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梅 杨鸥 周理强 李旺 许国凤 周铭涛
【摘 要】 目的:观察地瓜子醇提物的镇痛、抗炎、镇咳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氨水致咳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地瓜子醇提物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能减少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地瓜子醇提物24 h内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0.61 g/kg·bw(相当于生药8.05 g/kg·bw)。结论:地瓜子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镇咳作用但有毒。
【关键词】 地瓜子醇提物;镇痛;抗炎;镇咳;急性毒性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3-0021-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3.zgmzmjyyzz202403005
Study on Analgesic Effect,Anti-inflammatory Effect,Antitussive Effect and Acute Toxicity Test of Alcohol Extract from Semen of Pachyrhizi erosi
ZHAO Chunmei YANG Ou ZHOU Liqiang LI Wang XU Guofeng ZHOU Mingtao*
Yunnan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Innovative R & D Center of Yunnan Baiyao Group /Key Laboratory
of Yun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ional Drug Innovation Enterprise, Kunming 6501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 antitussive effect, and acute toxicity of alcohol extract from semen of Pachyrhizi erosi.Methods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mouse acetic acid writhing method,mouse xylene ear swelling,The antitussive effects of the drugs on mice were observed by the method of ammonia media cough.and acute toxicity test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ethanol extract from semen of Pachyrhizi erosi could decrease the number of writhing reaction induced by acetic acid,decrease the ear swelling of mice induced by xylene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cough in mice induced by ammonia.The LD50was 0.61 g/kg·bw(equivalent to crude drug 8.05 g/kg·bw).Conclusion The study presents alcoholic extract from Semen of Pachyrhizi erosi has obvious 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tussive Effect,with high toxicity.
Keywords:Alcohol Extract From Semen of Pachyrhizi Erosi;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Antitussive Effect;Acute Toxicity Test
地瓜子又名地蘿卜子、地瓜米,为豆科植物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 的种子。外形很像普通豆荚,常被误食而中毒。我国南方均有栽培,滋润而甜。文献中常有误食地瓜子中毒的报道,而对地瓜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现代研究报道较少[1-10]。地瓜子和叶除含有鱼藤酮外,还有其他有机化合物成分,如豆薯酮(Erosone)、豆薯素(Pachyerhizid)。其所含豆薯酮、鱼藤酮等成分,统称为类鱼藤酮,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对呼吸中枢有毒害作用。而鱼藤酮是神经毒,主要兴奋延髓中枢,中毒后能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和惊厥。继而发生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麻痹[1]。文献[11]记载地瓜子具有止咳平喘、清火解毒、杀虫的功效。为了证明其止咳清热、清火解毒的功效,本文对其进行了镇痛、抗炎、镇咳药理作用及初步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药物复方甘草片(批号:110334-04)。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片,批号:BJ10778,Bayer Schering Pharma)。冰醋酸(批号:020112,天津市天达净化材料精细化工厂);二甲苯(批号:20090831,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氨水(批号:150324,四川西陇化工有限公司)。地瓜子采自建水县,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资源室鉴定,标本保存于本所资源室。
动物SPF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 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粤)2013-0002。小鼠分性别饲养于空调实验室内,室温(25±2)℃,相对湿度40%~70%,喂颗粒标准饲料,自由饮水和摄食。
2 方法
2.1 制备方法 地瓜子醇提取物,由本所天然药化室提供,70%乙醇提取3次,减压回收,干燥。黄色粉末,提取率为7.58%。使用时用纯水配制。配制地瓜子醇提取物浓度为5 mg/mL及10 mg/mL供药效试验使用。药效试验给药剂量以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依据确定。
2.2 镇痛试验[12] 取小鼠48只,体重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6只,组别及剂量如表1,按照表1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给药容积为20 mL/kg。末次给药后45 min,小鼠腹腔注射0.62%冰醋酸0.1 mL/10 g/只,立即记录15 min内的扭体反应(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抬起反应为准)次数,并计算其抑制率。
抑制率=(扭体次数(空白对照均数)-扭体次数(给药均数))/扭体次数(空白对照均数) ×100%
2.3 抗炎试验[12]选用18~22 g小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6只,分组及给药情况见表2。各组均预先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4 d,对照组灌服等容量纯水,各组灌胃容积均为20 mL/kg体重。末次给药后30 min,各组小鼠于右耳两面均匀涂抹二甲苯0.05 mL,左耳不涂为对照。致炎后1 h脱颈椎处死动物,用直径6 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取耳片称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
抑制率=(耳肿胀度(空白对照均数)-耳肿胀度(给药均数))/耳肿胀度(空白对照均数) ×100%
2.4 镇咳作用研究[13]选用18~22 g小鼠48只,按體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复方甘草片组、地瓜子醇提物低、高剂量组。分组情况见表3,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灌胃30 min后,将小鼠放入有0.15 mL浓氨水的500 mL的玻璃烧杯内,观察并记录开始注入浓氨水后动物在烧杯内第1次咳嗽出现的时间 (潜伏期) 及 2 min 内咳嗽的次数,以此评价药物的止咳效果。
3 结果
3.1 镇痛试验 地瓜子醇提物以0.1 g/kg、0.2 g/kg(相当于生药1.32 g/kg、2.64 g/kg)的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 d,两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性疼痛,抑制率分别为:13.32%、47.78%,0.2 g/kg剂量组作用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详见表1。提示地瓜子醇提物具有镇痛作用。
3.2 抗炎试验 地瓜子醇提物以0.1 g/kg、0.2 g/kg(相当于生药1.32 g/kg、2.64 g/kg)的剂量连续灌胃给药4 d,能不同程度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两组抑制率分别为:23.11%、34.32%,0.2 g/kg剂量组作用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提示地瓜子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
3.3 镇咳作用 地瓜子醇提物以0.1 g/kg、0.2 g/kg(相当于生药1.32 g/kg、2.64 g/kg)的剂量灌胃给药5 d,能减少小鼠咳嗽次数,抑制率分别为34.78%、48.2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详见表3。提示地瓜子醇提物具有镇咳作用。
3.4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14]
3.4.1 正式实验 根据预实验的结果设地瓜子醇提物4个剂量组。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溶媒对照组和1.13 g/kg·bw、0.84 g/kg·bw、0.63 g/kg·bw、0.47 g/kg·bw地瓜子醇提物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禁食不禁水约6 h至6 h18 min后,各剂量组以40 mL/kg·bw给药容量灌胃给予地瓜子醇提物不同浓度溶液1次,溶媒对照组同法给予纯水。按40 mL/kg体重灌胃给予相应供试品1次,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后每天观察1次,连续14 d;于给药第3天、第7天、第14天称量体重;观察结束处死动物,大体解剖观察各动物脏器、器官的体积、颜色、质地等有无明显异常。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2.1 毒性反应 小鼠灌胃给予供试品地瓜子醇提物后,在4 h内出现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惊厥、抽搐、俯卧、翻正反射消失、角弓反张、运动失调、尿失禁。存活动物至给药第3天恢复。死亡动物解剖观察,多数动物出现肺充血、眼球浑浊现象。给药组动物的毒性反应见表4。
3.4.2.2 死亡情况 给药当天连续观察4 h动物死亡情况,以后每天观察1次,连续14 d,1.13 g/kg·bw剂量组给药当日出现动物死亡,给药当日死亡10只动物,给药后24 min出现动物死亡,共死亡10只动物;0.84 g/kg·bw剂量组给药当天死亡7只动物,第2天死亡1只动物,共死亡8只动物;0.63 g/kg·bw地瓜子醇提物剂量组给药当天死亡4只动物,第2天死亡2只动物,共死亡6只动物;0.47 g/kg·bw剂量组给药第2天死亡2只动物,共死亡2只动物;动物死亡时间及死亡数显示出随剂量的降低而减慢和减少,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
3.4.2.3 體重 试验期间,于给药第3天、第7天、第14天对各剂量组存活动物称重,存活小鼠体重均持续增长。
3.4.2.4 解剖观察 对14 d结束后脱颈椎处死的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观察,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子宫、精囊、前列腺、睾丸、胃、肠及胸腔、腹腔,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颜色、质地等,地瓜子醇提物各剂量组、溶媒对照组各小鼠器官均无肉眼所见异常。
3.4.3 评价 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地瓜子醇提物不同剂量进行24 h内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急性毒性试验,可见动物于4 h内出现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惊厥、抽搐、俯卧、翻正反射消失、角弓反张、运动失调、尿失禁。存活动物至给药第3天恢复。中毒症状和动物死亡数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死亡动物解剖观察,多数动物出现肺充血、眼球浑浊现象。试验结束对存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各组动物脏器、器官的体积、颜色、质地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中的Bliss法计算LD50,地瓜子醇提物24 h内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0.61 g/kg·bw(相当于生药8.05 g/kg·bw),95%可信限为0.52~0.71 g/kg·bw(相当于生药6.89~9.31 g/kg·bw)。提示毒性作用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神经肌肉、自主神经及眼毒性。
3 讨论
地瓜子是云南民间常用药。具有止咳平喘,清火解毒,杀虫的功效。地瓜子药理作用研究文献报道几乎没有。为了探讨和开发地瓜子的药用价值,对地瓜子进行初步安全性研究及药理研究。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地瓜子醇提物24 h内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0.61 g/kg·bw(相当于生药8.05 g/kg·bw),95%可信限为0.52~0.71 g/kg·bw(相当于生药6.89~9.31 g/kg·bw)。提示毒性作用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神经肌肉、自主神经及眼毒性。因地瓜子常被误食而中毒,该结果也为地瓜子的毒性提供了依据。地瓜子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性疼痛,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能减少小鼠咳嗽次数。表明地瓜子具有镇痛、抗炎、镇咳作用且有毒。实验结果为地瓜子将来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袁英源,朱爱仙,杨绍虞. 地瓜子急性中毒24例报告[J].江西医药,1983(3):25-27.
[2]戴丹萍. 地瓜子误食中毒1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2(2):56.
[3]范致远,郁慧杰. 以多脏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地瓜子中毒1例[J].中国乡村医药,2022(19):56-57.
[4]文燕,钟花琴. 地瓜子中毒1例[J].四川医学,1994(4):198.
[5]陈小芹. 抢救1例重度地瓜子中毒患儿洗胃的体会[J].九江医学,1995(3):189-190.
[6]贾杰,李培铨. 急性地瓜子中毒死亡二例报导[J].重庆医药,1974(2):59-54.
[7]韩凌. 地瓜子中毒1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1):948-949.
[8]吴惠民. 地瓜子可致中毒死亡[J].江西中医药,1985(1):26.
[9]廖志容. 食地瓜子中毒一例报告[J].中华护理杂志,1985(6):382.
[10]匡学富. 地瓜子中毒一例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65(9):838.
[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傣药卷[EB/OL].(2023-03-01)[2023-04-04]https://db.yaozh.com/zhongyaocai/8557.
[12]王宵其,苏亚雯,韦馨惠,等.小茴香茎叶水提液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2):1-4.
[13]李雪丽,韩旭,王金磊,等.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祛痰镇咳药效学评价及对肺组织Muc5AC表达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21(5):978-983.
[1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EB/OL].(2014-05-13)[2020-07-25]https://www.cde.org.cn/zdyz/domesticinfopage?zdyzIdCODE=0c935796de664b377759b4dcb6a2634c.
(收稿日期:2023-05-05 编辑:刘 斌)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项目(2012CG003)。
作者简介:赵春梅(1973—),女,汉族,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药理研究。E-mail:zhaocm427@aliyun.com
通信作者:周铭涛(1982—),男,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药理研究。E-mail:3694007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