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准确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又要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吃透基本精神,领会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人类文明史上,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文化,实现了文化理论的革命性变革。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思深谋远,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命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的文化课题,为新时代为什么要繁荣发展文化、繁荣发展什么样的文化、怎样繁荣发展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突破性进展、引领性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蕴含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而不同”等丰富思想,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维护全球文明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
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和文化主体性的问题,实质上是文化由谁来领导、由谁来发展、服务于谁的问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始终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都着眼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着眼于凝聚党心民心、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我们坚持正确方向、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定海神针”。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新征程,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要坚持守正创新,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呈现出更加蓬勃繁荣的生动景象。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始终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要秉持开放包容,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更加积极主动地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努力造就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文化发展应人民而需、为人民而兴的原则,要求更加精准、更高质量地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人民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体制改革带来了丰硕成果,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不断释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持续推进,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富民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不断实现,有力促进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立足“七个着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七个着力”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南。
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落实“七个着力”,我们就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经常讨论和检查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等,注意研究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过程中,只要各级党组织和主要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党章要求,保证“七个着力”落地生根,就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实现文化大突破、文明大更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