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惠
“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经常用来形容高峰期的地铁或公交车,而之所以说“沙丁鱼罐头”,是因为沙丁鱼体形娇小,制成罐头后仍能保持完整形态并码放整齐,这就从视觉上造成了拥挤的感觉。事实上,不仅沙丁鱼罐头让人觉得拥挤,沙丁鱼集群更让人觉得拥挤不堪。
沙丁鱼是集群性洄游鱼类,喜欢以“鱼群”为单位统一行动。春季和夏季它们生活在近岸海域,等到了秋冬季,它们则会游到水温较高的深海海域。每个沙丁鱼鱼群由数百万条,甚至更多的沙丁鱼组成。每年3月上旬,它们会从相对较深的海域出发,浩浩荡荡地游到近岸海域觅食,并进入长达3个月的繁殖季。除了进行季节性洄游,沙丁鱼还会根据一天的不同时段来选择不同的活动海域。一般来说,沙丁鱼白天会选择在水下25~100米的海域活动,而晚上则会上升到水下5~10米的海域活动。
在海洋世界中,没有比沙丁鱼更受欢迎的鱼类了。海豚等着吃它们,鲸类等着吃它们,鲣鸟等着吃它们……就连陆地上的人类也等着吃它们。
为躲避来自海陆空的全方位围剿,沙丁鱼演化出一套协同作战的战术。这套战术的核心法则只有四个字:以量取胜。对于个体来说,鱼群规模越大,个体就越渺小,被吃掉的风险也会越小。“只要同伴够多,我被天敌吃掉的概率就小了!”至于什么“社交距离”“隐私”“边界感”,在保命面前都不是事儿!
一旦遭遇掠食者的冲击,沙丁鱼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窜。之所以“逃窜”而非“对抗”,是因为作为食物链底端的滤食性动物,沙丁鱼就是名副其实的“战五渣”,它们平常的食物也只是藻类、软体动物、鱼卵等浮游生物!如果逃窜仍无法摆脱追捕,沙丁鱼就会选择结阵以对,并不断变化阵型。
它们所结的阵型通常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球形。鱼阵中无数沙丁鱼穿梭往来,灵活至极,整个鱼群动作整齐划一。面对掠食者的屡屡冲阵,沙丁鱼鱼群毫不慌乱,反而会配合能反射光线的银鳞,将掠食者弄得头昏眼花,使其捕食成功率大大降低。即使有一些沙丁鱼会被捕食,但更多的个体却能逃出生天。因此,面对诸多掠食者的围追堵截,沙丁鱼种群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沙丁鱼罐头是最早风靡全球的预制菜。1810年前后,法国人尼古拉斯·阿柏特发明海鲜罐头,解决了当时军粮容易变质的问题。他将这一技术献给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为此获得了1.2万法郎的奖金。几年后,法国人约瑟夫·科林又研制出沙丁鱼罐头。
沙丁鱼罐头量大、价廉又味美,可以说是军粮界的“天选之子”。虽然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随着战场上的失利而破灭,但作为军粮的沙丁鱼罐头却因价廉、味美、耐存储的特性,迅速实现从“军”转“民”的蜕变,成为广受人们欢迎的罐头食品。
能用于制作罐头的鱼类并不只有沙丁鱼,还有金枪鱼、鲑鱼、黄花鱼、带鱼等。但它们都无法撼动沙丁鱼在罐头界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1
沙丁鱼分布广泛、繁殖力强,在诸多大渔场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沙丁鱼具有极强的趋光性,只要水下点着探照灯,就会成群结队“自动”钻入网中,很容易捕获。
2
沙丁鱼个头儿小、肉质细腻,而且有较多的肌间刺。普通烹调时,这些小刺必须挑干净,否则吃起来会卡喉咙。但是一旦被制成沙丁鱼罐头,这个缺点就会变成优点。由于罐头制作中要经过二次加热,鱼骨和鱼刺会变得松软酥脆,能够直接吃下去。
3
沙丁鱼不但口味鲜美,而且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新鲜的沙丁鱼很容易腐坏,不易保存和长途运输。沙丁鱼被制成罐头后,各种引发沙丁鱼腐坏的细菌都被杀死了,而且罐头可以隔绝空气,便于长期保存。
小贴士:
摩洛哥是世界上最大的沙丁鱼罐头出口国,每年加工约60万吨沙丁鱼用于制作罐头。摩洛哥所生产的沙丁鱼罐头远销世界各地,是该国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中文学名:沙丁鱼
别名:萨丁鱼
所属科属:鲱科/沙丁鱼属
分布:大西洋东北海区、地中海沿岸
种类:1属2亚种
外貌:细长的银色小鱼,身体近圆柱形,腹部较圆(幼体腹部扁平)
鳃盖骨上有放射状隆起线,头部无鳞,无侧线,体侧有大小不一的圆鳞
体长:15~30厘米
体重:85~175克
寿命:2~3年
性情:集体观念强,行动时整齐划一
特殊技能:协同作战,用集体力量抵御掠食者
食物:细菌、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原生动物、幼小藤壶、鱼卵等
天敌:海豚、海鸟、鲨鱼、鲸类等
食量:每天吃掉体重的2%~5%
生活方式:数以万计的个体一起过集群性洄游生活
沙丁鱼有2种,即欧洲沙丁鱼和地中海沙丁鱼。欧洲沙丁鱼生活在欧洲沿海和非洲西北岸,其头长为体长的20%~23%;地中海沙丁鱼生活在地中海、黑海沿岸,头长为体长的18.5%~21%。
沙丁鱼的食谱随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上升流剧烈时,以浮游植物为主;上升流微弱时,就以浮游动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