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济南的冬天》是初中语文七年级的一篇文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好对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济南冬天的魅力,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设计理念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为此,在对本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知,在感知中获得理解,在理解中进行欣赏,在欣赏中获得情感,在情感中获得知识的累积,在知识的累积过程中获得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其学习语文的方法仍然停留在小学时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改变学习思维。在之前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一定和景物描写相关的文章。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学场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感知其中的语言运用方法,真正让语文走进生活。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2.梳理文章行文脉络,掌握老舍的景物描写方法。
3.对文章语言进行揣摩,了解作者使用的生动语言。
4.通过对文章写法的学习,组织片段写作练习。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济南的冬天》中使用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展现出济南冬天的特征;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明确在撰写散文时,如何实现情景交融;对本篇文章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老舍文章中语言的精美性,从中感受生命情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大自然的曼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予以表达,例如,画家可以利用色彩和线条、音乐家可以利用音符、文学家可以利用文字。冬季时,人们对北方的印象就是寒风凛冽,但是在文学家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是温情的、美丽的、温馨的、可人的,十分具有诗情画意。那么,济南的冬天和北方其他地区的冬天有哪些不同?到底哪里美?让我们一起通过《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跟随老舍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温情”。
(二)品读课文——发现美
在课文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时需要正确把握语调、语气,并做出适当的表情,例如在读到“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时,需要面部含笑。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教材中本来没有声音的文字变成具有声音的语言,让静止的情感成为学生的真实情绪,并通过大声诵读,展现出语文的美,让学生进入课堂情境,进而受到文章优美语言的熏陶。教师可展示罗丹的名言:“美处处都有,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现。”让学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大自然去发现其中的美感。
教师:请大家将你们觉得美的或者是文章中比较喜欢的文字画出来,并再次进行诵读,或者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朗诵给其他成员听,推荐小组代表,在班级中进行诵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可以展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其中的美,掌握作家的情感。除了可以让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可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还可以展现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
随后,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假设你是小导游,要为来济南旅游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有多美丽,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展开介绍?”本节课程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创设导游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掌握文章行文脉络,明确具体内容,并发散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学生了解到品味词句需从感知课文着手,可以为后续的课文研读奠定基础。
(三)研读课文——欣赏美
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多个维度着手。例如,教师可以进行评析示范。老舍的语言表达功力十分深厚,文中使用了大量精彩的比喻、拟人词句。
教师: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段落,撰写评价,并说说你有哪些感受,为什么喜欢。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已经对自己喜欢的文字进行了评价,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大家在评价时,需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此时,教师可以将提前写好的“薄雪覆盖小山图”评析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展示,以作参考。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时体会最深刻的段落撰写为评析文本,并通过表1进行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行为,不应该让教师全盘替代,让学生的阅读实践缺位。而是需要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从中获得自己的体验,进而感受语言的表达,从中获得思考及感悟,进而受到语文熏陶,享受语文表达出来的美,这一环节需要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大量拟人和比喻手法,在学生评析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老舍是如何通过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表达出济南冬天不一样的境界。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确修辞的手法如果替换成普通的表达手法,是否会存在表达效果的差异性,让学生对拟人、比喻写法的好处进行仔细揣摩。例如:
小组A:冬天,这圈小山好可爱,好像是让济南变成了小婴儿,摇篮仿佛正在说:“你们放心吧,这里非常暖和。”
小组B:山围绕着济南,让济南的冬天非常暖和。
小组A:阳光照在山腰上,薄雪仿佛害羞的姑娘,脸颊露出了淡粉色。
小组B:马上日落,阳光照在山腰上,雪有点粉色。
小组A:天气越晴朗,水藻的颜色就越绿,就凭水草的绿色,水不忍心冰冻,何况那些随风飘扬的垂柳在水里还要照镜子呢?
小组B:天气越晴朗,水藻的颜色就越绿,水不会结冰,柳枝倒映在水里。
这样的写法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小组A通过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比作摇篮,用于突出山景的秀丽。同时也依托拟人手法,表达出济南冬天的温情,仿佛济南的冬天在母亲的怀抱里受到了抚爱,十分温暖。大山低声哼唱摇篮曲,更加展现出了冬天的温暖及舒适。而小组B通过这种非常直白的叙述方法,难以展现出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小组A将夕阳比作害羞的姑娘,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秀丽,阳光和薄雪交相辉映,让原本没有生命的冬天变得更加活灵活现。而小组B的描写方法则没有了美感。
小组A将水藻和垂柳进行拟人化,让水藻和垂柳变得更加可爱。同时,“不忍”本来是用于表达人的情绪,而运用在水的描写过程中,可以让水拥有生命之质感,同时也展现出了济南冬天的特殊。虽然未直接写出济南的冬天有多暖和,但是能从中体会到温情,这样的写作方法十分传神。
随后组织学生进行体会及反思,让学生思考,老舍在对济南冬天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很多句子都能够透露出作者的赞美,想一想,在老舍的眼中,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最美的。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与老舍以及济南冬天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资料交换。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了解到老舍曾在济南高校任职,对济南本身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老舍通过文字挥毫笔墨,寫济南的冬天、大葱、洋车,并写出了一系列的散文。通过这一探索过程,学生发现,之所以在老舍的笔触下,济南的冬天如此美,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十分热爱。为此,在文章撰写过程中需要融入现实生活,只有观察生活、享受生活,才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利用好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景会更美,情会更真。
(四)课后作业——创造美
如果学生喜欢写作,可以让学生利用文字写出家乡的景物;如果学生喜欢绘画,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描写出家乡之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表达,可实现寓情于景。
这样的课外作业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让学生进行写作,可以通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展现出对家乡的热爱;而让学生进行绘画,则可以实现语文和美术的学科融合,让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基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开阔个人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中获得更多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作业完成过程中,陶冶个人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并加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散文,充满诗情画意。在撰写该文章时,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的“温情”特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独有的动人雪景。
在本次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思考、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在课程设计上,按照导入新课、品读课文、研读课文、课后作业这四个步骤来推进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进行朗读,展开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尤其是在“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没有给学生太多限制,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探究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体下来,教学环节设计相对流畅,基本落实教学目标。但是在语言品读上做得还不够到位,没能做好示范。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优化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方法、重朗读。重方法主要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品味时,做好示范性教学,让学生了解需要基于什么样的角度对句子展开品味。重朗读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更深层次的阅读,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体会语文的本色之美。
综上所述,《济南的冬天》作为老舍撰写的著名以景物为主的散文,其主要使用的是借景抒情手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景物描写方法、词语等进行赏析,更需要让学生依托对文章的分析,透过本质,感悟作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保障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在掌握实际学情的条件下,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加强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来宾市实验学校)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