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2024-04-29 04:10刘艳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词汇素养语言

刘艳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倾向以课时为教学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然而单课时的教学设计面临一些困境,如教学内容有限,教学活动单一,知识点缺乏,学生能力难以有效提升等。为了避免以课时为教学单元的局限,教师可从单课时设计走向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时,教师应以教材中整个单元为单位,认真研读单元内容,探究单元主题,以主题为线索对单元内容重新整合,丰富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环节,综合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深化学生思维能力,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将从探究单元主题、串联单元内容、挖掘单元主题三个方面,聚焦单元整体教学,探索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探究单元主题,紧扣主题线索

英语大单元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单元主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该主题下提高语言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同时深化主题,渗透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内在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开展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前,教师要分析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确定单元主题。有画面、有情节的单元主题不但能帮助学生构建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教师深化教学,让教学层层递进。

开展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先理清单元主题,根据单元主题设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学生从该单元中要掌握的词汇、语法,要培养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然后分析教材内容,整合单元知识,将各个板块的内容根据课时教学目标串联起来。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水平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中都应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根据课时教学目标,紧扣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主题的深化和教学的顺利实施。

例如,在教学外研社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1”前,教师对单元主题进行探究,并且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为“旅游景点”。该单元主要教学活动包括:(1)学习如何介绍景点的明显特征;(2)学习如何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此外,单元板块内容中包含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时,教师应紧扣单元主题、整合单元内容。首先,“旅游”的单元主题教学为学生构建了真实、熟悉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激发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旅游经历;在“旅游”的主题下教师开展词汇和词组教学,如elephant、postcard、monkey、beautiful、in the west、tell me more about等,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其次,在“旅游”的主题下,教师引导学生听关于旅游景点的材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而且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深入。同时,在该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创作、联系自身实际,运用特定句型进行角色扮演,介绍相关旅游景点。教师紧扣“旅游”主题,以其为线索组织多样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了有系统、有逻辑、有框架、有主题的课堂教学。

二、串联单元内容,培养语言能力

當前,英语教材都以不同的教学单元为单位进行编写,各个单元有不同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主题,在各单元中设置词汇、阅读、听说等培养学生不同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多数教师根据各单元的不同部分进行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听说教学等,将听、说、读、写等英语语言能力相互割裂,分别开设课堂教学。然而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割裂的,如学生学习词汇时,要求学生能在听力内容中识别出该词汇,并且能理解词汇在语境中的意思,还要求学生能运用该词汇表达观点。由此可见,对词汇的深入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都不能分割开。相应地,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同样与其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息息相关。因此,英语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明确这一点后,基于单元主题和课时目标,整合单元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但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综合进步,也能提高单元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学外研社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2”中的“Unit1”时,教师分析单元主题,确定主题为“Chinatown”,教材中该单元的内容包括Look、lis‐ten and say, Listen、read and act out, Listen and say、Practise四个教学板块,教师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多种语言表现形式,使其有逻辑、有层次地展现在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提取整合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初步了解Chinatown。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听关于China‐town的材料,鼓励学生比较Chinatown in New York和Chinatown in China的区别,并且运用阅读材料中的表达框架“There are/is...”进行口语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听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对纽约的唐人街有了深入了解。通过比较,学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学中,教师融合了学生的听、说、读的语言能力,随着教学逐步深化,培养了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在英语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以主题串联教材内容,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不但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而且能促进主题的深化。

三、深入挖掘单元主题,深化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系统地、有逻辑地逐渐深化课堂教学,使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英语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教师沿着主题深入探索,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内涵,并且结合自身经验和个性化经历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创造创新,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以人文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的人文内容,指导学生对人文主题进行挖掘,也可以在教材原内容的基础上补充新的人文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对比,在对文化有了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有利于其提高学习语言知识的效率,也能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教学外研社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4”中的“Unit1”时,单元主题为“节日”,教材中介绍了感恩节、国旗日、圣诞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中的表达框架介绍中国的节日,比较中西方节日的不同。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主题中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表达观点,培养了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学生在比较中西方节日的过程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便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同时帮助学生在文化差异中升华认识,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了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大单元教学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深化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之,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探究单元主题,以单元主题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实际能力,要紧扣主题线索,设计课堂教学、串联单元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深入挖掘单元主题,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差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践中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金灿)

猜你喜欢
词汇素养语言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语言是刀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