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他人”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是从乔治·赫伯特·米德“泛化的他人”概念中延伸而来,由米尔斯首次提出,成为社会学研究个体及群体影响个体态度、行为变化问题的崭新视角。人无法孤立地存在,必须在社会关系中完成自我实现与集体认同,在这其中,他人的影响不可小觑,而“重要他人”则更加标志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与深刻性的力量。
班主任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他们用陪伴与引领诠释了伟大的意涵。这种伟大虽然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与汹涌澎湃,只是平平淡淡、稀松平常地体现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默契、斗智斗勇的乐趣与相互成就的情义里,却早已成为留存在学生心间永远都无法抹去的印迹,在跌跌撞撞时化为句句叮咛,在怯懦退缩时变为声声战鼓,还会在失落彷徨时转换为轻轻慰藉。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几位班主任,与我们度过那些共同奋斗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不管我们的班主任处于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将不约而同地存在于我们当时当下的生命历程中,不会远离,更从未远离。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甚至感觉彼此间的距离却越发地近了起来。
我的小学班主任姓周,是一位极其温柔的美女老师。她总是能读懂我们的小心思,并带着满满的宠溺去“纵容”我们稀奇古怪的想法与自以为聪明的小把戏。周老师用她的温柔成全了我们的快乐,让整个小学时光都变得温暖与柔软。时隔多年,再见周老师,完全控制不住地泪如雨下,那时我才懂得了此间的真义,一种难以言表的庆幸与感恩!我的中学班主任姓胡,我们私下喊他“老胡”,是一位极其严厉的物理老师。他本身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再加上教的是让大家头疼的物理学科,自然又平添了几分庄严与肃穆。每每老胡拎着三角尺、抱着作业本走进教室,大家都不自觉地挺直腰板,作精神抖擞状,只为了博取老胡嘴角那一丝还算满意的浅浅笑意。老胡带给我们的是另一重世界,那个凌厉的、严苛的、棱角分明的世界,亦是无比真实,需要我们硬着头皮、咬着牙面对的世界。但奇怪的是,老胡如此严厉,我们居然都非常爱他。
事实上,班主任作为“重要他人”之“重要”,并非由固定的模式或特定的风格所决定,是温柔抑或严厉,更没有高低之别、优劣之分。真正值得我们留意的,恰巧是在那段躁动不安的懵懂岁月里,对我们不离不弃、与我们亲密交互的班主任,其独特存在的本身才是构成重要性的关键。论及根本,“重要与否”与“重要程度之大小”不在于抽象的意义,而在于具体的人——各不相同却都真诚热烈的人,在于彼此情感无法阻抗地凝结,以及在于一代代人使命般地传递。由此我们看到,小小的班主任在他者的生命中留下了大大的名字,之于我们的当下与未来,持续不断地输送着无可比拟的活跃能量。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