言,表达公众所关心的海洋污染问题。

图9 Penique Productions新包裹艺术

图10 Museo Subacuático de Arte海底博物馆

2022年4 月,第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梦想之乳”向公众开放(图11),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提出“新和谐”的概念,即去人类中心化,最终万物共存。在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涌现,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更多地起用青年艺术家、女性和特殊性别的艺术家,同时依然提出环境的可持续性概念,以“碳中和”为活动和展览目标。这些都反映出艺术应该具备巨大的包容性和社会责任感。博伊斯在20世纪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再次得到了响应,这里的艺术是指社会艺术。

图11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上Simone Leigh和Belkis Ayon的作品

3 结论

在公民社会,人们的自我意识将不断觉醒[5],社会艺术不再专属于职业艺术家,而是个人表达思想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注重公民参与的社会艺术形式将推动公共精神的养成,而纤维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会被更多人喜爱并参与到社会性艺术创作中来—就像人类最初与纤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公共性共情艺术家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