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4-04-27 03:42刘丹丹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6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医疗卫生流程

刘丹丹

(作者单位:济南市历城区彩石卫生院;济南市历城区彩石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日益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平台,也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财务管理是保障和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但现阶段,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经费支出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以及缺乏完善的预算执行和监督体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因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意义重大。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经济效益提升

财务管理是医疗机构经济效益提升的核心手段之一。首先,对资金流入流出进行严格管理,可以确保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对医疗服务、医疗材料采购等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定价与成本控制,可以确保医疗机构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最后,合理的财务预算可以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战略决策,提升经济效益。

(二)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的提升

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管理水平。首先,系统性的财务管理可以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经费来源与用途,为各个部门或项目的运营提供清晰的预算框架。这意味着各部门可以根据预算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其次,规范的财务流程和标准不仅能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还有助于形成统一的管理文化。当所有部门都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操作时,可以减少管理中的摩擦,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三)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

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不正当的财务行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安全。首先,高质量的财务管理能确保资金安全性,防止资金欺诈或资金滥用等问题,保证医疗机构日常运作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通过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核和监控制度,可以预防和减少财务风险。其次,良好的财务管理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包括通过定期财务审计和报告分析来识别管理漏洞,从而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以降低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财务损失。再次,准确的财务信息可以为管理层编制预算提供参考,从而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充足且利用率高,避免出现资金被滥用的问题。最后,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增强公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符合相关财务和会计法规要求。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支出及报销手续不够规范

经费支出和报销手续不规范是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经费支出审批流程。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支出审批流程不明确或不统一,导致经费使用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报销流程复杂。尽管报销是日常管理中的常规操作,但在一些机构中,员工可能会因为报销流程的复杂性而导致费用的延迟报销或误报。三是信息不透明。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经费支出和报销方面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导致管理层难以及时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确保资金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从而确保资金安全。但目前,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具体体现在财务操作流程不规范、监督和审计机制不健全等层面。在财务操作流程上,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中缺乏清晰的财务记录、资金审批和支付流程,造成机构在资金使用上混乱,设备采购、科研经费、公共服务等资金混乱。在监督和审计机制上,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中并未设立单独的财务监督和审计部门对财务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造成财务资金超支、滥用现象严重,影响整体财务透明度和准确性。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机构发展的趋势。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仍然相对滞后。一是技术设备老化。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计算机和软件已经过时,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需求。这不仅影响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也增加了系统故障的风险[1]。二是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尽管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但一些机构仍在使用通用的电子表格或其他简单工具进行财务记录和分析,大大限制了信息化管理效果。三是数据孤岛问题。在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的情况下,各个部门或科室的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这不仅会提高数据整合难度,也会影响决策的准确性。

(四)缺乏完善的预算执行和监督体制

预算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而有效的预算执行和监督则是确保预算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但是,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这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未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和审批流程,导致编制的预算难以真实反映机构的经营目标和资源配置需求,甚至可能出现“虚高”或“虚低”的现象。这样的预算不仅无法发挥指导和约束作用,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其次,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机制,导致预算难以真正落地[2]。最后,预算执行的监督体制不完善。理想情况下,应有独立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其与机构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相符。但目前,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或者监督力度和频率不足,导致预算执行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一)完善支出审批制度,做好费用报销管理

为解决经费支出及报销手续方面不规范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完善支出审批制度,做好费用报销管理。

首先,明确支出审批流程。每一个费用支出项目,无论大小,都应经过明确、透明的审批流程。根据项目的金额和性质,可以设置不同的审批层级,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例如,大额支出可能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的批准,而小额支出则可以在部门内部完成审批[3]。

其次,引入电子审批与报销平台。电子化平台能实时追踪报销流程,减少手工错误,同时也能为管理层提供清晰的资金流向视图。所有报销请求都应上传相关凭证,经过线上审核后,才能进入实际支付环节。

再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定期举办财务规范培训班,使员工熟悉报销流程、所需文件和常见问题。同时,制定明确的报销指南,为员工提供可随时参考的材料,确保报销过程的规范性。

最后,建立严格的违规处理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一套严格的违规处理机制,确保有违规行为的员工得到相应的处罚。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效率,还能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为机构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4]。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首先,完善内部控制框架是至关重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自身运营模式和结构,制定或修订内部控制手册。该手册应具体、明确地列明各项财务活动的标准操作流程、责任人、潜在风险及其对应的控制措施。该控制框架不仅能为每位员工提供行为指南,还能确保整个机构在面对外部审计或其他监管活动时,能呈现出清晰、系统的财务管理流程。

其次,加强分权与制衡。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适当分散财务职责,使关键的财务活动(如采购、报账、审批和付款等)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以确保每项财务决策都经过多方的审核与批准,降低单一环节出现失误或不当行为的风险[5]。第二,定期实施内部审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对所有财务流程进行周期性、系统性审查。内部审计团队应独立于其他部门,具备充分的权威,确保审查结果客观、公正。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发现现存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从而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第三,明确责任与追究机制。一旦通过审计或其他方式发现违规或失职行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其严重性进行适当处罚,从轻微的警告到严重的职务调整或解雇。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使所有员工都明白,任何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6]。

(三)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应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首先,在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之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实际需求(如预算编制、资金流动、费用报销等),并据此进行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确保系统与实际工作流程相匹配。

其次,强化数据安全与备份。为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应在系统中设置多重权限验证、数据加密和定期备份等功能。同时,建立应急恢复机制,确保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迅速恢复[7]。

再次,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功能开发,考虑将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如人力资源、采购、医疗服务等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互通。例如,开发动态事务监控模块,使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持续追踪并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流水,保障资金流转的透明性;结合财务审计工作开发自动化内部审计模块,通过大数据技术自主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和不规范操作,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误差,及时纠正不当的财务行为。

通过以上策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还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四)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建设,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

首先,明确预算编制与执行责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建立清晰的责任体系,确保每一级管理者对其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执行负有明确责任。这不仅有助于增强预算的实施效果,还有助于在预算出现偏差时迅速定位责任人[8]。

其次,进行定期的预算执行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固定频次的预算执行评估机制,对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对于预算执行良好的部门,应予以表彰和奖励,而对于预算执行不足的部门,则需要提供指导和帮助[9]。

再次,引入外部审计机构。为保证预算执行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独立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预算的合规性。

最后,加强预算培训与沟通。为了提高各部门对预算执行的认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组织预算培训和沟通会议,分享预算执行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机构整体的预算管理水平[10]。

通过上述策略,可以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执行监督,确保预算目标得以有效实现,从而提升整体的财务管理效果[11]。

四、结语

本研究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规范经费支出、健全内部控制、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加强预算监督等措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医疗卫生流程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