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防御的“烽火台”

2024-04-28 01:17房裕东
科学大众(中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烽火台抗虫茉莉

房裕东

作为古代边防军事的重要通信手段,烽火台有接收、传递军政信息的重要作用。那么,当自然界中出现危险时,动植物该如何传递信息呢?动物一般通过摇尾、抓咬、奔跑、排泄尿粪、分泌信息素和鸣叫等方式来传递信息。植物虽然不能逃跑、不能鸣叫,但是它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让人们对植物防御机制和信号传导有了更多了解,还因此獲得一些意外收获。

抗虫物质和茶小绿叶蝉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地域广阔,茶叶种类繁多。“东方美人茶”是茶中精品,又名“椪风茶”“白毫乌龙茶”,主要产于我国台湾地区。

关于这种茶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一位茶农发现本应嫩绿舒展的茶树嫩叶上出现了很多褐色的斑点,有些还卷了起来。显然,这些茶树遭了虫害。不甘心没有收成的茶农将这些被虫咬过的“劣质茶叶”采摘下来,再以重发酵的方式将其制成茶,然后拿到茶行售卖。没想到,茶行的人试喝之后,发现相较于其他茶,这种“劣质茶”的茶汤更黄澄、清透,口感更醇厚、甘甜,而且散发着特殊的蜜香和果香。大赚一笔的茶农高兴地跑回家向邻居们炫耀,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觉得他是在吹牛。由于客家话管吹牛叫“椪风”,于是椪风茶的名声便不胫而走。后来,英国商人将椪风茶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看到冲泡在水晶杯里的茶叶上下翻飞,仿佛婀娜的美人在翩翩起舞,于是称它为“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茶之所以有着独特的香气和醇厚、甘甜的口感,与一种小虫密不可分。这种小虫名叫“茶小绿叶蝉”,是半翅目叶蝉科的一种昆虫。它们专吃茶树的嫩芽,被祸害过的茶叶嫩芽因为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叶片颜色会逐渐变得褐黄。此时,茶树的自我防御系统会迅速作出响应,合成并释放出一系列抗虫物质,以赶走茶小绿叶蝉,保护叶片。正是这些抗虫物质和茶小绿叶蝉的唾液阴差阳错地混合在一起,才成就了醇香可口的东方美人茶。

茉莉酸——植物点起的“烽火台”

在植物分泌的众多抗虫物质中,功能最强大的非茉莉酸莫属。茉莉酸是一种主要和植物防御反应相关的植物激素,因为最早是从大花茉莉的精油中提取而来的,故名“茉莉酸”。

1962 年,科学家发现,往健康的植物中添加茉莉酸后,植物叶片会加快衰老甚至脱落。所以,在早期研究阶段,茉莉酸一直被认为是植物“衰老的荷尔蒙”。1990 年,科学家法默通过对番茄的研究发现,茉莉酸对于虫害这类生物性刺激存在响应。1992 年,科学家科拉曼在研究中发现,在胚轴组织受损后,大豆体内会迅速积累茉莉酸及其类似物茉莉酸甲酯,同时启动3 个与损伤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这是茉莉酸第一次展露它作为信号分子的功能。从此以后,茉莉酸开始被科学家视为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防御首领”。

茉莉酸有抑制植物生长、花粉粒萌发,促进叶片衰老、气孔关闭和提高抗性等生理作用。更重要的是,茉莉酸还与抵抗病原侵染有关,是植物对外界伤害(如机械伤害、动物伤害等)和病原菌侵染作出反应、诱导抗性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研究发现,植物对于寒冷、干旱、盐胁迫以及病虫害等的抵御均在茉莉酸的“管辖范围”之内。可以说,茉莉酸就是植物受到威胁时点起的“烽火台”。当植物的生存受到环境胁迫时,茉莉酸会首先作出响应。然后,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会根据茉莉酸浓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不良环境。

五花八门的植物防御反应

为了更好地了解茉莉酸,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神奇的植物——南非茅膏菜。茅膏菜虽为植物,但它可不是“吃素的”。它的叶子会分泌出多糖黏液,一旦有昆虫被香甜的黏液吸引而爬上叶片与黏腺接触,整个叶片就会弯曲起来将昆虫完全包住。在昆虫无处逃生后,茅膏菜会分泌消化酶以分解猎物,最后摄取其中的营养物质供自己食用。

究竟是什么物质诱导茅膏菜叶片弯曲的呢?科学家推断,和植物防御息息相关的茉莉酸很可能参与了此过程。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将果蝇作为猎物以模拟茅膏菜的捕食过程,记录并发现茅膏菜叶片的弯曲度和其中茉莉酸含量变化的关系。实验显示,在捕到猎物3 小时后,茅膏菜叶片中的茉莉酸含量就大幅增加,而且这种现象仅存在于叶片卷曲的中段。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在没有猎物的情况下,仅外源施加茉莉酸,同样会触发茅膏菜叶片弯曲。以上实验证明,捕猎时,茅膏菜叶片的弯曲源于其内部茉莉酸积累触发的化学运动。

茉莉酸还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冻信号分子。外源施加茉莉酸能显著提高植物的耐低温能力;相反,阻断植物内源茉莉酸信号转导会导致植物对冻害敏感。所以,研究茉莉酸调控植物叶片衰老和抗冷性的信号网络,可以为培育抗逆优质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不过,目前关于茉莉酸与其他激素交互调控的研究还较少。

当遭遇虫害时,植物的反应主要有3 种:直接防御、间接防御、不防御。当虫害不太严重且植物认为依靠自身力量足以防御时,便会“以攻为守”,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或制造烟碱等天然化学物质以驱虫,或分泌多酚氧化酶以降低自身营养价值。当虫害比较严重且植物觉得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自保时,便会发出求救信号,借助外界的力量来保护自己——植物会合成、释放挥发性物质,以吸引昆虫的天敌来吃掉它们,从而间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无论是直接防御还是间接防御,都会消耗植物大量的能量,所以当受侵害部分的生长状态很差,甚至“奄奄一息”时,植物干脆选择不防御,它会将所有能量用在维持自身生长上,其他的就听天由命了。

文章来源:《百科知识》

(责任编辑:嵇刊)

猜你喜欢
烽火台抗虫茉莉
关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9711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的更正
烽火台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水中的茉莉
茉莉雨
茉莉雨
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的Bt抗虫基因转化芥蓝
茉莉情
茶树Bt和Cpti双价抗虫基因转化研究(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