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

2024-04-29 18:23赵晓军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秋景郁达夫北平

赵晓军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描写了一幅极具特色的北国秋色,笔墨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在写故都的秋天,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意。郁达夫对“故都”的描写,从秋天的色调、风情,无不折射出作家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其内容丰富、精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清晰的文章主线

文章的主线统领全篇,贯穿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清”“静”“悲凉”是这篇散文的感情线索。在此,“清”与“浊”相对,是清爽的,是清楚的,而非混沌的。就像文章里说的,江南的秋天,只是感觉到一丝凉意,秋天的意境和风姿,总是看不到、品味不到、享受不到。江南的秋是一朵半遮半掩的花朵,带着几分醉意,扑朔迷离,是模糊的、朦胧的。而北方的秋天清爽宜人。“静”指的是一种宁静,而“悲凉”则是一种心理状态在客观事物中的反映。文章中的每一节都表现出“静”“清”“悲凉”三种风格。

比如,写庭院里的秋天景色,就是“一椽破屋”,一堵“破壁”的墙,整个北平的秋天都是如此。再抬头往天空看时,天是“高高的,碧绿色的”“数着阳光的缝隙”,“静对”着石缝里的蓝色花朵,望着秋天萧疏的小草,很快就有了秋天的味道,在悠闲中透出丝丝的寂寞和忧伤。作者还描写了鸽子在蓝天下飞来飞去的声音,用声音表达宁静,更衬托出院子里的孤寂。从声音到颜色,再到形态,无不传达出整篇文章情感的主题:“清”“静”“悲凉”。

需要指出的是,“清、静、悲凉”虽然统领了整篇文章,但每一幅山水都是以这些情感为中心的。因为散文中描写的五个画面,我们很难分析哪个画面要表达的情感不是这三种情感的融合,也很难界定哪一幅画面是“清”的,哪一幅是“静”的,哪一幅是“悲凉”的。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解读文本,因为用这种方法来解析文本,常常会走入一条死路。比如,作者选择了枣树作为秋景的代表,原因是这种树在京城里很常见,到处都能看到,而且枣树绿中带黄的颜色和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一致,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故都秋色。真要说哪里表达了“清”,哪里是“静”,哪里是“悲”,可能会走入死胡同当中。

因此,笔者对北京秋天“清”“静”“悲凉”的特征,都可以从五幅秋景构成的整体氛围中得到反映,这三种意境相互融合,相互衬托,清中有静,静中有清,静中有悲,悲的外部表达就是宁静。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文章,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当时的心情,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二、独特的故都情结

郁达夫以含蓄的手法将我们带进“故都”——北平,文章有很多词、很多标志性的故都景色,如“一椽破屋”“皇城人海之中”等,试想一下,若没有“故都”,又如何能在“皇城”中看到“破屋”和“破壁腰”,这显然表明了时代的变迁,而这个“破”字却使郁达夫感到“非常的秋天”。而这种方式还是比较明显的,还有很多隐藏在作者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比如,对牵牛花的描写,作者最喜欢的还是蓝色的牵牛花,而作者所见的这个“破壁腰”正是这“蓝色”喇叭花,它是“皇城”昔日失落在此的珍宝,就算成为“故都”,也没有改变它“皇城”的气势。“故都”的人们,“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清、静”得多,而不像从前那样繁忙,一到了秋季,便要“沏一杯清茶,在院中坐下”。郁达夫的感情,便在这“毫无深意”的“琐言碎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所处的时代在其心中蒙上了一层愁云惨淡的薄霧,他在对“静”“清”的追寻中,始终被一种“悲凉”所覆盖。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秋天的味道、秋天的心情以及秋天的姿势,都自然而然地蒙上了一种主观的情绪。文中没有描写香山的“暖色”,也没有描写游客众多的颐和园。而作者剑走偏锋,专门写了“一椽破屋”“破壁”等,这才是作者心目中的秋色,才是作者想要看到的“故都的秋”,想要品尝的秋味。这让他感到格外亲切,心情格外愉快。然而,“故都的秋”虽然有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但并未被作者的主观情感所歪曲,而失去了其内在特质。那晨露、槐叶的花蕊、秋天的蝉鸣、秋天的雨以及枣树,都是那么真实、那么清晰!作者以极少的笔墨,把人带入秋的清寂与凄清之中,让我们也从他所描述的景物中感受到北京之秋给人带来的美感。

三、独特的平民意识

郁达夫笔下的人物是“穿着很厚的青色单衫或夹袄的城市闲人”,他在雨天以“缓慢悠闲的声调”谈起秋雨,这种风格是悠闲的,显示了他也希望和普通民众那样拥有悠闲自在的生活,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在这皇城中,如果早上起来泡一杯茶,坐在这院子里,你也能看见碧绿的天色,也能听见飞鸽的声音……遇见熟人,还会很悠闲地微叹着说一说这北国的凉秋……

这是一个具有立体美的巨大画面,在这幅画面中,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蓝天、白云是这幅画的背景,也是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画面背景;空旷的大地上,五彩的牵牛花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流光溢彩的野地花坛;天空和大地之间,偶尔会有几只雪白的鸽子,或者是灰色的鸽子畅游在空旷的天空中,成为大自然的杰作。庭院中,人们端着茶杯,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弯下腰去,听着鸽子们的叫声,闲聊着……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有静态的,有动态的,有充满生气的。正是这样一种清淡中又带着几分“野味”的情怀,表现了故都秋天的古朴之美、简洁之美,这种接地气的原始美正是作者心中所想。从表面来看,作者对故都的秋天似乎描写得也很简单,笔墨似乎没有过多修饰,但实际上,笔者对颜色的选择十分讲究。这张图中所用的“冷色”,如青、蓝、灰、白等,表现出一种深沉淡漠的气质。如果换成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则会打破主体色调的和谐统一,而使“故都”所独有的韵味与神韵被淡化。这是作者美学观念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所有这些色彩,也正是作者心中所想,他想要的平民生活不正是如此简单和质朴吗?

四、独特的“悲凉”心境

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悲凉”特征,使读者感到作者内心世界充满了一种浓郁而含蓄的感情色彩。作者在写牵牛花的时候,“以蓝白为上”,这不仅是对色彩的偏爱,还是作者冷漠心理状态的体现。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经历了颠沛流离、痛苦不堪的生活。此时,“悲凉”已成为作者欣赏古都的心境与作者自身人生感悟相融合的感情体现,但这种悲凉,却是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下,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感表达。所有这些都与当时的中国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革命最低谷的时候。当时,神州大地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老思想、老观念尚未找到归宿,新观念就纷至沓来,让读书人都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心中充满了痛苦、孤独、挣扎,他们的良知也得到了唤醒。郁达夫和叶圣陶等人组成了“著作者抗日联合会”,欲把文学人士团结起来,谴责日本暴行。

1934年,郁达夫因白色恐怖的威胁不得不停止创作,南渡杭州,面对国内政治的混乱和文艺界的消极态度,郁达夫的心情十分沉重。郁达夫是一个感性的人,他的文章难免带有一种灰暗的情绪,读时,总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哀愁。

所以,郁达夫来到北平,创作出《故都的秋》之后,尽管以“悲凉”的风景和“悲凉”的心情抒发自己对故都北平的深切眷恋之情,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悲秋”情怀,只是其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常态情感,其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乐观,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北平的热爱。

在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是对闲适人生的描写、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坚持不懈的追求,这些都是郁达夫对社会的感悟和对自身的反思,从而让自己早日摆脱软弱,变得更加强大。

他已经从灰暗的情绪中走出来,以更加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投身于革命的浪潮,不再有悲伤,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犹豫,他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强者,所有的苦闷将成为过去,而未来等待他的正是这美丽的故都,还有“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五、独特的人文素养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又掺杂了古今诸家对秋天的描写和情感,并加以阐发。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影响的文人,他把自己对“故都”的特殊体验融入中外名人的诗文中,以其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对秋天的喜爱,表现出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作者在评论古人悲秋时,说道: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这些充满了主观意味的词汇总结起來,即是郁达夫以情为笔,勾勒出一幅细致而深刻的故都之秋图,在欣赏秋色、秋味、秋态中,体会到文章的美。好的作家常讲究营造一种诗意的境界,但更多的是在描写现实的人生,而郁达夫则着重表现北平秋天的特点,这一点可能非常人所能及。

《故都的秋》中的秋被作者都赋予了主观色彩,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性的思考”,因为这是一种依靠读者的文化修养,拥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达到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感性的表达”称作是“情味之笔”,它是一种直接打动人的艺术表现。这篇散文,对秋景的描绘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是却深入人心,作者将生活的底片稍加点缀,用大自然赋予北平秋天的各种魅力衬托秋的色调,让这幅秋景图更加和谐,将一幅故都的秋景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作者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六、独特的语言表达

(一)对比托情

本文采用了一种对比的写法,将北平的秋天与南方的秋天做比较。北方的秋天与南方的秋天是截然不同的,南方的秋天虽然不像北方的秋天一样给人以悲凉之感,但是也不像北方的秋天那样,南方是有活力、有生机的,但是北方却是一片肃杀。郁达夫将两个季节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南北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南方和北方秋季的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秋天的喜爱之情。

作者刚开始就说了北方秋天的特点“清、静、悲凉”,为整篇作品的情感打下基调,然后拿江南的秋天做了对比,认为江南的秋天是“植物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觉到一点点清凉”,所以,“秋的味,秋的色,秋天的意境和姿态”,只有北方人才可以感受到,也只有北方人才能“看得饱,吃得透,享受十足”。这是一种对比,“对比”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可以实现作者情感的抒发。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作者将自己对“秋的认识”和“秋的情感”推到了“饱”“透”“十足”的境界,从而达到一种较深层的意境。更为重要的是,郁达夫将这种情感渲染得更加深入,并在开头和结尾进行呼应,这样的反复使情感的流露更加强烈。特别是南方的秋天和北方的秋天相比,显得更加无色无味、无感觉了。“秋的味,秋的色,秋天的意境和姿态”确实相差很大,北方秋天“清、静、悲凉”的特征就更加明显了。经此一对比,整篇文章的感情便有了“升华”之感。

(二)诗一般的语言

全文语言优美,其中尤其是大量的修辞,让人读起来如同一首诗一般。郁达夫的散文,大多带有浓郁的个人情感。文中采用了大量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含蓄隽永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充分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将故都的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句子有的本身就很美,经过作者加工、修饰后更具一番情趣。这些句子读起来不但没有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反而有种沁人心脾、心旷神怡之感。

比如,“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在这些句子中,作者把景物比拟成了人,让人感觉到景物是如此的美好。这些句子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故都秋景的独特之处,还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秋景的热爱之情。运用修辞手法,既使文章语言优美,又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都的秋》将秋天的“清、静、悲凉”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这情是浓浓故乡情、拳拳爱国情;这悲凉也是作者遭遇和心境的写照,也是对国家兴亡的一种感慨。而这一切,都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动荡给作家心理造成的一种阴暗和痛苦。郁达夫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都来自他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和思考。于作者而言,在这故都的秋天里,他找到了身心的栖息地。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秋景郁达夫北平
摄影·美好安徽
北平的秋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秋景
贵人
画秋天,写秋景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想北平
羊艾茶园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