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饭店的重生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
——果戈里
时间会带走一切
时间却把这座建筑带了回来
几年前的破败仿佛只是一场梦
曾经大隐隐于市,被众多旧建筑遮挡
如今却获得重生,众星拱月般
成为一座广场的中心
这是二○二三年的正太饭店
也是一九○七年的正太饭店
“修缮工作的重点,就是保留细节
让它们用无声的方式讲述故事。”
几千块花砖,一块块甄别
分类修补、重铺,精心修缮八个月
如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以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
讲述着一百一十六年的传奇
四千八百平方米的日字形法国建筑里
五彩斑斓的彩绘玻璃窗、镂空的金属栏杆
二楼圆柱形长廊、木扶手简洁精致的雕花
都流淌着纵横交错的时光,耳畔依稀
还回荡着一百一十六年前的一句句法语
木制走廊里,一九○七年从楼上走下来的
中国人、法国人,脚步声或急或徐
应和着正太铁路上列车的汽笛声,成为
新旧交替大变局时代的一支华丽交响曲
让岁月的留声机在这里循环播放
在正太饭店楼顶,就让我用温暖的目光
一遍遍将那个闪光的制高点举起、擦亮
时光将永远铭记那个时刻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十一时
那是正太饭店迎接孙中山、冯玉祥、张学良
到来之后的又一次高光时刻。从此
一杆红旗与国家的命运牢固地插在一个点上
从此,历史的经纬把一群来自农村的解放者
编进城市,变成勤恳的建设者
从此,石家庄变成一座红色之城
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出发
不可阻挡地照耀着东方!
大石桥不再孤单
以前的大石桥,孤零零地站在围挡和栏杆里
正太铁路的铁轨早已退至北站
一座失去了铁路的铁路桥
孤独地站在一座城市的心脏地带
像一个丢失了身份证的人
却依然深情凝望着桥东和桥西
夜深人静时,只有风在桥洞里穿行的声音
大石桥怀抱着自己的百年心事
怀抱着那些曾经辉煌的记忆:
一九○七年喜悦的汽笛声犹然在耳
一块块晋煤怀揣着发光发热的愿望
在这里稍事休息,继续踏上京汉铁路、石德铁
路新的征程
华北平原的棉花、大兴纱厂的纱、“大清铁路
总公司”的机车
大石桥上步履匆忙的行人都曾是它美好的回忆
二○二三年,大石桥终于不再孤单
围挡和栏杆忽然不见了。前来寻根的人们
用温暖的目光照亮它,用热烈的语言对它说
热爱一座桥,不是热爱它的功能
而是热爱它的灵魂和它脚下的土地
“大石桥,大石桥,工人血汗来建造
一块青石一份情,青石哪有情义高”
一九○七年正太铁路一日捐的
两千五百份工人阶级情义,高于
一百五十米长的青石,高于铁轨
二十二跨石拱圈、两跨钢架孔。是它的前世
二十四跨石拱圈,是它的今生
变了的是形,不变的是魂
一座桥,挺起一个城市的脊梁
擎起一部气壮山河的中国近现代史
这是一座接通石家庄每个人人心的桥
让我们用谦卑的脚印,反复阅读
长眠在你脚下的烈士吴禄贞、高克谦
用头颅和热血写就的
辛亥风云、五卅运动之“石家庄分卷”
让我们再次聆听一个民族命运大转折时
一座铁路桥下的惊涛拍岸、风云激荡
让我们与一九四七年的第一面红旗喜悦重逢
与解放石门的冲锋号声
在尚未散尽的硝烟中擦肩而过
在一场以梦为马的想象中
完成对一片土地的精神朝圣
一座精神的桥,超拔于千姿百态物质之上的桥
在“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北侧
匍匐成一座一百五十米长的拱形无字碑
向历史致敬,向土地致敬
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第二展厅
在石家庄解放纪念馆第二展厅
电子大屏幕上那些声光电的组合
不是轻松的卡通动漫,而是泰山压顶
雷霆万钧的凝重。是血是火是霹雳是闪电
是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牺牲的六千英烈
无比真实的呼吸,无比真实的心跳
在这里一切开始倒叙:
从二○二三年向一九四九年倒叙
再向无比关键的一九四七年倒叙
让地球上的二十四亿多双耳朵和眼睛
都在聆听与注视的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天安门广场五十四门礼炮齐鸣的二十八响
与冉冉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光芒
倒回一九四八年九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硝烟与炮火
倒回石家庄的华北人民政府
为淮海战役点赞的零点七五亿公斤粮食
为平津战役点赞的四千六百多万公斤小米
四百七十六万公斤小麦三千三百多万公斤马料
一百四十万公斤油九十五万双鞋
倒回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解放石家庄的冲锋号与正太饭店、大石桥上
飘扬的红旗
倒回一九四七年十月清风店战役中
在狭小的西南合村,狼奔豸突的
石家庄敌第三军主力那一万多颗
焦急而绝望的心,和一百公里外
他们永远也无法抵达的援兵
倒回“跑不动就走,走不动就爬”
一昼夜走完二百多里路程,边跑边睡
满脚血泡也要提前赶到方顺桥设下埋伏的
赛过国民党车轮子的铁脚板们
倒回徐水东北部的战略僵持与对峙
倒回这个节骨眼上专门飞到北平
命令石家庄第三军罗历戎亲自出师保北
将陷入“被动”的解放军南北夹击
历史可以倒叙,但
历史的棋盘上落子无悔
历史的细部充满偶然,但
这个连接起无数个偶然的链条
叫作必然
复兴大街,路的史诗
以纵贯南北的姿态捧起滹沱河畔岁月星辰的
是二○二三年复兴大街,共同吟唱,路的史诗
是你,是我,是我们。飞驰的车轮伴着
呼吸和心跳奔赴梦想和希望
二十三分钟驶完三十五点四公里
一百公里的时速加上平整度小于等于
一毫米的路面,以及国内第一座
双洞双向十车道城市隧道——白佛隧道
让无数颗心开始飞翔。一条路从此一再
被仰望被往来的目光擦亮
从北向南,木黄色的正定迎旭门隧道
浅蓝色的白佛隧道,深蓝色的学苑路隧道
代表石家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三种颜色,每一种都绚丽夺目
它们彼此为彼此加冕在滹沱河特大桥的
斜拉索上共同拨动着时光的琴弦
一条路,给一座城市插上了翅膀
四十条东西向的道路,从此可以更亲密地
彼此倾听和诉说。华灯初上,夜幕如织
泊水公园的“大眼睛”特大桥
闪烁的眼睛正在夜空中说话:
看吧,石家庄在飞翔!
【作者简介】田耘,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哲学硕士,著有中国第一部城市史诗《石家庄长歌》等诗集三部。曾获清华大学出版社迎国庆七十周年全国最佳诗歌奖等国内外诗歌奖项二十四项,入围第三届昌耀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