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韬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小作家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通过“大作家牵手小作家”这个平台,与大家一同感受春节的魅力。
春节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希冀,还意味着团聚与分享。它是家的味道,是亲朋好友的团聚,是儿时的期盼……每一位作家笔下的年都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精彩。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年味”,寻找那些深藏在文字中的情感和故事。
作家带你读经典
曹雪芹《红楼梦》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鲁迅《祝福》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冰心《童年的春节》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汪曾祺《岁朝清供》
北京人家春节供腊梅、天竹者少,因不易得。富贵人家常在大厅里摆两盆梅花(北京谓之“干枝梅”,很不好听),在泥盆外加开光粉彩或景泰蓝套盆,很俗气。
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水仙吧。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丰子恺《过年》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我记得是四角,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请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记录它们带给你的联想。
小作家佳作点评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一起来到吉庆街游玩。火红的灯笼,喜气洋洋的装饰,让年味儿扑面而来——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我们挤进人潮,围于临时搭建的舞台前,开始了一场民俗盛宴:活泼的音乐一響,一对身着红棉袄的“大头娃娃”又唱又跳地蹦了出来,时而摇头晃脑,时而蹦蹦跳跳,气氛瞬间被点燃;紧接着,采莲船、贝壳精顺次登场——这是只有“鱼米水乡”湖北才有的乡土情怀。船夫的乡音吆喝是那样朴实,采莲女的悠扬歌声是那样动听,脱于沔阳花鼓戏的腔调是那样亲切,让我沉醉于其中;而后,高跷登场,诙谐的配乐,喜剧性的表演,引得台下欢笑一片……
美食亦是乡土记忆的一部分,百年老店蔡林记热干面正宗,老通城的豆皮飘香汪油,四季美的汤包鲜汁横流,汪玉霞的点心甜到心里……好一场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四重盛会!此时的我,站立于年味与乡土气息最浓郁的地方,感受着乡土记忆带来的美好。
——节选自《春节乡土记忆》
武汉华宜寄宿学校914班 汪子禾
点评
小作家汪子禾的这段有关春节的描写很感人。感人在哪里呢?仅仅两段文字,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没有忐忑或激昂的心理描写,但读着读着,我们的心就好像被揪着。
我们被作者带到火红的灯笼之间,带到船夫朴实的吆喝声中,带到采莲女悠扬的歌声里。视觉、听觉尚不能满足,作者在第二段又把我们带到湖北的热干面、豆皮前,谁能不流口水呢?
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大年初二的见闻,让读者感受到满满的年味。这个写作手法恰到好处,因为只需要简练、朴实地介绍,甚至你还没有介绍完,读者已经共鸣,甚至陷入记忆。
比如作家陈忠实先生文章中的一段:“我在母亲揭开锅盖端出第一屉热气蒸腾的包子时,根本顾不上品评包子成色的黑白,抢了一个,烫得两手倒换着跑出灶房,站到院子里就狼吞虎咽起来,过年真好!天天过年最好。”这样的描写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很快引起了你的共鸣呢?
联想是创作的璀璨星辰,会为你的作品提供无尽的灵感。希望大家能深入体会名家笔下的春节给你们带来的联想。我相信,无论是热闹的鞭炮声,还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亲人的笑语欢颜、那一抹新年的曙光,都将成为你们笔下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联想整理出来,写出独属于自己的春节味道。现在,请开始你的创作吧!创作完,可扫描右方二维码投稿,本刊择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