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与评价

2024-04-30 03:19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立德新课标垃圾

沈 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要求教师结合核心素养实施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同时,新课标的课程理念部分还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要求教师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及时调整策略,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价值。

一、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评价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为了将教学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实施评价,不仅要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对他们的课后表现予以评价。既要关注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效,还要针对其他方面的能力与品质进行评价。总而言之,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真实的反馈,避免因片面评价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产生挫败感。

(二)客观性原则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所以在对某件事、某个人进行评价时会融入主观意识,教师作为一个个体,也有独立意识,也会遇到这类问题,在评价时将个人意识掺杂其中,容易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公正、客观。立德树人理念下,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指引等功能,教师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在评价中加与过多的主观意识。

(三)科学性原则

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时,教师不能只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优秀为评价标准,也不能对学生一味地批评或表扬,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够严谨、科学,难以将评价的价值发挥出来。有效的评价应当是客观评价,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此外,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置多样化评价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评价,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二、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评价设计

(一)明确评价标准

在教学评价中,评价标准是核心,更是关键,通过它可以了解人们重视什么、忽视什么,具有导向性。当下,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纳入核心素养、道德教育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铸魂育人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应以新课标中明确阐述的核心素养内涵为基准,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健全人格这几个维度出发,建立科学、合理、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标准体系。

(二)确定评价主体

在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德树人理念下,为了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反馈出来,需要对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处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评价主体越丰富,评价结果越接近事实,更具有客观性。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促进作用,教师是教育指导者,是课堂组织者,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自我工作情况的反思。其次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只有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才能获得很多隐蔽性信息,特别是学生的真实需求,而且让他们形成更加清晰的自我认识。最后要发挥家长辅助作用,家长是学生最信任也是最依赖的人,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让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可以提升评价的全面性,使结果更加客观。

(三)选择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实施动态化评价,即根据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情况、学生学习状态以及教学进度等合理调整评价方法、标准、内容等,以确保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实施增值评价,这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增值表现,即进步幅度,将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及时掌握学生阶段性变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实施信息化评价,这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化工具实施评价,提升评价的准确性,比如运用信息技术记录学生在社会实践、道德素养、作业质量、课堂发言等方面的表现,以此提升评价的客观性,确保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真实反馈。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评价实施

(一)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强化过程性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实施过程性评价,发挥出改进、激励等功能。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应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和寻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确保立德树人任务切实有效地落实。新课标中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和要求,这给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合理地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再设置评价任务、标准等,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导学生反思、纠正。

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为例,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概念、危害,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本节课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并让学生切身感受如何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引导他们为环保贡献力量。在分析教材内容后,教师先应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方式、意义,掌握变废为宝的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创新意识等,能够对废旧物品进行创造性使用,将其变为有价值的资源;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珍惜资源,减少生活中的浪费,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依据教学目标,教师再设置评价任务以及评价标准,比如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内容是了解垃圾分类意义与方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垃圾分类是什么?垃圾分类有什么意义?垃圾分类有哪些方法?各小组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交流,逐个解决问题。接着,教师让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在汇报结束后,教师先让学生自我评价,比如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得到的收获等,再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包括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垃圾分类是指分别收集、分类处理类型不同的垃圾。垃圾分类有重要意义,既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促进资源再利用,而分类垃圾的方式有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垃圾等。教师可根据总结归纳的结果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表扬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而批评表现不佳的小组和个人。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即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对所收集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将其变成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新物品。同样,针对这个环节的实施,教师需要科学设置目标与评价任务,再依据评价任务有效实施评价,使学生形成清楚的自我认知,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与缺点。以此类推,教师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合适的教学评价,秉持着“边教边学边评价”的原则,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这可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以及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还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其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质量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锻炼与增强,从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地。

(二)指向学习效果优化改进结果性评价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强化过程性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因此,教师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不仅要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出发加强过程性评价,还要指向学习效果的优化改进结果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调节等功能。具体来说,教师应遵循深度引导原则,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使学生实现拓展延伸与深层次发展。依据新课标中的要求,教师在实施结果评价时要全面关注学生知识、行为与情感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社会、家庭与学校中的日常行为表现,而不是仅仅依靠作业、试卷等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

以“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为例,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设计问题、课堂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和作用,但是缺少对他们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立德树人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需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原则改进结果性评价。具体来说,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概念、作用以及方法的了解情况以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去评价。比如在变废为宝过程中是否对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性改造,以此衡量学生废物利用技能水平,比如实际生活中是否有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比如建立微信群,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的实际情况,以此为标准衡量学生的资源节约意识、垃圾分类情况等,均纳入到结果性评价中,促使学生知行合一,不仅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还能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以此提升教学实效性。

以“我们的国家机构”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区资源、学校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以查阅、走访等形式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职责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这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与利益,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精神。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方式,让他们阐述见闻、感悟等,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和反思整个过程。这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水平,还能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让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指向主体意识激发探索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立德树人理念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关注整个学习过程并给予增值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进步情况,还要关注学生思想品行的进步情况,注重激励性评价的渗透。对于评价标准的设置,教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突出学生的发展性、教学的形成性以及课程的建设性等,充分发挥增值评价的功能与价值。增值评价不同于过程性评价,它具有持续性,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从学生入学便开始记录,分成认知、品行、情感等多个模块,定期整理并评价。如有的学生刚开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遇到问题就退缩,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但是经过教师的教育和指导,逐渐端正了态度,遇到问题积极克服,遇到挫折也不再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对于学生这样的变化,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这样的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实施增值评价可以突出学生主体性,让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变化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为了进一步发挥增值评价的功能,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表现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对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退步的学生则予以惩罚,同时帮助他们及时弥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进步奖”,以两周或一个月为标准实施评价,对于进步幅度最大的学生则授予该奖,而对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教师则引导他们反思,找出学习退步的原因并及时弥补。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出“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相关的教学研究也表明,实施增值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在学习上呈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所发挥的效能不够,教师需要融入立德树人理念,遵循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原则,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完善,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与增值评价的有机整合构建立体化、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为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实现良好的成长进步提供有效的支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还要继续调整与优化,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持续探索、实践、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效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

猜你喜欢
立德新课标垃圾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垃圾去哪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