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团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形成爱国主义实践教育“三融入”工作机制,持续推动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常态化、品牌化、内涵化,切实引导团员青年弘扬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着力培养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题教育全覆盖。四川大学团委构建经常性、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三会两制一课”,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建团百年为契机,组织校院两级团组织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升国旗仪式、“初心向党”庆祝建党百年“7+1”系列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等,实现全校6万余团员青年全覆盖。
重要时间节点全贯穿。深入挖掘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内江姐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英烈碑以及校外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均开展祭奠英烈、主题演讲、升国旗仪式等各类实践活动3000余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使爱国主义成为青年学生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打造爱国主义文化育人品牌。四川大学团委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川大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着力打造“陌上花开”国学月、“古韻川大 流彩江安”体验活动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项目,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体验、主动实践、主动诠释的转变,真正让国风、国韵、国潮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在润物无声中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教育部网站报道,获评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构建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载体。依托青年讲师团、“蓉耀青年”宣讲团、“青马工程”弘毅班成员等深入班级、寝室、中小学、城市社区等,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主题宣讲600余场,覆盖6万余人,其中“红动1小时”实践活动获得教育部、中宣部等的高度肯定以及《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专题报道。与新华社共同制作“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节目6期,打造“信仰的力量”微团课视频6期、“宣贯新思想 青马学员说”微宣讲视频7期,用一堂堂爱国主义教育“云课”,将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深沉的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不忘初心使命。四川大学团委聚焦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主线,分层分类组建团队,依托井冈山、延安、邓小平故居等19个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年均组织3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开国元勋故里行、革命遗址参访、老区发展调研等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用实际行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厚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勇担时代责任。立足西部、服务地方,搭建沉浸式、情景式、产业转型、体验式实践育人平台,鼓励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每年近3万名师生围绕乡村振兴、扶贫脱贫、产业转型、文化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双创项目对接和志愿服务工作,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并将社会实践成果运用到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把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以报国之行践行爱国之心。四川大学团委连续6年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