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米 加小双 王彦妍
关键词:标准化人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标准化教育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1.009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标准化在世界经济、国际贸易、自主创新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标准化人才培养作为标准化理念、知识、方法、技术传播和应用的重要手段,也作为标准化发展的源动力,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的前身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2023年9月14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随着信息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信息的管理活动深入到内容层面,信息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图书、情报、档案,而是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异构数据这个更大范围中,因而学科内涵也扩展到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以及以信息和数据为资源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成为信息和数据时代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2]。
长久以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标准化领域关联密切,学科专家主导或参与了诸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信息组织、安全、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信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往来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逐渐得到重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标准化人才培养需求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对比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其他领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发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标准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将有助于唤起我国高等教育对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重视,促进高等教育在准化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完善该学科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研究。文献调研方面,使用“标准化人才”“标准化教育”“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检索式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搜索中文文献,使用“standardization AND (educationOR training OR teaching)”检索式在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中搜索相关外文文献。网络调研方面,一是使用主流搜索引擎对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社会化培训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机构进行搜索,通过其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新闻报道等获取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二是搜索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案例(如标准化专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实践项目),对于所搜集的文献和案例材料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概括当前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和模式,从中发现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同时,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为典型案例,采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进行案例研究。该学院在2017年、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搭建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平台是国内首个由高校创建的、致力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工作和人才培养,将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本研究对该学院的师生和平台的创建者、成员和培养对象展开深度访谈,以参与式观察方法获取其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成效等相关资料。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揭示该平台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现状,发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的不足,为完善该学科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标准化教育现状
2.1 我国标准化学位教育
我国最早的标准化高等教育专业由中国计量大学开设。2009年中国计量大学开设“标准化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并正式招生,2011年开设“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并正式招生,标准化作为独立的专业被纳入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方面,基于网络调研的不完全统计,有至少14所院校开展标准化本科专业教育,1所高校开展专科教育,至少5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设置标准化研究方向,各高校标准化专业设置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学位培养和课程教育是高校培养标准化人才的主要方式,其中又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博层次的标准化人才培养较少。从学科角度看,工程管理及相关领域、自动化领域设置了标准化专业,形成了体系化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其他学科并未开设标准化专业或方向。从专业建设的趋势看,专业建设始于2018年,反映了我国从2018年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层次的标准化教育和人才培养。
尽管我国不断加强标准化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构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标准化人才终身培养体系,但由于标准化教育起步晚,目前标准化学科建设仍然具有局限性,高校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等均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除工程管理外,其他学科对于标准化教育的重视相对较少,缺乏对于学科领域内的标准化人才培养。
2.2 国外高校标准化教育
20世纪50年代,苏联开始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标准化课程,1987年进一步设立“计量与计量保证”“标准化与认证”专业。20世纪90年代,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先后在工业工程专业类的硕、博士人才培养中开展标准化教育。文献和网络调研发现,美、德、韩、日四个国家的高校标准化教育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代表性。
美国在1918年成立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其下设的教育委员会负责美国标准化教育的战略规划[3]。高校主要以学位教育和技术管理(Management of Technology,MOT)课程的方式培养高层次标准化人才。在美国,截至2002年,超过200所院校已设立MOT硕士课程。在课程教育的同时,还通过开设讲座、培训等教学方式让企业参与到标准化人才培养当中,发展了MOT学位课程教育、短期课程教育、经理课程班、研讨会等丰富的多元教育方式[4]。
德国的标准化人才培养突出“职业化”特点,主要包括高校培养和在职培训[5]。德国标准化协会在数所高校设立了标准化专业课程,学习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协会颁发的标准化基础专家资格证书。高校标准化专业作为独立的课程进行授课,同时每个大学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以主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标准化教育。
韩国的标准化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较为普及,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标准化教育体系[6]。2004年起,韩国开展大学标准化教育项目(UEPS),面向本科和研究生提供标准化讲座、课程、参观实践等,内容包括标准化概论、国际标准化、标准化管理、测量标准、合格评定、标准和知识产权等[7]。
日本规格协会(JSA)为日本的大学、大专提供“标准化教室”上门教学活动,在JSA官方网站设立“标准化教室”专栏提供免费学习资源[8];在高校开设标准和标准化相关专业课程,出版系列标准化专业教材和读本书籍,开展专题讲座年会。早稻田大学、大阪工业大学、关西学院大学、东京工业学院等高校开设了学分制或非学分制的标准化课程。其中早稻田大学开设“商业和全球标准化”课程,面向本科和研究生,通过讲座、讨论、报告撰写等形式提供全面的标准化知识,课程包括标准化基本原理、认证规则、商业战略、标准化案例等[9]。
由此可见,以上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层面的标准化人才培养较为重视,高校与标准化机构联系紧密,形成了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些国家的标准化专业和课程多样,涉及标准化、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既有专门的标准化理论和实操课程,也包含管理和技术相关课程。教学形式丰富,包括授课、讲座、参观实践、研讨会、报告撰写等多种形式。
3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以成熟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平台为依托,系统地进行本硕博各阶段的标准化人才培养,形成了“标准驱动、两层培育、三维协同”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N+2+3”模式。其中,“N”指“标准驱动”,即以具体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化项目为驱动,引领人才培养;“2”指“两层培育”,即以标准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普及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和以标准化工作实际参与为目的的标准化工作人才重点培育;“3”指“三维协同”,即从“课程教学”“实践观摩”“项目参与”三个维度协同推进人才培育。
图1对该模式进行了呈现,可见该模式从教学主体、教学资源、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四个层面体现了“N+2+3”的特点。人才培养总体上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的标准化项目和相关工作为驱动。在理论学习方面,学院和平台在教学上相辅相成,学院开设学科专业课和标准化课程;平台组织、开设标准化短期课程和讲座,学院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在实践观摩和项目参与方面,平台提供参与标准化项目工作的渠道,并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学生可由此获得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在工作中检验所学理论和知识。
3.1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平台是实现“N+2+3”模式的神经中枢,起到协调教学主体、统筹教学资源、践行人才培养的作用。该平台由学院师生共同建设,所有教师均为学院的专任教师,在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开展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研究,将教育教学、学术研究、项目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领军教授牵头、学科专家主导、青年学者参与、配套研究生培养”的梯度性人才培养机制。目前该平台已吸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0余名教师,3名教师为国际电工联盟(IEC)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2名教师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册专家、5名教师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局(ITU-T)注册专家,由IEC 1906奖获得者任首席专家,其余教师在国家、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担任委员,包括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影像技术应用分技术委员会等。所有教师既具有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背景,也具备标准化工作经验,根据各自专业背景组成团队,参与标准化项目,进行标准研究和制定。同时,在学院和平台的支持下,开设标准化本科课程和短期课程,组织标准化讲座。
平台在为学生开设标准化课程和讲座的同时,提供直接或间接参加标准化工作的机会。间接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多为标准预研和立项前的文献调查研究工作;直接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则是学生在平台支持下,成为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后,全程参加各类标准的制定。具有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参与标准化工作,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研究和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成果。此外,平台为学生提供加入标准化组织的途径,现有2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有3名博士生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局(ITU-T)注册专家,累计培养30 余名硕博研究生参与标准化相关工作。目前平台参与完成了20余项国际标准,其中牵头完成ISO标准2项、ITU-T标准4项、IEC标准1项,正在牵头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完成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1项,正在参与7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涉及文件档案管理、信息治理、数据治理、数据利用、术语、本体、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系统、档案管理与修复、档案馆应急管理等主题,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及其二级学科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融合环境,实现了对教师/专家和学生的双重人才培养,打通了“教学→科研→实践”的全链条,成为培养和输出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的重要阵地。
3.2 标准化课程体系
“N+2+3”模式的课程体系包含本科课程、短期课程和学术讲座。在本科阶段,学院既面向全校开设《国际标准化与全球治理》课程,又将标准化内容融入学科专业课。《国际标准化与全球治理》课程涵盖标准化概念和理论、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工作、标准化项目、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标准化工作等内容。该课程一方面普及标准化与国际标准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介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相关的标准化项目和工作,纳入大量标准作为案例(如《ISO/IEC TR 19583-1:2019 Informationtechnology — Concepts and usage of metadata — Part1: Metadata concepts》等标准)。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册专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 1)组织注册专家,且具有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背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科知识和标准化知识相融合。同时,学院所开设的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数字人文等领域的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标准化知识,如在档案管理相关课程中融入GB/ T26162-2021《信息与文献 文件(档案)管理 概念与原则》及其他文件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内容。
短期课程和学术讲座由平台组织开展,学院或学校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短期课程围绕标准化项目打造,定期邀请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的召集人、注册专家集中主讲2~3天的课程,一门短期课程聚焦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发布过程和标准的内容。如平台、学院和学校邀请ISO/IEC 5087 Informationtechnology — City data model系列标准的召集人和专家开设3天短期课程,围绕该系列标准的制定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制目标、制定过程、标准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以案例的形式全面呈现标准化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分享实践经验。
学术讲座面向全校师生开放。面向本科生的讲座以普及标准化基本知识为主,面向教师和硕博士生的讲座则以标准化前沿课题、研究方法等为主。以术语本体构建的系列讲座为例,该系列讲座面向硕博士生,内容围绕基于标准中的术语进行本体构建的理论、方法、工具展开,为学生全面展示了术语本体构建的过程。本体作为一种知识组织的方式,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重要概念,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诸多应用。利用标准中的术语进行本体构建,是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前沿研究与现有标准成果相结合,并基于此制定新的术语本体标准。此类主题讲座可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标准化学科的交叉知识,利于交叉复合型学科人才培养。
4 讨论
4.1 差异分析
通过比较,发现“N+2+3”模式与其他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都有课程教学、短期培训、讲座、参观实践等方式,但也存在一定差异。
其一,人才培养层次不同,后者主要关注本硕层次的人才培养,如我国多所院校开设的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以及国外多所院校开设的MOT硕士项目;而前者的人才培养贯通本硕博三个阶段,同时兼顾标准化专家的培养。
其二,培养目标不同,前者对于本硕层次的人才培养以普及标准化知识为主,而对于博士生和专家则更注重培养其标准化工作和科研能力;后者的培养则以职业化为导向,旨在为产业界输送标准化人才,如MOT专业即以产业应用为导向,培养能解决企业相关问题的技术管理人才,设置技术类专业课程、管理类课程和企业职能管理课程。
其三,教学主体不同,前者依托于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设、教学资源的开发等由学科教师主导;后者的教学主体较为多样,既有由学院为主导的教学,也有由标准化组织和管理机构主导的培养,还有融合了学校、产业、标准化组织三方主体的培养模式。如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工程学院开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标准化课程,由教师、标准化协会专家、产业界专家共同开展讲座,课程内容既包含标准化知识、技术管理知识,也包含行业的产品和市场知识[5]。
4.2 存在问题和优化路径
经过比较可见,当前针对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N+2+3”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研用”的融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是教学主体不够多元,产业界介入不足。该模式以高校教师为主导,标准化组织的参与主要体现在注册专家开设课程、开展讲座,但缺乏产业界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缺乏应用场景的问题,导致理论学习深度不够、标准化实践受局限。因此,在未来需引入更多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产业主体参与,如信息管理系统厂商、档案管理系统和设备厂商、咨询公司、智能制造企业等。
其次,培养目标较为单一,缺乏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当前模式更为偏重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标准化素养,尤其是参与到标准研制中的专家,但对于面向产业和行业的人才培养比较欠缺。然而当前蓬勃发展的信息、文化、智能制造、大数据、电商等行业对于标准化人才的需求旺盛,其中一大部分是对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的需求。因此,需培养更多懂技术、懂管理的标准化人才,满足行业需求。为实现该目标,平台、学院和学校可以:(1)完善培养方案,将产业人才的培养纳入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更多行业标准相关课程;(2)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行业主体签署战略协议,引入行业导师开设课程、讲座,联合成立标准化实践基地,深化标准化实践,实现“教产学研用”一体化;(3)与标准化管理机构形成合作,面向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行业人员开设标准化培训课程,颁发培训证书,扩大人才培养范围和规模。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优化后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在当前模式的基础上,新模式将产业界和标准化管理机构纳入教学主体,在教学资源中增加培训类课程,以认证的方式培养行业人才,形成了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模式对于多元教学主体间的协同要求更高,四个不同主体需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人才培养实践中进行交叉合作,如产业界和标准化管理机构不仅可以参与到培训、讲座、实践中,还可以加入到标准化课程的开设中。因此,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平台作为协调各方的中枢,需具备更强的统筹管理能力,从而保证不同类型人才的持续培养,为国家输送更多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
5 结语
本研究在调研和回顾国内外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聚焦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N+2+3”模式在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中获得了良好效果,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有益实践。本文在该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议,将产业主体引入人才培养,形成了四类主体协同合作、兼顾四类人才培养的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完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安小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标准化、术语本体、智慧城市系统。
加小双,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国际标准化、术语本体。
王彦妍,通信作者,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用户信息、数字人文。
(责任编辑:张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