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主城区养老机构康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现状调研分析

2024-04-29 02:42:04李雨馨李晓洁
市场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

李雨馨,朱 杰,李晓洁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0 引言

至2022 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2.8 亿[1],这一庞大的数字标志着我们国家已正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截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徐州常住人口为908.4 万人,其中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77.2 万人,占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19.5%)。 这一比例的持续上升,使得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也日益凸显。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寻求更好的照护解决方案,选择将家中的长辈送入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如今已不再局限于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而是致力于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日益重要的社会化养老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对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指出了方向:构建一个与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相互协调,融合医疗、康复、护理和健康支持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2]。 这突显了康复在养老机构中的核心地位。 为深入理解和响应这一国家战略,我们对徐州主城区所推行的康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徐州主城区开办1 年以上,且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要求床位数不低于30 张。

1.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主要包括养老机构的概况,入住老人情况,康复护理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医院基本康复项目开展及帮扶需求情况。

1.3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单位在职人员及大专三年级学生组成,所有调查员接受统一培训,了解此次调研目的、方法及调查问卷中各项目含义等。 为提高调查效率,本次调研采取面访形式。

2 结果

2.1 机构基本情况

共对28 家养老机构进行了随机走访,其中26家机构进行了有效调查,有效调查率为92.9%。 26家机构的一般资料、康复开展及帮扶需求的具体情况见表1。 地区分布情况:云龙区4 家,泉山区9家,鼓楼区11 家,铜山区2 家。 床位在100 张以上的养老机构有23 家(88.5%),床位在50 ~100 张的养老机构有2 家(7.7%),床位在50 张以下的养老机构有1 家(3.8%)。

表1 26 家养老机构的一般资料、康复开展情况及帮扶需求[n(%)]

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超过80% 的有12 家(46.1%),床位使用率在50% ~80% 的有4 家(15.4%),床位使用率小于 50% 的有 10 家(38.5%)。

2.2 入住老人情况

入住老人普遍存在功能障碍,22 家(84.6%)入住老人中有肢体活动障碍,18 家(69.2%)入住老人中有认知障碍,17 家(65.4%)入住老人中有言语吞咽障碍,19 家(73.1%)入住老人中有大小便障碍。

2.3 康复开展情况及帮扶需求

共有13 家机构(50%)已进行康复开展,其中8家单设康复治疗室,由专业的康复医师制定康复诊疗方案,由康复治疗师开展一些简单的物理治疗,另外5 家只聘有康复治疗师,没有单设康复治疗室,康复评定和治疗均由治疗师完成,其余13 家机构(50%)仅配有护士和护工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共有18 家(69.2%)机构有康复帮扶需求,帮扶形式包括开展理论学习班、实操学习班、专人定点帮扶。

3 讨论

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国家层面首次将康养结合理念融入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3]。 这一重大转变不仅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新型养老模式的新时代,更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福祉的深刻关切[4]。 从此,养老服务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疾病的治愈,而是更多地转向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一转变对养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康复服务的投入方面。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康养结合主要呈现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康复治疗室,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系统的康复服务;二是养老机构聘请康复师,针对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开展基础的康复评估和治疗项目;三是养老机构与邻近的具备康复资质的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养服务。

本次调查以徐州地区养老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徐州地区的养老机构主要采用了前两种康养结合模式。 这些机构通过内部设立康复治疗室或聘请康复师,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康复服务。 然而,第三种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在资源整合和服务提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今后徐州地区的养老机构在继续完善现有服务模式的同时,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康养需求,还可以积极探索与周边康复单位的合作方式。

3.1 养老机构康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5],养老机构的康复服务成为关注的焦点[6-7]。 然而,当前养老机构的康复服务面临着开展范围小、供需不平衡、服务水平偏低等诸多挑战[8]。

首先,从开展范围来看,许多养老机构未能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在本次调查中,仅有13 家养老机构开展了康复治疗工作,占比仅为50%。 这意味着有一半的养老机构在康复服务方面存在空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这种情况不仅限制了养老机构服务范围的拓展,也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其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普遍存在肢体活动、言语吞咽、认知及大小便控制等功能障碍,对康复训练有着较高的需求。 他们渴望得到专业的认知障碍训练、运动疗法训练、言语吞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家庭支持训练等服务,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康复师人数严重不足,以及康复专业人员和设备的相对缺乏,现有的康复服务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此外,服务水平偏低也是当前养老机构康复服务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一些未能提供专业康复治疗的养老机构中,护士和护工主要负责老年人的日常照护工作,包括简单的护理。 然而,这些护理工作往往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难以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对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对功能上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康复效果欠佳,这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养老机构加强与专业康复机构或综合医院的合作。 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可以引入更专业的康复团队和设备,提高服务水平。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能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通过康复师定点坐诊、定期巡诊等方式,合作机构可以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康复服务。 同时,这种合作也有助于提升养老机构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从而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加强合作,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大对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的支持力度[9]。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增加对康复服务的投入,同时为养老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10-11]。 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12]为养老机构的康复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

3.2 建议及对策

3.2.1 加强专业人员引进和培训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目前配备有康复部门的养老机构所占比例偏低,更令人担忧的是,康复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康复服务的供给能力受限。 鉴于此,我们应积极倡导并鼓励养老机构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康复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提升养老机构的康复服务水平,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康复需求。

3.2.2 加强养老机构康复护理帮扶

与专业康复机构相比,养老机构在职能和服务对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专业康复机构主要侧重于老年人的功能恢复,而养老机构则更加重视老年人的日常照护工作。 在人员构成上,养老机构通常以护士和护工为主力军,他们负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健康监测以及心理关怀等工作[13]。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有人看护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更加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特别是对那些身体存在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加渴望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以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对养老机构来说,要独立组建一支完备的康复团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财力方面,康复设备的购置、康复师的聘请以及日常运营成本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在人力方面,康复师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目前市场上优秀的康复师资源相对稀缺;最后,在物力方面,康复场所的建设和设备的配置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14]。 因此,对许多养老机构来说,独立开展康复服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与综合型医院或专业康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一种高效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签约合作,养老机构可以迅速引进专业的康复师团队和先进的康复设备,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为养老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除了与综合型医院或专业康复机构合作,养老机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提升康复服务水平。 例如,加强内部培训和学习,提高护士和护工在康复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15];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康复人才[16],为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加强与社区、家庭等外部资源的联动和合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康复服务。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养老机构对开展康复服务持观望态度或暂无意愿。 这反映出在部分机构中,对康复服务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康复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养老机构在康复服务方面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7-18]。

总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老年人需求的不断变化,养老机构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推动养老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