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中的粉墨人生

2024-04-29 00:44:03兰净
当代音乐 2024年1期
关键词:戏曲元素皮黄钢琴曲

兰净

[摘 要] 钢琴曲《皮黄》是作曲家张朝的著名作品,是一首典型的以京剧音乐为主题的钢琴独奏曲,该曲在2007年举办的全国“帕拉天奴”杯国际钢琴作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从2007年获奖开始便频频出现于各大钢琴比赛和独奏演唱会上,这首钢琴曲将中国传统京剧元素带入其中,展现出现代化的作曲技法,又包括京剧唱腔、板式变化以及传统京剧器乐结构等。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和可发展空间。《皮黄》是富有民族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文艺精神意蕴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特色的传统古典乐曲风格,是钢琴艺术创作与国内京剧艺术风格的融合及连接,展现了较强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

[关键词] 京剧艺术;戏曲元素;钢琴曲;皮黄;音乐样式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1-0004-03

作为钢琴演奏者,既要演奏各种音乐作品,更需要演奏以钢琴音乐为代表的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相结合的作品,并用此艺术创作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审美魅力。

钢琴这一乐器是来源于西方的,在众多中国杰出音乐家的不断携手努力下,创作出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中大都带有中国民族传统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甚至于还有些将钢琴音乐和戏剧艺术融合在一块,把中国民族传统的风貌和西洋乐器-钢琴的演奏艺术加以融合,别有一番艺术魅力。本文从张朝现代钢琴曲《皮黄》的概述出发,论述了传统京剧元素在现代钢琴曲《皮黄》中的应用及其演奏技巧,以了解其中所体现的音乐特点。张朝的钢琴曲《皮黄》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钢琴作品,在京剧的基本元素中结合了原有的京剧特色与西方音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艺术作品。

一、音乐作曲家张朝

(一)张朝简介

张朝自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因为自己父亲也是擅长这个方面,所以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也因此,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得到了自我发展和提升。[1]从小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获得了硕士学位。他有着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不给自己设限,主要代表作品有《哈尼情歌》《努玛阿美》等钢琴曲、影视音乐《宝莲灯》等。

(二)《皮黄》的由来

出生于云南的张朝是一位见多识广、乐观向上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一定的民族风味,《皮黄》也不例外。钢琴曲《皮黄》的名字来自中国京剧的皮黄腔,这是京剧独有的唱腔。京剧唱腔有两种体系,即西皮和二黄,它们在结构和情感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各有特色,加强了京剧的魅力。

张朝先生因为看到了西皮与二黄的区别,所以将这两者的美学特征融入《皮黄》当中,用西方乐器来表达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张朝之所以想用这种创作方法,是为了更真切地重现他童年生活的场景,展现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2]。结合京剧的板块结构,钢琴曲《皮黄》的“原板”部分体现了童年的纯真,而当高潮“垛板”出现时,南北腔调在京剧的特点最为明显,节拍、旋律结构都充满了京剧的魅力,从慢到快,从强到弱,把音乐推向高潮,直到最后的辉煌尾声结束。在张朝音乐创新的基础上,钢琴曲《皮黄》展现出与其他钢琴曲截然不同的戏剧魅力。

1995年,张朝结束了钢琴曲《皮黄》的创作,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带着对自己过去的成长经历的美好回忆,而且在此后的十年时间,对创作的细节反复地加以了修订和充实,使全部写作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借物抒怀地写了钢琴作品《皮黄》的初稿,而这部作品真正完成是在2005年[3]。

二、《皮黄》中京剧元素的运用

(一)钢琴曲《皮黄》中京剧板式结构特点的利用

我国传统板型和西洋传统作曲的结合在很早就有了节奏和节拍的定义。在传统乐曲中,音色的大小是用拍和节来表示的,拍与节即“板”和“眼”。它与现代乐理的强拍弱拍有相似又不完全相同,有时候甚至差别很大。“板式”即板眼的结构形态,它与现代乐理的“拍子”也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有时候差别也很大。“板眼”与“板式”一起组成具有我国乐曲特点的旋律。“板式变化体”是传统戏曲乐谱的另一个重要结构形态。它在演奏中突出旋律、节拍变换的效果[4],以几种截然不同的板型(如“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散板”等)的相互衔接与变换,以表现各种截然不同的戏曲情感。

当然,节奏设计的灵活与多样,同样也符合了作曲家们在音乐创新中,有意地在旋律方面的设计倾向。这种不按统一的旋律结构去组成各个声部的手段,在现代作品中也是被普遍使用的,频繁地交替着节奏,是此曲在旋律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

在京剧表演中,板型构造是一个很基本的艺术元素,可以利用各种的节拍、速度快慢的变换产生各种各样的表演方法。原板是一个最基本的板式,而其余各种的板式也都是在原板的基石上加以发挥的。《皮黄》的作品中不仅看到了板型改变这一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曲调元素,而且同时也把这个元素自始至终贯彻在了整个曲子之中,钢琴曲《皮黄》在实际作曲中就把原板当作主要中心,共创造出了十种截然不同的板型段落,涉及了导板、原板、流水、慢板、快板,等等共有十个种类[5]。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板式变化体所带来音符的丰富多彩性,远超过了欧式传统乐理系统中旋律化所能做到的程度。

张朝在为完成钢琴曲《皮黄》而作曲时,借用了西洋作曲的创造方式,把板式结构融合到了一块,并贯通于整个创作中,使整个作品的结构和西洋器乐协奏曲的表达方式非常相似。如作品的第1—5小节,以导板作为整体作曲的引子,整体的旋律比较自然,并采用丰富的变化来表达音乐细节,从而引发了下文的主要内容。原板,展现出了张朝先生对世间的认知想象。如作品的第25、51、67小节表明了二六、流水还有快三眼板式结构,更是整体音乐主题的重点内容,这些片段在快慢上也逐渐提高,呈现出了乐曲中清晰的构造层次感,同时情感也逐渐活跃,让人体会到活泼愉悦的心境。

慢板的速度也较慢,如作品的88—99小节,慢板表现月光洒在湖面上的感觉,运用到2/4、2/3和2/6几种节拍,在节拍转变过程中非常灵活多变。缓慢的速度表现出作曲家内心安宁的情感。

《皮黄》的第三部分由快板、摇板和垛板组成,在速度和情感上,都与前一部的慢板形成了明显对比。如作品的103小节开始的快板通常用于表现京剧中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情绪更激昂,所以更需要关注声音层次结构上的改变。从176小节进入了垛板部分,是兴奋、最激情的部分,它主要模仿板鼓,用连续的跳跃音来模拟鼓点的节奏。在尾声部分,作者再次采用西皮的调子,使《皮黄》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从而呈现出更丰富多样的音乐情境,使整首钢琴曲的高潮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充分呈现了整部作品的艺术力量。

通过速度的变化使整体作品中产生了大量的变化,包含旋律以及情感的变化等。从总体上来说,钢琴曲《皮黄》借助对京剧板式结构的运用,使整体创作的内涵更为丰富。

(二)钢琴曲《皮黄》京剧唱腔的应用

《皮黄》采用京剧的核心唱腔[6]。调整了京剧唱腔西皮和二黄的韵律,使整体音乐作品在具有京剧韵味的基础上,同样适合于钢琴曲调的表现。整体音乐作品中有着很典型的西皮风味,致使整首曲子呈现出了明显的特色。同样,在曲子的135小节开始又通过重复音的运用来表达情绪变化,并且强调了一个比较急迫的音乐效果,延续右手声部的重复音,人的声腔部分在最上面,中间部分是京胡声部,下半部分是板胡和弹拨乐器的部分,突出了钢琴曲《皮黄》强烈的京剧唱腔的特点,呈现出清晰的歌风。

(三)钢琴曲《皮黄》中利用装饰音对表现京剧韵味的应用

经过细致认真地作曲,张朝使《皮黄》在钢琴曲的节奏上涌现出丰富的京剧魅力。而且,他还用钢琴模拟京剧中经常用到的乐器的声音,例如用倚音的音色来模拟胡琴的声音,让京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曲家张朝在该曲子的引子部分加入了琶音与颤音,1—3小节每小节都有模仿小鸟叫声的三个颤音[7],每一次的颤音之后随之连接古琴拨奏的声音,仿佛来自山的深处,声音细腻通亮,扣人心弦,营造的是一种安静而遥远的艺术氛围。借助音程,这部钢琴曲完成了京剧传统文化中歌曲情感的传承,通过各种音符的结合,在歌曲中散发出独特的京味特征。

三、钢琴曲《皮黄》的演奏技巧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公众都喜欢听的艺术,它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皮黄》是中国当代钢琴音乐中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独特优秀作品,为我们怎样能够使用传统的钢琴乐器来抒发出中国传统钢琴音乐作品的各种风格,更加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钢琴音乐创作的不同之处,让它更具创新性,提供了一个参考。在钢琴曲《皮黄》实际演奏时,有必要掌握其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同时将其与其他中国钢琴曲区分开来。在实际表演中,我们必须注意其内涵,表达情感的变化和声音的特征,才能表现出更好的作品效果。

第一,音色模仿。在进行钢琴曲《皮黄》弹奏时,一定要模仿传统京剧的音调。在整个作品中,很多段落都有传统京剧的腔调和伴奏方法。所以,演奏者在对钢琴曲弹奏方法加以分析之时,一定要掌握京剧曲调的实际弹奏技法。如作品的135小节开始的摇板部分,模仿了京胡紧拉但又慢唱的感觉,那么在实际演奏中,就要更加注意手腕的灵活性,注意强弱分明,有起伏并且突出每次音程变化的头音。借鉴滑音与延长音的音乐效果,目的是重新显现出京剧伴奏乐器的效果。所以不可以对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加以机械的模拟,一定要掌握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所特有的声音特点,同时将之融合到钢琴演奏之中,从而展现出我国传统乐曲所特有的风采。

第二,肢体语言的配合。在实际演奏时,一定要掌握中国传统京剧唱腔自身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在实际演奏时,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动作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动作语言要尽可能简洁朴实,情感表现较为柔和,如作品的25—50小节这段音乐是天真活泼的,左手声部模仿板胡主要用断奏的方法,由弱到强,那么在实际演奏中,首先手指要灵活、干净,触键力度由浅入深。其次右手旋律进来时,手指保持紧张状态从而声音是紧致的、圆滑的、有起伏的,整体感觉是轻巧的、有灵性的。同时身体也应该随音乐稍加摆动,以便较为真切地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有魅力,从而最好地诠释钢琴曲《皮黄》的音乐风格。

第三,装饰音演奏。装饰音大致分为颤音、倚音、回音、波音等。装饰音灵活的运用可以为音乐增添色彩。在《皮黄》中运用较多的装饰音有颤音、倚音、滑音等,弹奏时要结合音乐背景进行妥善处理。如作品的67—83小节,这里与前面流水部分形成了对比,这里的音乐是精神饱满的,因此,在演奏倚音时,保持手指紧张,指尖应立住,模仿京胡及打击乐音效,并确保声音紧致、圆润、起伏并表现出有趣的感觉。同时要注意装饰音的清晰,以及重音和右手旋律线条的突出。所以演奏时不可以单纯地根据西洋钢琴曲的演奏特色来把握该部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要注重我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把握整部艺术作品当中所表现的颤音或者任何的旋律转变,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韵味。再比如作品中44—50小节的颤音会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演奏时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符都要注意,颤音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用你的胳膊“送”第一个音符,反映歌唱的本质。

第四,不同的速度和节拍在演奏上有所不同。《皮黄》的节奏是变幻莫测的,例如散板中,旋律线依旧清楚,以便每个音调都有节奏的进展。在实际表演中,手臂的力量是下沉的,从而更好地展现了这首音乐的魄力。

再如作品的慢板部分,这段音乐是自由的柔和的,右手声部反复演奏不同音区的八度同音,并将音符连接在一起。另一声部绘制出一条安静而绵长的旋律线[8],注重对指尖的控制,所以在实际演奏中,需要贴住琴键演奏,注意指尖的力量要柔和,左手的第一声音应该随着“呼吸”进来,把人更好地融入音乐中。同时,身体也要相应地摇晃,以更好地表达音乐之美。音乐后半部还需效仿铃声以及它的回声效果[9],利用空间感将声音从远处到近处,用指尖稍微点着琴键,制造出有回声的那种氛围感。

第五,踏板的运用。在完成钢琴曲《皮黄》弹奏时,一定要对钢琴弹奏的踏板加以灵巧的运用。不但要重视在钢琴演奏当中对双音的运用和掌握,而且还要重视踏板变换的技能,以便于在具体段落当中进行更加灵活的运用,在作品中,踏板也出现了特殊的演奏技巧,如123—125小节的踏板运用,谱例上标注一小节换一下踏板,但是,在实际表演中,因为为了不至于使入耳的音乐效果污浊,可用“颤音踏板”的表演办法[10],就是将右踏板上的脚掌快速地上下起落,让弹奏出的声音不断地变换并且保持延续。利用“颤音踏板”的表演办法不但可以确保整个音乐入耳连续整齐,且听起来干净清爽。

如44—50小节,这里使用了音后踏板,使得整体旋律更加流畅,如流水一般,从而展现出良好的表现效果,使作品更具韵味。

结   语

从钢琴曲《皮黄》的京剧特点中我们能够看到,其展现出特有的京剧板式结构及其京剧演唱特点,在实践弹奏时一定要深入了解钢琴曲《皮黄》的思想与情感含义和它所包含的京剧特点,才能完整地表现创作的艺术魅力。张朝的现代钢琴曲《皮黄》融入了其自己的人生经验,也融入了传统京剧元素,有着强烈的京剧艺术特色,并结合现代音乐,为我国钢琴曲与传统歌曲做出了新的大胆尝试,让整体创作更加富有层次感。

参考文献:

[1] 童薇.京剧声腔与钢琴艺术的完美结合——张朝先生钢琴曲《皮黄》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3):177-187.

[2] 刘菁菁.张朝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J].参花(上),2018(8):148.

[3] 陈昱青.张朝钢琴作品《皮黄》的演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4] 杨锦.谈《京剧瞬间》《皮黄》两首钢琴曲的音乐特色[J].乐府新声,2017(4):119-120.

[5] 林怡俐.张朝音乐创作中传统音乐的继承与运用[J].艺术研究,2019(3):138-139.

[6] 罗文珺.张朝钢琴曲《皮黄》中京剧元素及其表现技法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6.

[7] 由东旭.中国钢琴曲《皮黄》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8] 赵巩宇.浅析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与演奏技巧[J].艺术评鉴,2016(18):102-103.

[9] 黄笑雨.中国当代钢琴作品《皮黄》中的道家美学思想[J].黄河之声,2016(4):90-92.

[10] 桑雅玲.东西方艺术融合:中国钢琴作品《皮黄》的京剧元素剖析[J].音乐时空,2015(17):51-52.

(责任编辑:庄   唯)

猜你喜欢
戏曲元素皮黄钢琴曲
现代钢琴作品《皮黄》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5:44
现代钢琴作品中国粹文化的传承分析
——以《皮黄》为例
戏剧之家(2022年23期)2022-10-31 13:40:11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轻音乐(2021年1期)2021-01-20 02:43:44
夜的钢琴曲(六)
琴童(2018年10期)2018-12-26 12:31:56
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
艺术评鉴(2016年19期)2016-12-24 08:06:01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38:22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0:54:36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琴童(2016年4期)2016-05-14 10: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