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传统艺术在丽江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02 03:24张必峥关乐乐潘颖祺白云涛杨永云邱圣翔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东巴纳西纳西族

张必峥 关乐乐 潘颖祺 白云涛 杨永云 邱圣翔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育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

此次研究的主题为——“纳西族传统艺术在丽江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纳西族的文化资源是蕴含巨大价值的宝库。其中:纳西木牌画、纳西占卜图、纳西卷轴画、纳西东巴经等,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格的艺术珍宝。纳西传统艺术,以云南为地域,以纳西为民族,以东巴为信仰,以乡土为基石,是西南民族文化历史积淀下的璀璨明珠,浑然天成。

作为丽江高校教育专业学生组成研究团队,针对纳西传统艺术的特殊形式与多重门类,探讨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的可行性路径。尝试将具有云南本土特征与丽江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内容与风格,运用在高校美术教学之中,研究并制定系列教学模式与创作方法。师法天然,而艺术乃成。

探讨纳西传统艺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能性。以一种符合教育学规律的科学教学法,研究并重构纳西传统艺术形式、内容与风格,在宣传与发扬纳西传统艺术的同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实现其在现代语境下的创造与焕新。项目进一步开发相关公教课程,将纳西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美术教学,在教学、研究的同时,起到传播推广云南丽江东巴特色文化的作用。

一、纳西传统艺术融入丽江高校美术教学的理论依据

当下丽江的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基础教学模式与内容多围绕传统美术教学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开展,从临摹石膏体入手,学习透视与写实的临摹。但无论是从现代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角度,写实临摹都并不能完全涵盖美术的魅力与内涵。现代艺术是创意的迸发与自由表达,而传统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写实性从来就不是唯一被关注的重点。在高校美术教学中重新引入具有民族与文化特点的传统艺术更有助于学生构建起文化与血脉的联系;同时,非写实性的创作对于非美术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更易入门。将其作为对写实美术教学内容的补充,能够更好呈现艺术的全貌,实现美术的全面与系统教学。

丽江高校立足云南,根植丽江,可以从本土文化入手,发掘并再造纳西传统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新价值与新应用。从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传统艺术、民族艺术融入现代教学的可能性。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让传统艺术再放光彩。

丽江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云南省范围内的下属地级市。纳西族则是地处云南,长期定居于金沙江上游以及部分沿江流域(今以丽江市为主的部分地区)的西南少数民族。“近代纳西族居住在祖国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略以江流至东经一百度四分处自北而南的地带分作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纳西族的称谓复杂,一般说来东部称为麽些,西部称为纳西,见于史籍记录则通称麽些,现在已确定纳西为共同的族名。”[1]历史悠久,风土独特。在世代积累下,纳西族留存有诸多优秀的艺术文化。其中又以纳西传统艺术最为瞩目。

在纳西族语言中,“东巴”意为“智者、导师、智慧”。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本土宗教东巴教为载体,形成于隋唐时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又包含民族传统信仰,东巴祭司及其宗教、民俗礼仪,用纳西象形文书写的东巴古籍文献,以及东巴祭司所掌握的绘画、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纳西传统艺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东巴文化的核心精神。[2]

丽江纳西传统艺术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纳西传统艺术具有质朴且天然的特点。作为西南地方的少数民族艺术,纳西传统艺术较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的面貌,关注自然,关注天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纳西使用到今天的东巴文字,因其保留的“象形文字”特征,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其二,纳西传统艺术具有丰富且统一的特点。纳西传统艺术依托于东巴文化,多种艺术形式是对同一文化内容与文化对象的表达。对东巴古典故事的记录方式表现为东巴文字经卷与绘画,对古典故事的念诵方式表现为颂叹与歌谣;其三,纳西传统艺术具有独特且经典的特点。它作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艺术,呈现出云南地区独特且富有代表性的文化样态。

纳西传统艺术呈现出西南民族的天然与绮丽。从艺术价值上来说值得通过教学推广,让更广大的群体了解并通过高校美术学习有所收获。

目前以丽江为主要代表的云南地区围绕纳西传统艺术的教学与创作实践,多是以还原为主的整理性质的创作,在融入现代性,以及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创作空间。创作者也多集中在云南地区或对云南地区文化与艺术感兴趣的艺术家或相关从业群体。在学生群体乃至大众视野中,以纳西传统艺术为要素或载体的创作与创作教学相对欠缺。

另一方面,现有绕纳西传统艺术的理论教学与相关研究,则多围绕宗教、民俗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解读。相关研究机构如丽江博物院、纳西东巴文化研究院、云南民族文化研究院等等,对纳西传统艺术的研究都较为深入。但在高校教学中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纳西传统艺术进行研究和再造,相关研究还存在可深入的研究空间。

其三,经过市场调研,目前关于纳西文化传承教学课程主要围绕文字发音、文学故事、风俗人情展开。相关教育课程涉及传统艺术的部分教学内容相对较浅,且缺乏系统的推广式的入门普及教育。

二、纳西传统艺术融入丽江高校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

结合上述研究。通过对于丽江纳西传统艺术特征的分析,以及对于纳西传统艺术融入丽江美术教学的现状的思考。团队将纳西传统艺术作为研究本体,做资料汇总与实物资料的调研。结合《东巴古籍文献汇编》《纳西族东巴经典藏精选》《东巴字典》《东巴艺术研究》等相关资料,考察了丽江博物院观摩实物资料。并邀丽江博物院研究员和丽宝老师以及公共教育机构东巴书院和佳梅老师讲授关于纳西传统艺术的知识内容。

研究对纳西传统艺术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加以分析、概括并总结,并探讨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筛选主题,制定和设计相关的美术教学与创作方法。将教学模式与方法投入实践。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成果。根据教学实践,改良与调整美术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创作方法调试顺序,整理获得系统的课程。

纳西传统艺术丰富复杂,内容多样,依据现有条件无法全部开展,需要加以筛选。应用于高校美术课堂教学,首先选择纳西传统艺术中有关美术的主题。

从美术作为专业学科来看,其更侧重于“艺术专业”中有关视觉艺术与造型艺术的部分。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美术学专业(专业代码:050406)由美术学(专业代码:050415)与美术教育(专业代码:050446)合并而成。[3]在这之后,作为艺术学下属学科的美术学专业的学科内容建制就相对趋于稳定。在中国,广义上的高校美术专业往往包含——绘画、雕塑、书法这几类基本学科。而如果进一步将视野放大到“艺术专业”中有关视觉艺术与造型艺术的部分,与之相关的还有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因此,结合高校美术教育的专业内容,研究小组最终选择将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这五个专题作为选题范围,并在纳西传统艺术的大范围内进行对标与细化。最终确定课程主题围绕“纳西木牌画”“纳西面塑”“纳西文字与书法”“纳西仪式器具”以及“纳西传统民族服饰”五个专题模块(部分教学成果见图1,图2,图3)。

图1 纳西木牌画为主题的课题创作

图2 纳西书法为主题的课题创作

图3 纳西仪式器具为主题的课题创作

五个专题模块分别与美术专业相关专业门类对应。“纳西木牌画”对应“绘画”“纳西面塑”对应“雕塑”“纳西文字与书法”对应“书法”“纳西仪式器具”对应“工艺美术”“纳西传统民族服饰”对应“艺术设计”,系统探索将纳西传统艺术融入丽江高校美术教学。

三、纳西传统艺术融入丽江高校美术教学的反馈与延伸

本次美术教学实践研究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纳西传统艺术的现代性创新创作的问题;其次是纳西传统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方法问题;最后是纳西传统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模式构建问题。

此次美术教学应用研究,主要围绕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加以开展。从教学反馈来看,正如授课班级学生所言:“这次体验课是极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的。通过这个课程,我认识到东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气质,是纳西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展现了少数民族的人文情怀。纳西传统艺术传承至今不仅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反映出,学生对于纳西传统艺术融入美术教学是非常配合且有所受益的。

研究项目开展至今,获得了丽江市多方支持。此后也将统筹各方力量,进一步对课程教学进行推进。

系统梳理并串联美术教学练习与创作方法,以此为基础整理成体系的一套教学课程;产出系列教学成果,并在高校举办有关项目的专题展览,总结并分享课题初期成果;此外,谋求与公共教育机构合作,依托互联网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统教学课程。开展公共教学课程或社会工作坊。

前期以丽江博物院等研究机构的系统研究作为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基础:立足本地,建立对纳西传统艺术的认知与研究,详细并深入感受和理解纳西传统艺术。梳理艺术的门类、整理相关作品、分析并研究其形式与风格;结合相关研究的书籍图录与文献资料,对纳西传统艺术背后的文化寓意加以深刻领悟与理解:这是研究有效开展的深度指标与教育基础,是此次研究开展的主要基石与底层架构。结合《东巴古籍文献汇编》《纳西族东巴经典藏精选》《东巴字典》《东巴艺术研究》《东巴神仙谱系研究》等相关资料,建立教学法与教学模式。

依托丽江本地的高校教育资源,探索现代美术教育的方法与体系。美术教育与教学法是此次教学应用研究的技术支持,以美术教学训练为载体,渗透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艺,寓教于美。同时以现代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视角,探索对纳西传统艺术的现代性创造,实现“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与东巴书院等文化教育机构合作,尝试依托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平台,创建线上、线下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系统课程。以教学促宣传、以课程促发展。

下一步需要更系统、更本土化地对纳西传统艺术的研究与解读。解决这一问题可尝试接触本地的东巴艺术创作者,系统深入学习纳西传统艺术;同时,研究需要与更多高校教学平台展开对话合作,将纳西传统艺术融入美术教学实践。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需要依托学校平台,并实现校内学院与学院之间合作以及院校与院校之间的合作;此外,研究需要对纳西传统艺术的现代语境探索展开研究与策划。解决这一问题可组织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现代艺术相关的内容,对艺术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最后,研究需要进一步具体了解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结合现实条件,同文博机构、公共教育机构展开项目合作。进一步探索课程的商业性、可持续性、社会公共服务性。

猜你喜欢
东巴纳西纳西族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
探寻东巴源
和云章东巴所写经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