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复习”把事情写清楚”

2024-04-28 16:10陈雅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事情习作目标

陈雅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将习作的复习抛之脑后,认为它相较于其他知识的掌握并不那么重要。实际上,习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新授实践过程中先“孕”,并在随后的巩固实践中“育”出成果。

写人叙事是小学阶段习作的重要类型之一,尤其是小学第二学段将习作重点设置在“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上,要求学生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就需要通过复习的梳理与复盘,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结合小学第二学段“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求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尝试与思考。

一、复盘教材,在梳理中明确复习目标

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与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在“看图画,写一写”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分别做到“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和“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生活万花筒”中要求学生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在第六单元的习作“记一次游戏”中要求学生写清楚游戏前的准备、游戏的过程以及游戏之后的感受和想法;在第八单元的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中则进一步明确“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我学会了     ”中,要求学生写清楚学习的步骤、遇到的困难和心情的变化等。

由此可见,教材中的习作要求呈螺旋式上升和逐步深入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进行深入了解,还要将其细化到各个学段的具体层次中,确保对整个教学体系有深入系统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明确复习的目标,与学生共同确定复盘的重点。

二、再次打磨,在发展中升级习作复习目标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盘和巩固时,学生已经完成了新授阶段的习作。这些习作是师生展开针对性复习的起点,教师不能忽视这一反映学生当时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成果。尽管这些习作在新授阶段已经多次修改和完善,看似已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显著进步,因此,当学生以现有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习作时,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例如,在四年級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的训练中,学生需要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然而,经过后续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要写好一个故事,还需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活动。因此,当重新审视这一单元的习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当时的目标定位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当下对叙事性习作的理解,对这一单元的习作进行重新调整和修改。

三、关注生活,在速描中促进习作素材的积累

教师可以利用习作复习时的创造性特征和元素,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应打通复习课堂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启动多维感官,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这就像画家随身携带的素描本,一旦发现值得描摹的场景和画面,就可以顺势画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最终练就发现美感和快速描绘的能力。

利用复习阶段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和捕捉习作素材。这种方式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学生可以用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替代长时间复习导致的思维僵化。学生通过积累素材,可以锻炼观察意识和甄别能力。第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多维感官能力,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学生会始终将“把事情写清楚”的目标铭记于心。第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每天进行简短的练笔训练,学生会把自己观察到的场景描绘出来,从而提升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同题共写,在模拟中搭建习作复习的实践平台

有的学生面对写作任务常常会陷入焦虑和迷茫的状态,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匮乏,对于未知的考试和习作要求感到恐惧,从而导致他们思维堵塞,最终陷入言辞混乱的困境。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让学生在习作时自如地进行思维表达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运用模拟的方式设计习作情境的练习,让学生在体验和经历现实中的环境,感受习作的内在思维逻辑,并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积极、愉悦的习作体验。同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一起进行同题习作的创作。通过这种形式参与复习和训练,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对比和辨析的对象,还可以在互读和互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方法交互。

仍以“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主题为例,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将新授阶段写出来的习作进行修改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创作。这不仅是上一环节目标定位的提高,还为同题模拟练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参加田径运动会为例,因为班级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工作,所以,教师可以在运动会后,开展以“我印象中的运动会”为主题的习作活动。要求学生以运动会为背景,选择最深刻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进行描述,写作时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将写作要点转化为实践,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从全局出发,对习作的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定位和调整。同时,教师应积极培养“温故知新”的教学理念,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让学生在习作教学中体验知识的再次生长,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事情习作目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把事情写具体
我们的目标
习作展示
一级浪漫
好事情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