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举一反三”

2024-04-29 00:00:00李峰
共产党员·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普遍性共性活力

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指从一个墙角推想另外三个,否则我不会教你们。“举一而三反,闻一而十知,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是从“一”到“多”、从现象到本质、从偶然到必然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思维,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法,体现出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激活思维、豁然开朗的工作智慧。

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工作千头万绪,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理顺关系、打开局面,要善于在工作中抓住一点、以点带面,复制推广、全面展开。共性、普遍性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抓住工作中具有共性、普遍性的问题,在一点、一事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再把所取得的经验、所获得的成果延伸、拓展到具有同类性、相似性的具体事物之中,“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在量变过程中实现工作的质变,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从“解剖麻雀”到“悟理明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普遍性中找到规律性。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善于解剖分析,分析具体事物、具体问题,研究其内在机理、内部联系、内在逻辑,把一个、一类麻雀解剖细、分析深、研究透,把具体的、个别的问题弄明白、搞清楚。另一方面,在解剖麻雀的基础上抽丝剥茧、悟理明道,积极寻找、努力探索具有联系性、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工作、推动工作的理性指导,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从“初露端倪”到“防微杜渐”。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敏锐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端倪,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要善于从工作过程的程序、秩序变化中发现反常性、敏锐性问题,要善于从工作对象的思想情绪波动中捕捉影响工作效果的诸多因素,要善于从工作监督的漏位缺失中分析出容易出现制约失衡等现象。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把矛盾解决在演化之前,及时堵塞漏洞,防止负面影响形成联动效应。

从“偶然现象”到“必然联系”。偶然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往往有必然性在背后起支配作用。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寻规律,只有下一番苦功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深思熟虑的考量后,才能透过表象看到“一”的本质、从偶然现象中预测到“三”的必然趋势。在工作中要善于登高望远、明察秋毫、预测长远,从工作的细枝末节中看到事物的内在逻辑、从工作的偶发事件中看到事物必然联系、从具有旺盛活力的新生事物中看到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触类旁通”到“激活创新”。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其他许多事情,触类旁通、激发灵感、焕发创新活力。从一种工作形式、方式中类推延伸、深入思考、改革创新,进而萌发、催生出另一些适合本地实际的形式方式,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工作活力;对一项工作内容、方法进行深刻分析、深入探索、寻求规律,进而碰撞出“思想火花”、产生“头脑风暴”,创新、创造出站位高、有新意、行得通的丰富内容、思想方法,从而使工作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一个新的飞跃。

猜你喜欢
普遍性共性活力
喜欢在墙上画画是人类的共性吗?
艺术启蒙(2023年2期)2023-11-03 17:07:38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活力
当代陕西(2020年9期)2020-08-04 06:25:33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共性
杂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音乐的共性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