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的帮助推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企业的实际问题……”锦州市某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义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激动地说。
此前,因义县聚粮屯镇有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申报过程中工作推进缓慢,致使企业迟迟无法申报成功。义县纪委监委得知这一情况后,指派专人与企业负责人一同到聚粮屯镇跟踪督办,当天便解决了企业问题。
近年来,锦州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强化系统施治,不断整治侵蚀营商环境的作风顽疾,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沉疴,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了“锦州之变”“营商之变”。
立梁架柱,扛起优化营商环境政治责任
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布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印发《贯彻落实〈辽宁省纪委监委2023年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方案〉工作清单》。坚持“双轮驱动”同向发力,“查、改、优”一体推进,细化25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市县两级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从“面”上抓统筹协调,纪检监察机关从“线”上抓查处案件、督促履职,相关职能部门从“点”上抓行业监管、行风建设,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锦州市纪委监委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把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聚焦保障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构建营商环境“12495+N”经纬贯通、立体监督工作体系,明确13个方面45项工作任务,以系统谋划、全局视角推动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能见底、项项出成效。
制定《营商环境十条禁令》,锦州市纪委监委从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权力运用、政务审批、政务服务等十个方面明确十项禁令要求,对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促进“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成为自觉遵循。
问题导向,打通营商环境堵点、难点、卡点
“我们对省纪委监委交办的营商环境问题督办件建立台账,采取‘电子台账+挂图作战’的方式,拉单列表、细化分解、逐级分办。”锦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和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带头包件督促办理,形成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双督办”模式,有效传导压力,实打实硬碰硬解决实际问题。2023年,省纪委监委交办的四批次共计930件营商环境问题督办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聚焦中介领域突出问题,联合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市场局印发《锦州市中介服务领域“八不准”》,并配套印发督导检查通知,通过严监督促严监管,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经营行为。
聚焦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督促市司法局开展破坏营商环境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出租车拒载、绕路等突出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推动解决问题1211个。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从“小切口”破题,锦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对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分析,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本领域的专项整治,为优化营商环境蓄能蓄势。
从严查处,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零容忍”
2023年6月,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某某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经查,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张某某在任凌海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竞标、工程实施及工程款结算上提供帮助,并非法收受他人钱款,损害了当地住建系统营商环境。
强化办案引领是推进专项工作的有力手段。锦州市纪委监委聚焦司法、执法、审批、监管等权力集中领域,通过人大、政协、信访、营商、工商联等部门移送和“12345”平台转办、100家营商环境企业监测点反馈等渠道,广泛受理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和线索,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02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339起,处理处分390人,留置25人、移送14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7份,以严查严治促干部明责、履责、尽责。
查办一个案件、总结一类规律,推动完善一批制度、治理一个领域。锦州市纪委监委统筹做好查办案件与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注重研判案件暴露出的行业、系统、区域性问题,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及时推动相关地区和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推动同类问题一体整改、一体解决,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锦州北镇市纪委监委在查处市水利发展服务中心水保水资源服务部原主任赵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后,在全市开展违规向企业收费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有效治理涉企收费中谋私贪占、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同向发力,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压实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形成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
“办事方便”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首要内容。锦州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联合市营商局扎实推进《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工作,推出“扫码即解决”办事模式,将指南内容集合成“一清单一码”“一事项一码”“一流程一码”,办事群众用手机扫码后,即可了解事项清单、办事流程等,让群众“一看就懂”“好用、爱用”,办事不再找人求人。
截至目前,协调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水电气暖企业、金融机构及通信运营商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推广工作,编制事项达4万余项,《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得到广泛应用。
“我在‘清风直播间’留了言,当天下午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小凌登’上门服务人员就来到了家里,半小时就办理完了业务。”锦州市民苏先生难掩内心的激动说道。紧盯不动产登记业务效率低的“老大难”问题,锦州市纪委监委督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建“清风直播间”,探索“线上办、上门办”政务服务模式,利用新媒体优势强化业务服务前移。
坚持抓正面典型示范引领。锦州市纪委监委统筹开展“共创清风锦州 共建美好家园”评选活动,先后评选“清风窗口”168个、“清风干部”242人、“清风岗位”263个、“清风校园”132个、“清风执法”示范单位16个,通过推树典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规矩服务、清白办事、公正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