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陈光福
【摘要】 目的 对酵母样真菌抗真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集铜仁市人民医院从2020年1月—2022年6月根据常规培养方式培养出344株酵母样真菌进行MIC药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标本来源类型、科室、不同种类酵母样真菌的分布情况,对主要酵母样真菌的药敏性进行分析。结果 培养出的344株酵母样真菌标本来源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23.55%)、神经外科(15.12%);标本类型主要为尿液标本(56.69%),其次为分泌物标本与切口分泌物标本(均12.21%);酵母样真菌种类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9.83%),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2.97%)、克柔假丝酵母菌(14.83%)、热带假丝酵母菌(9.88%)。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应当对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的患者及中老年患者加强酵母样真菌感染的预防,尤其是对尿路感染的预防。不同种类的酵母样真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有所不同,酵母样真菌MIC药敏试验对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酵母样真菌;最低抑菌浓度药敏试验;耐药性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5-0091-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519;R446.5
真菌感染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真菌感染多为侵袭性真菌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病,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中更容易发生,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与致死性[1]。酵母样真菌是侵袭性真菌病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酵母样真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由于其外观类似酵母型菌落,被称为酵母样真菌。据相关报道显示,全球每年因侵袭性真菌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160万人。念珠菌(即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真菌病发病率为0.50%~0.69%。在我国住院患者中,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住院患者增多。老年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具有长期用药史、导管滞留等多种特殊情况,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风险增大。本研究采集了铜仁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2022年6月培养出的344株酵母样真菌进行MIC药敏试验分析,对其分布特征与药物敏感性特征进行分析,以有效防治侵袭性真菌病,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相关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铜仁市人民医院从2020年1月—2022年6月根据常规培养方式培养出的344株酵母样真菌。
1.2 方法
仪器设备:梅里埃VITEK2全自动鉴定仪、梅里埃ATB-FUNGUS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安图生物念珠菌显色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37 ℃恒温培养箱、比浊仪、移液器、旋涡混合仪。
培养方法:挑取平板上培养不超过4 d的纯菌落,用质量分数为0.85%的氯化钠溶液制成2 McF的菌悬液。用移液器取20 μL菌悬液到ATBF3培养基的安瓿中,用吸管混匀。用移液器在每个杯状凹槽中加入135 μL混匀的ATB F3培养基。盖好试条盖子,置于湿盒。(35 ±2 )℃培养,念珠菌属培养(24±2)h,新生隐球菌培养(48±6)h。
结果判读:在黑暗背景下进行肉眼判读,对每1个抗真菌药物,从低浓度开始,与生长对照杯状凹比较,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记录完全抑制生长的浓度为MIC,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与生长对照相比生长量有明显的减少(80%抑制)的浓度可作为这些抗真菌药物的MIC。S为敏感,I为中度敏感,R为耐药。
1.3 观察指标
统计标本来源类型、科室、不同种类酵母样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酵母样真菌的药敏性。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情况
标本来源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见表1。
2.2 标本来源类型分布情况
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标本,其次为分泌物标本与切口分泌物标本,见表2。
2.3 标本来源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标本来源患者的年龄集中在39~74岁,见表3。
2.4 标本不同种类酵母样真菌分布情况
标本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最高,见表4。
2.5 主要酵母样真菌的药敏性分析
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见表5。
3 讨论
3.1 酵母样真菌MIC药敏试验的优势
抗真菌感染疗程长,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多,治疗方案设计不合理可出现耐药和肝肾功能减退,因此真菌药敏试验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K-B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MIC药敏试验能够获得较精准的药物浓度,为抗真菌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为遏制真菌耐药提供依据。在临床用药中,抗感染药物在患者体内需要达到的浓度不能低于MIC值,才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MIC值越小,则反映药物对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越强。微量肉汤稀释法是检测病原菌MIC试验中的常用有效方法,其检测准确性较高[4]。在一些研究中,将微量肉汤稀释法的检测结果作为标准,用于對新检测方法检测效能的分析[5]。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MIC药敏试验。
3.2 标本来源分布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培养出的344株酵母样真菌标本来源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与神经外科,其占比分别为23.55%、15.12%,说明铜仁市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与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酵母样真菌感染。刘宝等[6]的研究显示,分离得到的酵母样真菌主要来自住院患者的检测标本,其中来自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标本最多,与本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重症医学科与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通常自身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病原菌的侵袭,且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侵入性操作较多,如吸痰、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管、留置引流管等,会进一步增加病原菌侵袭风险。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存在的手术切口也是引发感染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提示铜仁市人民医院应当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患者的感染预防。此次研究显示,酵母样真菌标本来源标本类型主要为尿液标本,占比为56.69%,其次为分泌物标本与切口分泌物标本,占比均为12.21%。程鹏等[7]的研究显示,酵母样真菌标本来源主要为血液标本,其次为引流液、穿刺液等,与本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收治病种的差异有关。铜仁市人民医院酵母样真菌标本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与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这类患者多因昏迷、尿潴留、尿失禁等需要留置尿管,故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增加。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较少,这可能与医院一直重视对患者的肺部感染预防有关,也反映出该院对患者的尿路感染预防工作欠缺,还需加强、改进。本次研究还显示,酵母样真菌标本来源患者的年龄集中在39~74岁,表明酵母样真菌感染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中。中老年患者相比青年患者疾病通常更为严重,机体受到的损伤更大,而且中老年患者通常存在多种疾病合并的现象,治疗措施增多,侵入性操作随之增加。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应当加强对中老年患者的酵母样真菌感染预防。
3.3 不同种类酵母样真菌分布及药敏性
本次研究中,酵母样真菌种类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为39.83%,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占比分别为22.97%、14.83%、9.88%。高振祥等[8]、范欣等[9]的研究中,均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占比最高,证实白色假丝酵母菌是引起真菌病的重要病原菌。在本次研究的药敏性分析中发现,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上述研究结果与赵董强等[10]、吴春芳等[11]的研究结果有不同之处,表明在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医院感染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特征存在差异,提示临床应当积极做好菌株鉴定与药敏性试验,根据实际检测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性霉素B对整体的酵母样真菌感染治疗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铜仁市人民医院酵母样真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5-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在不同酵母样真菌中所产生的药敏性存在较大差异,故在临床上需要针对具体的感染菌种选择性用药;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对整体的酵母样真菌感染治疗均出现较高的耐药性,且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存在固有的敏感性低的现象,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在酵母样真菌感染治疗中应当避免使用这2种药物。
3.4 针对本次研究提出的建议
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是酵母样真菌感染的高发科室,且酵母样真菌感染容易发生于尿路系统中。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尿路感染的观察和预防,对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减少感染的发生。尿路系统感染早期无典型症状,尤其昏迷、意识障碍等患者无法主动表达自觉症状,使尿路系统感染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做好对引流尿液的观察和送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降低酵母样真菌感染对患者健康的危害程度。
一旦经检查发现酵母样真菌感染,应当积极采取抗真菌治疗。由于获得菌株鉴定、藥敏试验结果的等待时间较长,为积极控制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进一步发展,可根据既往的相关经验总结,通过患者的原发疾病情况、疑似感染发病部位等推断最可能出现的病原菌,给予抗真菌经验治疗。比如根据本次研究的统计结果,可在等待药敏试验结果期间给予对整体酵母样真菌感染具有较好敏感性的两性霉素B。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抗真菌的用药方案。
严格按照药物剂量规定用药。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剂量,但要考虑抗真菌药物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应选择联合用药方案,通过控制不同种类抗真菌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是铜仁市人民医院较容易发生酵母样真菌感染的2个科室,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为主,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中;不同种类的酵母样真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有所不同,酵母样真菌MIC药敏试验对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单明珠,颜鸣菊,朱作斌,等.2007—2019年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布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174-179.
[2] 栗方,李志荣,赵建宏,等.2016—2017年河北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5):257-263.
[3] 李若瑜.侵袭性真菌病流行现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36(10):21.
[4] 张丽,王贺,肖盟,等.Etest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属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34(4):67-70.
[5] 李颖,王贺,张戈,等.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15(4):197-201.
[6] 刘宝,江滟,万珊,等.2016—2021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侵袭性酵母样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7(5):542-546.
[7] 程鹏,苏丹虹.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相关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5):469-471.
[8] 高振祥,陶凤蓉,骈亚亚,等.北京医院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6):338-341,373.
[9] 范欣,郭莉娜,杨洋,等.侵袭性感染酵母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0,15(1):10-14.
[10] 赵董强,王彦,杨雪芹,等.2015—201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真菌患者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8):1723-1727.
[11] 吴春芳,林养,林荣华,等.285株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57-59.
(编辑:徐亚丽)
作者简介:陈 佳,女,本科,副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