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餐一饭中挖出大学问

2024-04-29 00:44:03张妍琳
光明少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光明考古科普

张妍琳

一餐一饭皆是烟火,一饮一啄皆是生活。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的张良仁,本是埋头于中外考古、一心授业解惑的教授,却在洞悉了饮食和考古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跨界成为美食达人,走街串巷探店,科普考古知识和地方文化。

“啖(dan )珍馐美馔(zhuan)、谈旧闻新说”的快意人生中,张良仁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我们跟随他一起,用味蕾感受历史。

《光明少年》:考古看上去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您是怎样想到通过美食探店的形式来讲考古知识的?

张良仁:早期考古研究的内容大多是宏大叙事,比如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等,这些的确和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如今考古研究的内容比从前丰富很多,涉及建筑、服装、饮食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这拉近了考古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作为一个考古学者,我知道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考古知识是很枯燥的,为了增加趣味性,考古需要借助“考古+”的表现形式,我想或许可以从美食、文物、旅游等大众接受程度高的方向寻找突破口,借助美食来讲考古就是一次尝试。拍摄大家熟悉的美食,从美食出发讲讲涉及到的历史和考古知识。吃饭不只为了解决温饱,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可以关联到祭祀礼仪、餐桌文化等,能讲的内容很多。

在录制了美食探店的系列视频后,我也惊喜地发现,从这个角度看考古很有意思。中国各地都有很多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也很精彩。

《光明少年》:每次拍摄前,您都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对成为短视频博主这件事有怎样的感受?

张良仁:每条短视频的背后都凝结了很多人的努力,需要有人做调研、写脚本、拍摄、剪辑,尽管很多工作是由团队成员帮我完成的,但是审核脚本里的知识点一直是我来完成。人总有知识盲区,我需要查文献确保要讲的知识点的正确性,以免误导大家。记得第一次拍摄,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紧张而忘词、语无伦次,担心视频做得不好,会影响粉丝的观看心情。后来,不断学习优秀博主讲故事的方式,调整和提高自己的表现,随着拍摄经验的积累,现在已经比较从容了。

《光明少年》:作为教授,您之前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研究上,主要面向高校学生。现在录制短视频成为美食博主,面对的受众更广,“跨界”给您带来了哪些挑战?

张良仁: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之前在大学里教书带学生,对教学工作驾轻就熟。但短视频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形式,面对镜头所需的表现力和语言风格都和我平日不一样,这些对我来讲是很大的挑战,我还专门请了一位播音员来教我发音和吐字。我不擅表达,同事和朋友们对于我做短视频这件事都很意外,但他们都很赞同和支持我。家人也觉得自从当了短视频博主,我说话的风格变了,人也活泼可爱多了。

《光明少年》:您在借助美食科普考古知识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

张良仁:我出生在浙江西部的山区,从小就吃辣,也喜欢吃辣。我不只尝试过湖南、四川、湖北等地的辣椒,到访其他国家时,也吃过墨西哥、越南、伊朗等国家的辣椒。所谓的“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我觉得我就是其中一个,自以为在吃辣方面没有敌手了。在拍摄美食视频时,我却栽在了南京的一家面馆里。那家面馆以辣椒著称,收集了福建、广西等全国各地的辣椒,面的口味分为微辣、微中辣、中辣等很多级。我想挑战最辣的,但面馆表示没人敢挑战就不做了。于是,我选择了中辣,没承想吃了几口就败下阵来。那碗面最终也没吃完,我把它带回家用清水冲了两遍再吃,还是辣得不行。

《光明少年》:您认为青少年需要怎样的考古知识?对于面向青少年做科普您有怎样的思考?

张良仁:我觉得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更感兴趣的考古知识,应该是贴近他们生活的,比如学习、吃饭、穿衣、礼仪、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其实,这些在考古中都有对应的知识可以讲,举个例子,同学们现在上学的地方叫学校,在古代叫做学堂,南京还有一所科举博物馆,我们可以讲讲古代科举是如何进行的。给青少年做考古知识科普,还是要从他们熟悉的事物或场景入手,这样他们才会觉得有意思,容易产生共鸣,也能调动他们对相关的考古知识的兴趣。

《光明少年》:近年来考古盲盒火爆,青少年可以自己动手“挖宝”,感受寻宝的乐趣。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考古题材的内容,考古学可以说是成功圈粉了青少年。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文化现象?

张良仁: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每个人都有好奇心,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强。考古盲盒在娱乐性之外,能满足同学们的猎奇心理,激发他们对考古的兴趣。青少年自己动手“挖宝”的过程,接近于考古学家把深埋在土里的文物挖掘出来并恢复原貌的过程,大家能借此体验考古学家的工作内容。

影视作品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考古题材的作品对于帮助青少年了解考古专业也有一定引导作用。但是,有些小说或电影情节过于离奇、杜撰成分过高,可能会让大家对考古学产生一定的误解。建议同学们多看看贴近真实考古生活的纪录片,多去逛博物馆和遗址。当身临其境地观察古代城墙、房子、墓葬等,我们会对古时的房屋修建技术和古人的生活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我们从书中学习到的历史知识不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视野、激发灵感,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采访后记

您是教授也是美食达人,如何在双重身份中找到平衡?

张良仁:我希望当好科普工作者,讲好饮食考古。学者不能只是获得知识、生产知识,还应该与社会公众分享知识,让考古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把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给更多人听,是考古人的责任。

我也不会放弃学术研究,外国考古和科技考古还有很多学术问题等着我。中国是个大国,需要有研究外国考古的专家,就像其他国家也有“汉学家”一样。未来,上课、带研究生、写论文、做课题这些正事都不能耽误。

猜你喜欢
光明考古科普
十大考古发现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52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6
遇见光明
三星堆考古解谜
黑暗中的光明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2
走向光明
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42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