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海波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个清净地,看天,观鸟,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
——给即将踏春的你
四月含羞的春阳缓缓地从薄云里探出柔婉的光线,此时,天地万物欣然,映照的是满世界的多彩与斑斓。年少,春衫,气象万千,和春天一样,是生命,是希望,是爱的代言。走!踏春去,跳进春海,和春天的美好一一合个影儿。
带上一份美丽的心情,在自然美景中照出生命的力量。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永远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只要走进她,她就会点燃我们内心的某种渴望,生命就会拥有前行的力量。
19 世纪,巴黎乡下的一间小木屋,福楼拜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拼命地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但我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日出是一天中最纯澈、最鲜亮的时光。浸润在日出之中,便是对生命最虔诚的仰望,精神也更加明亮。
梭罗写他心爱的“瓦尔登湖”,一切琐碎事,都在春光的照耀下变得微不足道。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就这样,遇见春光,生命便以全新的面貌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春天的来临,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始创,这是四季里最美丽的风景,是黄金时代的再现。走进春天,春风给你拥抱,阳光向你微笑,一片云,一朵花,一只鸟儿,一条小溪……都会一一和你问好。所到之处,美好研磨美好,灵魂自由呼吸,“咔嚓”一声,定格的是我们生命中的感动和力量。
带上一本喜欢的书,在先贤的思想深处照出生命的梦想。
人类的进化历程长达300 多万年,但让人类社会真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书籍的诞生。仓颉受“貔貅蹄印”的启发,造出了汉字,人类文明从此有了痕迹。
两千多年前,孔子问他的弟子:“人生应当如何度过?”他最赞许的回答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阳春时节,踏春而行,为美好的风景和美好的生命踏歌起舞。在顺应时节的“课堂”里,阅读自然,与先贤对话,俯仰天地,沐浴身心。
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在雅典城边建立了一座“雅典学园”,师生在宁静的环境里,共读一本本好书,进行一场场自由的辩论,随心所欲地交流和探究,让知识与真理随时随地潜入心灵。
春天,百花吐蕊,时光清浅,带上一本最喜欢的书吧,没有一艘船能像书本一样,把我们带向诗与远方。坐进春天深处,沉浸在文字的思想世界,与先贤对话,让心中升腾的梦想与春光一样灿烂。
带上一份珍贵的友情,在灵魂契合处照出生命的知音。
烟烟霞霞,灼灼桃花,有一朵能放在心上,足矣。踏春的路上,有一个可以让你把自己最赤诚、最开心的时刻分享出来的朋友,那将是这个春天里的一大幸事。
就像苏轼和苏辙,多年兄弟成知己。苏辙就像苏轼的解语花,知晓他的喜怒哀乐,共情他的悲欢酸楚。无论苏轼的人生多么糟糕,苏辙永远与他共进退,为他奔走呼号,替他负重善后。在苏轼的诗词中,提及“子由”二字有229 次之多。轼与辙,一个是车厢前面作为扶手的横木,一个是车行后留下的印迹,就这样亦步亦趋,相伴前行。
先秦的伯牙,在荒山野地里弹着他最爱的琴,子期驻足倾听,恍觉这琴声“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叹:善哉!高山流水,子之心而与吾心同矣!
当心灵与心灵有了契合,生命与生命相约,便可你许我以万里春风,我许你以十里桃花,金风玉露一相逢,尽赏春光无数。
让我们带上行装,快快出发吧。“咔嚓!”“咔嚓!”“咔嚓!”
一切美好都在春天等你合影啦!