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实验,培养地理实践力

2024-04-27 02:25张建新
中学政史地 2024年8期
关键词:圈层探究实验

张建新

◇河北黄骅中学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学习中,我们侧重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单纯地学习地理理论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地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基于目标,培养地理实践力

依据课程标准,我们要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出发点,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地理实践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普遍,但大多采用的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经过的方式,最终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基于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以《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为例,通过学习学生要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我们可以播放地震波形成与传播的详细模拟视频,让学生观察地震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特点。我们还可以运用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结合教材和工具书,让学生从模型中探索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摸索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相对厚度。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地理学习的热情,提高实践能力。

二、基于策略,培养地理实践力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予以指导和启发。因此,我们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以“流水地貌”内容为例,可以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图,让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图进行观察,分析长江流域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地貌的特征是什么?(2)这些地貌会对周围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及时进行指导和启发。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三、基于实际情况,培养地理实践力

我们还要考虑以下方面:(1)促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和实验要求;(2)促使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材料,创设实验环境;(3)引导学生确定严格、详细的实验流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4)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规范,记录实验操作步骤与细节,完成实验报告。

以《海水的运动》内容为例,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以下方面:(1)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探究海水的运动概念和形式。(2)理解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建立人地协调观。学生可以使用一些简易材料模拟海水的运动。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规范操作,记录好步骤与细节。

综上所述,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圈层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做个怪怪长实验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