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团委
哈尔滨工业大学共青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传承好“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赓续哈工大人许党报国的红色基因,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更多“打开方式”,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
哈工大共青团坚持以点帶线、以线促面,通过专家讲授、团校培训、朋辈引领、团支部研讨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年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名师引航,拓展学习纵深。构筑涵盖名师大家、产业专家、大国工匠等的校内外合力育人共同体,引导哈工大团员青年学生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找准方位、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强基培优,深化认识领会。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引领学生骨干坚定理想信念,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导向更加凸显,2023年重点领域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为哈工大学子的崇高选择。朋辈引领,激发“链式效应”。坚持用身边人引领身边人,组织学生典型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五四表彰等重大仪式“现身说法”,通过“青春的选择”等20余场先进事迹报告会“组团分享”,通过“追光”系列专访等30余部系列报道“在线引领”,“英雄辈出、先进涌流”的哈工大现象高位延续。凝心铸魂,增进思想认同。组织全校团支部赴学校博物馆、航天馆开展学习研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哈工大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和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内涵,以青春力量勇攀科研高峰。
哈工大共青团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协同社会资源,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滋养。
讲好与国同行故事。邀请冬奥冠军张虹、羽毛球世界冠军陈金、“当代雷锋”郭明义、军地青年典型等走进校园,与师生共话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校园文化育人。优化“艺术展演+社团培育+思政育人”模式,组织开展国庆游园会、传统文化节、少数民族文化节、“航天日”系列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适宜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真正让红色文化融入青春血液。构建红色浸润场域。在一校三区创新设计推出“祖国以光”“卫国镇海”“红色孕育”等15个红色教学点,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策划建设全国高校首个在主要城市核心商业区的大学品牌形象展示平台“哈工大中心”,与校博物馆、航天馆连点成线,共同构成沉浸式红色校园文化。拓展社会育人空间。哈工大共青团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互联互促,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边防哨岗、纪念馆见学研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环境学院马军教授带领青年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
哈工大共青团高度重视学用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各环节,为学生搭建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大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切实在生动实践中将理论学习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工作实效。
探访尖端,矢志科技报国。哈工大共青团打通本研实践环节,立足学科、围绕强国建设打造本研一体化交叉学科实践团赴发射中心、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研学,让青年学生在躬身力行中砥砺强国之志。教育扶智,服务乡村振兴。连续21年选派532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开展青春接力,服务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让青年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感应时代脉搏、奉献热血青春。卫国戍边,筑牢国防长城。哈工大共青团持续增强青年学生国家安全和国防观念,组织开展16公里军事拉练、赴国防部观摩例行记者会、体验边防训练,带领同学们领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壮阔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励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深入基层,投身社会服务。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凝聚300名师生成立志愿服务队,12次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尚志市一面坡镇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胸怀“国之大者”,树立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