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遨游诗意之境

2024-04-29 13:37:44贺中
青岛画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水墨诗意青岛

贺中

于“云上海天”逐云浮浪,极目远眺,更感人之渺小,光阴之飞逝。若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不如以梦为马,去追寻,去腾飞,哪怕是大梦一场。

于2024年伊始,一场名曰“以梦为马”的艺术展览在青岛云上海天启幕。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隋建国阐释说:“以梦为马”源自诗人海子的一首诗。这首诗深刻表达诗人对祖国和故土的眷恋。以此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意在表达离开青岛外出闯荡的青岛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与思念,是极具意义的。于梦中乘马驰骋,于梦中回归故乡,这是每一位青岛籍艺术家的期盼,也是每一个青岛游子的期盼。

展览中,四位在青岛出生的当代艺术家于凡、魏青吉、刘文涛、臧坤坤,用不同观念、媒介、风格、思潮、材质、形态及呈现方式,呈现了新一代青岛出离者时隐时现的文化身份寻觅与持续不断的价值创造成果。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的艺术創造与诗人的吟诵,同为时代的幽深洞穴中飘摇欲灭的火把,向大梦中的人们转述着无声的箴言。

正如艺术家刘文涛所言:艺术家就是今天的诗人,艺术创作本身对作者来说是呼吸之于生命,他与作品之间也是一种呼吸的关系。刘文涛创作的“线条”世界,似充满魔力的磁力场,随着线条的排列和重叠,疏与密的渐变,人的思绪和感觉会不自觉地陷入进去、安静下来,那或许是对光的追寻,对当下的感知,对生命的顿悟,于简单重复中禅意自现。

艺术家于凡,则用雕塑塑造诗意,将“既有之物”堆叠搭建成无面貌的“难以描述之物”深居简出的他如金庸小说里潇洒的侠客,将随手捡拾的树枝蘸着石膏用布匹和丝麻缠绕起来,赋予色彩、堆叠组合,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诗意。于凡正处于个人艺术转折的交接处。自1990年代开始,他从带有波普戏谑的自我形象塑造,逐步演化为对于身边亲友和大众熟悉人物的刻画。展出的部分作品中,透着瓷质光亮的喷漆着色,将人物雕塑通常的表面细节统统去掉,只留下一种整体带有色彩的形状连接,似乎还差一步就从立体图像跳至轮廓符号本身。

“艺术家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反射,我这面镜子是一面什么质量的镜子,是一面平滑度如何的镜子,我觉得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艺术家臧坤坤如是说,他将日常生活折射到艺术中,使得视觉呈现“律诗”般的韵律节奏。他的创作元素均取材于平常生活,露天健身器材、路边小广场上矗立的不锈钢宣传栏、为人工植草预留出空洞的水泥砖、人行道上的下水道井盖等,均化身为挂在墙上既虚幻又实在的物象,使得画面内的符号与生活实物形成荒谬的对应,引导观看者不得不直接面对生活中的不堪现实。这使得画面的多彩的幽默背后透出些许“黑色”。

同样对“黑色”情有独钟的还有艺术家魏青吉,他被视为中国“实验水墨”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我要在我的作品里面体现我的存在是一个艺术创造在场的一种体现,我要在今天生存的现实里面发出声音来。”他说。他善于用黑至几乎没有层次的笔墨,有时候也用浓烈的色彩,在画面上呈现简洁到近乎符号般的形象,从中会觉察出一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水墨媒介所少有的市井视角与文人精神的纠缠与混合。魏青吉拓展了水墨媒介全新可能性的实践,体现出了一种艺术家个体言语对于母体语言的至深关切。

展览学术主持、艺术批评家李明评价说:“以梦为马的这个展览呈现给观众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四个参展艺术家各有不同,我们在不同之间发现差异性,发现美,发现每个独立个体对生活的认识和呈现,我们在不同之间获取对未来世界探知的更多的可能性。”

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作为青岛黄金海岸线最高的文化地标,在呈现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以及精美艺术品的同时,不仅紧跟时代的发展以及艺术观念的革新和突破,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据悉,展览将一直持续至2024年3月10日。

猜你喜欢
水墨诗意青岛
诗意地栖居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冬日浪漫
水墨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 02:28:14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10
泼尽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被耽搁的诗意
中国三峡(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青岛明月申牌?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