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广西桂林,5410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广大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实现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根据目前高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从实践活动的视角出发,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弥补传统课程中理论讲授多、实践活动少的不足,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与感悟。[1]随着新时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成为新媒体的主流方式之一,组织学生团队拍摄心理微电影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心理行为训练和心理微电影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心理自我发展。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通过心理行为训练与心理微电影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发展式教育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知识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规范化、教学形式多元化,让学生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等方面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行为训练基于认知行为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理论与观点,强调个体参与到真实的训练活动情境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个体心理素质。[4]进入高校后,学生在面临环境和角色的变化时,常会遇到一些适应不良的问题,如对环境适应的困惑、角色转变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孤独等。有研究表明,创设一定情境和活动程序并借助多种刺激手段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可以使参训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产生正向变化,以活动经验提升其心理效率和社会功能,可增强其融入新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满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高校可以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心理需求,围绕自我认知与自我肯定、意志力与抗压力、团队合作与沟通力、学习模仿与创造力、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等训练主题开展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微电影集电影、心理为一体,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且贴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新时代媒体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体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载体之一。[6]巧妙将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融入心理微电影,一方面能让观看的学生获得启发和方法借鉴,另一方面能让参与拍摄的学生主动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心理微电影的编写和拍摄,不仅突破了课堂边界,而且创造了沟通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了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7]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丰富大学生心理行为训练的场所和情境,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项目选择,使学生的活动体验更深入。在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教学模式理念先进、覆盖面广,该模式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线下活动的可操作性,以拍摄心理微电影为载体,通过训练和创作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所,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心理育人目标,体现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总之,“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教学模式贴近学生生活,能复制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8]现阶段,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时代特色,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实践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9]显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待改善,应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创设实践体验式的情境与任务,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重视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10]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不高,存在专职教师年轻化,专业性和教学经验不足,专职教师非心理学专业教育背景,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学理论与技能教育的问题。部分教师过分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培训与学习机会,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目前,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较单一,仍过分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重视学生过程性的发展和学生的内在成长过程。[1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成长与自我体验,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程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以发展式教育为目标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知行合一。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2学时设置为“20+12”学时的形式,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20学时为教师主导的理论授课环节,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素养;12学时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环节,包括6学时的心理行为训练实践活动、6学时的心理微电影实践活动,增强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表1 教学设置
大学生心理行为训练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贴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集体热身的主教练、朋辈互助的小组教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提升情绪控制力、意志力、抗挫力和协调能力,在参训过程中可获得成功体验。集体热身破冰项目设置有“耳提面命”“喊数抱团”“松鼠搬家”“马兰花开”等活动,参训学生根据教练发布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参训学生迅速融入集体,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与参与感。项目训练设置有“穿越电网”“雷区取水”“同舟共济”“珠行万里”“信任背摔”等项目,参训学生主观感受特定环境,队员间相互支持和鼓励,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我校将心理行为训练教学形式常态化,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教师训练团队和朋辈心理护航员—心理行为训练团队,从教师与朋辈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发挥正向影响。
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6—8周内拍摄出一部8分钟以上的心理微电影。学生需参与心理微电影主题确定、剧本编写、演员选角、视频拍摄、视频剪辑、后期录音等过程,在创作和拍摄中理解、感悟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心理微电影主题主要反映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包括大学生新生适应、人际交往、学业困扰、情感困惑、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等。学生在创作微电影的过程中,能主动挖掘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在体验中内化心理健康知识。
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变化和实践能力提升。因此,应从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表现、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创作、课后练习、课程论文等多方面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学生对教师和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优化课程改革方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校从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契合度、学生目前的心理需求等方面切入,对738名学生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94.71%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贴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契合;90.93%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实际情况;91.19%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团体活动、拍摄心理微电影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学生对心理行为训练活动的满意度平均值为9.3分(满分10分),对自己收获评分平均值为9.12分(满分10分),学生的心得体会关键词主要有“训练活动”“心理健康”“团队合作”“积极”“能力”等,建议主要有多开展此类活动、延长心理行为训练的时间、增加活动的项目类别、提高项目活动的难度等。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赞同以多样性的活动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比较贴合学生的实际,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积极的认知模式,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健康的人格。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微电影”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改革,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其中,心理行为训练根据大学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需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活动经验提升其心理效率和社会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微电影的拍摄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让学生在视频的设计和拍摄中对剧本和人物心理进行分析、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变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