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 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进一步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优化乡村振兴投入体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提升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的乡村建设水平,着力提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的乡村治理水平,努力把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73.8 万亩,产量不低于96 万吨。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强化粮食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确保病虫草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 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 万亩。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实现建、管、护、用全链条“一网统管”。启动新一轮全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实施分类管理。
落实30 万亩常年菜田约束性任务,巩固5 万亩绿叶菜核心基地建设。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8.5 万头,推广13 万亩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稳步推进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和域外农场建设。
在常态化执法监管的基础上,聚焦重要渔汛和重点时段,开展6 次“使命2024”系列专项行动,巩固长江上海段“四清四无”工作成效。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推进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依规划建设12 个现代设施农业片区。新建5.3 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基地建设,推广“楼房养猪”、水产工厂化生产等先进的养殖模式。加快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在重要农产品产业链上的应用。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50%,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32.5%。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继续实施“头雁”工程、“菁鹰”项目,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做优做强,新建10 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强农机、植保、农产品购销、供销农资服务等领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力争今年实现到位资金不少于250 亿元。持续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农业农村知名品牌产品。
积极推进种源农业发展。推进浦东新区、光明集团现代种业示范区建设。培育行业领先的特色优势种业企业,支持企业同业整合、优化重组,种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和执法,市区两级水稻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树立村庄经营理念,优化多元投入机制,全面建成第六批28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片区)。启动5 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同步遴选建设若干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期间建设15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目标。
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10 万户乡村美丽庭院,完善农民参与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开展规划非保留村近远期分类施策试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住房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等改造提升全覆盖。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在涉农街镇全覆盖,逐步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治理重点、难点纳入积分体系。推动区、镇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开发数字化治理应用场景,逐步纳入城运中心管理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
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加快推进帮扶“造血”项目建设,各重点扶持区至少遴选1 个帮扶项目,完善可持续“造血”机制。加强生活困难农户收入统计监测,提高帮扶精准性。与各涉农区一起,结合实际细化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举措。
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充分运用区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破解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推进市属、区属国有企业与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动发展。加强对集体资产增量、收益分配总量、净资产收益等指标监测。建立镇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共享机制。
今年我们明确了乡村振兴6 大类38 项重点任务,与往年相比减少任务数量,常规性工作不纳入“挂图作战”,更加突出重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同时,对重点任务目标管理系统进行改版提升,力求系统化分类、标准化解构、流程化管理、规范化评价。比如,将重点任务分成节点类、进度类、步骤类、结果类四种类型,细化考核方式;又如,在“挂图作战”系统原有蓝灯、绿灯、红灯的基础上,增设“小红花”标识模块,对任务先进的区予以鼓励;再如,多渠道抓取信息,汇聚各环节、各层级工作数据,减少重复填报。通过系统性优化,形成工作闭环,今年的“挂图作战”可以实现每月有进度、关键点有考核、成效有监测、结果有奖惩。
亮红灯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对亮红灯的项目,我们将主动跨前,到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分析研判原因,对有困难的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同时,对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项目,我们将在委系统季度工作会议上进行演示,准确把握全市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切实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对近期出台的相关涉农政策措施,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堵点,加强协调沟通,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要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以往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修订的尽快修订,需要细化的尽快细化,不合时宜的尽快废止,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研判,查漏补缺,及时出台促进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政策措施。
平台方面,我们将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发“申农码”应用场景,构建“申农链”溯源平台,强化农业生产和补贴资金监管;会同市财政局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集体资产使用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健全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物业资产租赁等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平台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互联互通,确保全年产权交易额达到70 亿元。
科技方面,我们将瞄准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温室制造和植物工厂等农业科技新赛道,积极推进上海农业科创谷、张江种谷、崇明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加快节水抗旱稻国际种源策源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大培育农业科技企业,重点关注涉农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入库企业超过100 家的市级企业数据库,根据企业成长阶段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及金融服务,促进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改革方面,我们将会同市规划资源局等部门,加强对相关改革试点区的指导,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区探索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切实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国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会议精神,以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锚定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贡献上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